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契约社会

契约社会

契约社会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0年内共计110篇,主要集中在法律、社会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228篇;相关期刊98种,包括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当代法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城市化加速期社会建设等;契约社会的相关文献由104位作者贡献,包括吴佳昊、冯必扬、安志达等。

契约社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 占比:4.6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228 占比:95.30%

总计:2338篇

契约社会—发文趋势图

契约社会

-研究学者

  • 吴佳昊
  • 冯必扬
  • 安志达
  • 张英魁
  • 曲秀君
  • 李秋生
  • 梁惟
  • 王松涛
  • 秦选强
  • 胡云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耿生茂
    • 摘要: 锦屏文书是中华民族契约精神与诚信文化的集中体现,字字句句都是干金诺言,如高山滚石,一去无悔。诚信在这里,闪耀着西南少数民族的人性光辉,成为推动契约社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奠基石,其透射出来坚如磐石诚信至上的文化理念和人文精神,符合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准则与内容要求,需要我们去大力倡导、弘扬和认真践行。
    • 吴佳昊
    • 摘要: 中国乡村人口长期占全国总人口半数以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法治化就是乡村法治化.法治化需要相应的社会结构与思想观念以配合,即需要二者完成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型.身份社会的社会结构是集体等级式的,思想观念是单一、非独立的;契约社会的社会结构是个人平等式的,思想观念是多元、独立的.我国传统社会是"身份性"的,其转型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集体化运动的阻滞,直到改革开放才步入正轨."身份性"严重的乡村地区,天然与权力统治相契合而排斥法治,于是有学者提出了"送法下乡"的范式,即法治应在传统中汲取资源,但该范式并未分清乡土社会中的"身份性"要素与"契约性"要素,而这一区分,有助于缓解国家主导法治化导致的弊病.
    • 吴佳昊
    • 摘要: 中国乡村人口长期占全国总人口半数以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法治化就是乡村法治化.法治化需要相应的社会结构与思想观念以配合,即需要二者完成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型.身份社会的社会结构是集体等级式的,思想观念是单一、非独立的;契约社会的社会结构是个人平等式的,思想观念是多元、独立的.我国传统社会是"身份性"的,其转型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集体化运动的阻滞,直到改革开放才步入正轨."身份性"严重的乡村地区,天然与权力统治相契合而排斥法治,于是有学者提出了"送法下乡"的范式,即法治应在传统中汲取资源,但该范式并未分清乡土社会中的"身份性"要素与"契约性"要素,而这一区分,有助于缓解国家主导法治化导致的弊病.
    • 刘艳
    • 摘要: 易地搬迁是中国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和乡村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分析搬迁至城镇的居民(原为农民)在已习惯的人情社会思维方式与契约社会规则下产生冲突的原因和表现,提出了相应的缓解措施,旨在引导搬迁群体尽快融入新生活,消除其心理上的被孤立感,提高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共同富裕。
    • 吴佳昊
    • 摘要: 中国乡村人口长期占全国总人口半数以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法治化就是乡村法治化。法治化需要相应的社会结构与思想观念以配合,即需要二者完成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型。身份社会的社会结构是集体等级式的,思想观念是单一、非独立的;契约社会的社会结构是个人平等式的,思想观念是多元、独立的。我国传统社会是"身份性"的,其转型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集体化运动的阻滞,直到改革开放才步入正轨。"身份性"严重的乡村地区,天然与权力统治相契合而排斥法治,于是有学者提出了"送法下乡"的范式,即法治应在传统中汲取资源,但该范式并未分清乡土社会中的"身份性"要素与"契约性"要素,而这一区分,有助于缓解国家主导法治化导致的弊病。
    • 昝廷全; 昝小娜
    • 摘要: 根据社会系统的星园模型(昝廷全,2017),经济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对于经济制度的完整描述必须考虑经济系统镶嵌其中的社会系统的结构和性质。以社会系统的整合方式为标准,可以把社会系统划分为契约社会和非契约社会两种基本类型。如果把经济制度典型地划分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类型,于是,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四种类型的基本社会经济制度:契约社会计划经济、契约社会市场经济、非契约社会计划经济和非契约社会市场经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属于契约社会市场经济的范畴,而中国从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主要是非契约社会市场经济制度,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非契约社会市场经济建设的伟大创举,为非契约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的创建提供了难得的社会实验。与此同时,也只有从非契约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的角度,才能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给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本文简要介绍了非契约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概念、内涵和意义,勾画了非契约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哲理框架,并将其与契约社会市场经济制度进行了简单对比;最后,从非契约社会市场经济的角度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进行了简要解读。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非契约社会市场经济。
    • LIU Fang
    • 摘要: 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契约社会的构建需要从国家层面自上而下进行宏观规划和顶层设计,必须与我国的国情、民情相结合,绝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模式和标准,中国契约社会的构建理念、实践途径与西方契约社会的形成相比较,应具有中国特色.
    • 张永谊1
    • 摘要: 近日,西安奔驰车女车主因新车漏油维权事件在网上连续刷屏,一时间成了热门话题。这本是很简单的消费者维权事件,却形成了非要大家''评评理''的风波,逼着文明人用野蛮方式寻求公理、维护权利。一件寻常事折射出当下社会的一种困境:一方面,人人痛感不守契约的危害,常常义愤填膺地挞伐和谴责;另一方面,遵守规则者又常常被视为软弱可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