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土壤有机碳

土壤有机碳

土壤有机碳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3年内共计2046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林业、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69篇、会议论文70篇、专利文献2657561篇;相关期刊385种,包括生态学报、土壤学报、土壤等; 相关会议60种,包括中国草学会草地资源与生态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草业科学研究生论坛、中国土壤学会土壤遥感与信息专业委员会和土壤发生、分类与土壤地理专业委员会2015年联合学术研讨会、第二届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等;土壤有机碳的相关文献由6430位作者贡献,包括吴金水、潘根兴、史学正等。

土壤有机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69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7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657561 占比:99.93%

总计:2659500篇

土壤有机碳—发文趋势图

土壤有机碳

-研究学者

  • 吴金水
  • 潘根兴
  • 史学正
  • 杨学明
  • 于东升
  • 张晓平
  • 梁爱珍
  • 苏以荣
  • 郭胜利
  • 杨玉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文天; 姜明月; 魏晓雪; 沈光; 潘虹; 曾颖
    • 摘要: 通过对五大连池新期火山熔岩台地白桦、香杨、山杨3个林型的矮曲林45个样本进行14个波长(250、254、260、265、272、280、285、300、340、350、365、400、436和465 nm)土壤溶液吸光度以及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测定,旨在探讨土壤溶液吸光度对土壤碳氮指标的指示作用以及不同林型对该作用的影响,以期寻找一种更加简便的土壤碳单指标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较低波长范围中,各林型的250~300 nm的8个吸光度值具有高度相关性,它们在分析土壤溶液吸光度变化时具有等效性,在较高波长范围内,各林型不同波长间的相关性有所不同,同时存在范围上的重叠,最终确定254 nm、340 nm、365 nm、465 nm即可代表各自林型14个波长的信息量;基于所有数据的拟合分析发现,254 nm(较低波长)与白桦矮曲林、山杨矮曲林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以及香杨矮曲林的土壤有机碳均具有最高的回归相关性(R2=0.75~0.851),而香杨矮曲林的土壤全氮最高的相关性出现在365 nm(R2=0.646).这些发现说明,土壤溶液吸光度值,特别是低波长(250~300 nm)可以表征熔岩台地大部分矮曲林土壤碳、氮相关指标的变化,但是需要考虑不同林型之间的差异.
    • 陈梦蝶; 崔晓阳
    • 摘要: 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最大碳库,其在碳循环中起到重要作用.考虑到温室效应的日益严重,增加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研究证实,矿物吸附机制是最重要的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之一.矿物吸附有机碳容量和稳定性受多重因素影响.土壤矿物类型、结晶程度和径级大小等矿物因素影响矿物吸附能力和机制.非晶质矿物如水铝英石和伊毛缟石对有机碳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植物源碳多被粗径级矿物吸附,微生物碳则易被细径级矿物吸附.微生物途径形成的微生物碳富集在微生物"热点"地区,即矿物表面孔隙.微生物降解对矿物结合有机碳的形成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微生物和矿物竞争活性有机碳,部分矿化成CO2释放到大气中,部分转化为微生物生物量被微生物循环利用或被矿物吸附.另一方面,微生物分解惰性有机碳,使其更易被矿物吸附.除上述因素外,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土地利用等因素均影响矿物吸附能力.矿物在土壤碳储中的地位毋庸置疑,研究矿物吸附有机碳机制和因素,有助于增加土壤碳储量.本文对以往土壤碳研究中与矿物有关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归纳,旨在推断矿物保护土壤有机碳相关规律,为增加土壤碳储量、缓解气候变暖对土壤碳储影响提供理论基础.
    • 李娜; 张哲; 白伟; 李纯乾; 李凤鸣; 薛颖浩
    • 摘要: 地貌和土地利用是影响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流失的重要因素.文章以辽西低山丘陵区典型坡地为研究对象,在布设径流小区基础上,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裸坡地、传统耕作、免耕、全秸秆覆盖、横坡垄作等耕作方式对SOC及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 organic carbon,DO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土壤SOC及DOC含量均表现差异性.免耕、传统耕作、横坡垄作及全秸秆覆盖方式下SOC年流失量分别为12.3、36.3、6.5及1.9 mg·m-2,分别是全秸秆覆盖方式下6.47、19.10和3.40倍,仅为裸坡地对照5.6%、16.5%、2.96%和0.8%.免耕、传统耕作、横坡垄作及全秸秆覆盖方式下年均土壤DOC流失量分别为849、40、1.9及4.1 mg·m-2,仅为裸坡地对照处理8.3%、39.4%、1.8%和4.0%.裸坡地方式下年均土壤DOC流失量最大,横坡垄作方式下DOC流量最小,不同耕作方式下次降雨DOC流失量均与径流量呈显著正相关.辽西低山丘陵区适宜全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可防治水土流失及有机碳流失.
    • 许慧; BUI Van Thang; 范洪旺; 许克福; 陶晓; 徐小牛
    • 摘要: 为了解城郊差异背景下森林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碳库管理指数差异,揭示城郊差异对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机制,于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对安徽省合肥市城市蜀山国家森林公园与郊区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林土壤进行分季节采样,系统比较城市和郊区森林土壤总有机碳(SOC)含量及活性有机碳组分[易氧化碳(EOC)、颗粒有机碳(POC)]含量、全氮(TN)含量季节动态特征及碳库管理指数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城区森林土壤SOC、TN、EOC、POC含量明显高于郊区森林土壤,且0~10 cm土层含量显著大于0~20 cm土层(P<0.05),在0~10 cm土层,城市森林土壤SOC、TN含量分别是郊区的1.67、1.45倍,10~20 cm土层城市森林土壤SOC、TN含量分别是郊区的1.95、1.68倍。EOC占SOC的比例表现为郊区大于城市,POC占SOC的比例表现为城市大于郊区;蜀山森林土壤EOC、POC含量有显著的季节变化(P<0.05),表现为夏季高,春秋低;土层深度及季节的交互作用对EOC、POC含量无显著影响;土壤TN、SOC和EOC、POC含量两两之间呈极显著(P<0.001)相关;与城市森林相比,郊区土壤碳氮比(C/N)较低;城市森林土壤碳库活度(A)低于郊区,土壤碳库指数(CPI)高于郊区。在本研究区域,城市森林土壤储存了较多的碳,碳库相对稳定,具有较强的固碳潜力。
    • 汪振国; 马媛媛; 王西娜; 刘少泉; 古超峰; 姬强
    • 摘要: 【目的】研究生物炭输入对土壤有机碳和玉米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无外源碳输入处理为对照(CK),研究不同外源碳(秸秆及其生物炭)等碳量输入条件下(秸秆1%-Str1.0、秸秆3%-Str3.0、秸秆10%-Str10.0;生物炭0.8%-BC0.8、生物炭2.4%-BC2.4、生物炭8.0%-BC8.0),对土壤含水率、土壤有机碳含量、玉米叶绿素度、净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较CK处理,输入生物炭显著增加了玉米抽叶期、拔节期、开花期、成熟期的土壤含水率,增幅分别为0.38%~3.64%、1.57%~15.57%、0.37%~3.88%,差异性显著(P<0.05);生物炭输入后,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了72.21%~99.45%,而秸秆碳输入,则使得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30.78%~41.38%;生物炭输入对玉米叶绿素度(SPAD)在开花期和成熟期分别较CK处理提高13.33%、0.07%。玉米不同生育期净光合速率相较CK处理提高了15.99%~29.11%,且以开花期的增幅最大。生物炭少量和适量输入(BC0.8和BC2.4)条件下,玉米产量较CK处理分别提高15.71%和18.80%。【结论】向土壤中输入生物炭BC0.8和Str10.0可以有效的培肥土壤,促进玉米生长和提高产量。
    • 万丹; 王伯仁; 张璐; 张婷; 陈玖斌; 余光辉; 韩亚峰; 黄巧云
    • 摘要: 以湖南衡阳红壤实验站25年长期定位施用化肥和有机肥的红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焦磷酸钠、盐酸羟胺和连二亚硫酸钠-盐酸溶液分别提取了土壤中络合铁、非晶形铁氧化物和晶形铁氧化物及其结合态有机碳,借助总有机碳分析和紫外-可见光谱等技术探讨了红壤中不同类型铁氧化物对土壤有机碳固定的贡献及其对长期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红壤中不同类型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含量为络合铁结合态有机碳(2.45~3.59 g·kg^(-1),OC_(PP))>晶形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碳(1.46~1.51 g·kg^(-1),OC_(DH))>非晶形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碳(0.39~0.70 g·kg^(-1),OC_(HH)),其中OC_(PP)主要是络合铁与芳香性弱、疏水性强的大分子有机物通过螯合或者共沉淀作用形成,而OC_(HH)和OC_(DH)则主要是吸附在(羟基)铁氧化物上的芳香类化合物,OC_(HH)比OC_(DH)具有更大的分子量和更强的芳香性。长期施用化肥(NPK)显著增加(P<0.05)了红壤中OC_(HH)和OC_(PP)的含量,长期施用有机肥(M)仅促进(P<0.05)非晶形铁氧化物与有机碳结合。NPK处理显著增加(P<0.05)红壤中OC_(DH)的平均分子量以及OC_(PP)的疏水性和芳香性,而M处理则降低(P<0.05)了OC_(PP)的平均分子量、OC_(PP)和OC_(HH)的疏水性和芳香性。综上所述,NPK和M处理均能提高红壤中铁氧化物的固碳能力,但对不同类型的铁氧化物影响不一,此外长期施肥还会改变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碳的组成。
    • 戴然欣; 赵璐峰; 唐建军; 章涛杰; 郭梁; 罗崎月; 胡中元; 胡亮亮; 陈欣
    • 摘要: 稻渔系统(“渔”是水产动物如鱼、蟹、虾、鳖等的统称)是利用稻田浅水环境在种植水稻的同时放养一定数量水产动物的复合稻作体系。稻渔系统中水稻和水产动物相互作用影响着稻田系统碳氮等元素的运转和循环,对稻田系统碳固持和碳排放是否和如何产生影响也受到关注。基于国内外的研究报道,本文分析了稻渔系统土壤有机碳和甲烷(CH_(4))排放特征和影响因素。在土壤有机碳固持方面,与水稻单作系统相比,稻渔系统土壤(0~20cm)有机碳总体呈增加趋势,主要与水产动物取食与排泄物转化和输入碳有关。在CH_(4)排放方面,不同研究存在差异,一些研究表明稻渔系统(如稻蛙、稻虾、稻鱼等模式)的CH_(4)排放显著低于水稻单作系统,而一些研究则发现稻渔系统(如稻鱼模式) CH_(4)排放显著高于水稻单作系统。稻渔系统CH_(4)排放主要受水产动物类群、水稻品种、稻田环境和种养措施等因素的影响。论文提出未来稻渔系统土壤有机碳固持和CH_(4)排放的研究应聚焦在:1)长期定位监测研究稻渔系统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CH_(4)等气体排放,通过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稻渔系统有机碳库和CH_(4)排放的动态特征;2)研究不同水产动物对稻田系统土壤碳库和CH_(4)等气体排放的影响机理;3)CH_(4)低排放水稻的育种和品种筛选,比较研究水稻与水产动物群体的配比、饲料和肥料投入比例、稻田水分管理模式、秸秆还田策略等,构建出适用于稻渔系统的固碳减排技术体系。
    • 祝贞科; 肖谋良; 魏亮; 王双; 丁济娜; 陈剑平; 葛体达
    • 摘要: 稻田生态系统具有碳源和碳汇双重功能,调控稻田土壤固碳减排,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及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稻田土壤有机碳周转过程与机制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从土壤有机碳的来源、转化、稳定与技术调控等方面,总结和分析稻田土壤固碳过程和机制,并提出应对“碳中和”的策略。稻田土壤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水稻秸秆、根系、根际沉积碳、微生物同化碳以及有机肥等。外源有机碳输入土壤后,其分解矿化过程首先受控于有机碳溶出过程,而微生物矿化溶出的有机碳过程与土壤水分条件、养分含量及其计量比、微生物活性等因素密切相关。除了矿化释放的有机碳,其余部分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同化代谢,形成活体微生物及其残留物,最终以团聚体保护、矿物结合态保护、微生物残体保护等形式固持于土壤中。我国水稻土具有显著的固碳效应,近40年来的实测数据表明,在水肥管理和秸秆还田等多举措实施下,我国亚热带水稻土耕作层有机碳含量增加了约60%。采用增碳减排措施,优化稻作系统耕作方式和田间管理模式,建立碳减排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稻作系统纳入“碳交易”市场,对实现“碳中和”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深入阐明稻田固碳功能形成机制,提升核算与预测稻田碳中和能力,加快稻田碳中和技术研发,为提前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 尹海龙; 张乃暄; 许中旗
    • 摘要: 为了解冀北坝上坝下地区华北落叶松林土壤碳汇功能的差异,对河北省北部坝上坝下地区的华北落叶松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坝下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坝上地区,但其差异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坝上及坝下地区18年生华北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密度未表现出明显差异,分别为15.6 kg/m^(2)和13.2 kg/m^(2);40年生华北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则有显著差异,分别为21.9 kg/m^(2)和27.9 kg/m^(2);坝上及坝下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坝上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较缓,而坝下地区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 刘文平; 潘影; 肖玉; 郧文聚
    • 摘要: 我国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研究我国耕地固碳增汇潜力与路径对实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目前,我国耕地土壤有机碳库占表层土壤有机碳库比例较低,耕地有机碳密度相比自然土壤有机碳密度水平也较低,耕地土壤碳汇潜力巨大。本文提出,增强我国耕地固碳增汇能力应结合各大农区不同的资源环境问题,通过推行少耕免耕、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农田管理措施,结合面源污染、土壤重金属、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治理,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提升耕地固碳增汇能力。应加强耕地碳汇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研究,完善中国耕地土壤碳汇监测台站体系与标准化碳汇数据产出,研制中国耕地碳汇核算标准体系和绿色农田建设标准,逐步构建耕地土壤碳交易政策与运行机制,完善耕地固碳增汇政策机制保障,以期对中国耕地固碳增汇工作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