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折射率测量

折射率测量

折射率测量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341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物理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412623篇;相关期刊41种,包括宿州学院学报、光学精密工程、光电工程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光辐射计量学术研讨会、陕西省物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等;折射率测量的相关文献由83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鹏、张书练、马玉峰等。

折射率测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12623 占比:99.98%

总计:412704篇

折射率测量—发文趋势图

折射率测量

-研究学者

  • 张鹏
  • 张书练
  • 马玉峰
  • 谈宜东
  • 夏珉
  • 徐玲
  • 李微
  • 杨克成
  • 杨世华
  • 魏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卫岗; 陈虹; 刘鑫; 邱复生; 黄凌雄; 张戈; 魏晓勇; 徐卓
    • 摘要: 折射率是光学晶体的基本参数,准确测定晶体的折射率能够为晶体的电光、声光、非线性应用提供基本计算参数和实验参量。为了准确测定Pb(Mg_(1/3)Nb_(2/3))O_(3)-PbTiO_(3)(PMN-PT)晶体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折射率系数,搭建了激光自准直折射率测量系统,对纯铌酸锂晶体的折射率测试结果与现有文献报道误差小于1/1000,使用该系统对沿极化的Pb(Mg_(1/3)Nb_(2/3))O_(3)-0.39PbTiO_(3)(PMN-0.39PT)单畴晶体进行了测定,得到了单畴的PMN-0.39PT晶体在波长分别为594 nm、633 nm、1150 nm和1520 nm时的折射率和色散方程,测量结果与现有文献规律性一致。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准确快速测定新型电光晶体折射率。
    • 何珊
    • 摘要: 三棱镜是实验中常用器具,为确定直角三棱镜所具有的光线折射能力,提出基于恒偏向角法的直角三棱镜折射率测量方法.在基础测量技术的支持下获取准确的光线色散规律,绘制直角三棱镜偏向角的光路图.设计对比应用实验,利用分光计元件测量三棱镜结构体偏向角,再通过数值分析的方式,突出基于恒偏向角法的直角三棱镜折射率测量方法的实用性价值.
    • 高朋; 郑晓琳; 刘莹; 王子木
    • 摘要: 基于折射率的精准检测在各个领域应用广泛,光纤折射率传感器发展迅速,其中基于MZI的PCF传感结构由于制作简单和体小质轻等优点在该领域受到更多的青睐。为了提高光纤折射率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可操作性,设计了一种Z型的SPS光纤折射率传感器结构,将单模光纤与光子晶体光纤分别错位熔接,大大提高了光耦合能力和分束效能。使用新型溶液通量控制设备来改变周围环境的折射率,将光纤传感部分放置在该设备中,观察光谱随外界折射率的改变并进一步拟合。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20°C恒定温度时,谐振谷波长和折射率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拟合度达到0.986。当折射率在1.339~1.347变化时,折射率灵敏度为169.63928 nm/RIU。
    • 张好运; 赵海涵; 徐昕阳; 薛彬
    • 摘要: 基于光学频率梳的光谱干涉,本文提出了一种水的群折射率的测量方法,可以高精度地测量水的群折射率;分析了水的群折射率的测量原理;搭建了基于518 nm光学频率梳的实验装置,进行了群折射率的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测量方法可以实现水的群折射率的高精度测量;与参考值比对的结果表明,测量不确定度在10-5量级.
    • 郝家祺; 张雯; 何巍; 董明利; 祝连庆
    • 摘要: 该文提出一种全单模光纤的三光束干涉光纤法布里珀罗结构传感器.对三光束干涉光纤法布里珀罗结构传感原理进行分析,并阐述三光束干涉结构的温度、折射率双参数传感机理.空气腔结构使用熔接机电弧放电制作,结合光纤精密切割技术将一端尾纤切平,形成三光束干涉光纤法布里珀罗结构.设计并搭建实验系统对温度和折射率进行测试,测温范围为30~100°C,该传感器温度灵敏度为8.17 pm/°C,线性度可达0.9983.折射率的测量范围为1.3316~1.3430时,该传感器灵敏度为-49.9 dB/RIU,线性度为0.9856,当折射率测量范围为1.3430~1.3551时,折射率灵敏度为-21.6 dB/RIU,此时的线性度为0.9735.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用于温度和折射率的双参数精确测量.
    • 洪锦泉
    • 摘要: 针对当前《普通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困境,探讨STEM视阈下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普通物理实验中"折射率测量"教学内容,探究"6-E"教学模式,即:参与、探究、解释、延伸、评价、总结6个阶段开展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 刘永兴; 戴世勋; 张培晴; 吴越豪; 胡向平
    • 摘要: 为准确快速获得块体硫系玻璃红外波段的折射率,搭建了基于类准直测量法的折射率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液氮制冷的碲镉汞探测器和特殊的光路实现了光强信息的高分辨采集,使用高分辨数据采集卡将角度信息数字化,利用精密步进电机传动控制系统实现了光强信号与位置信号的同步记录.开发的测量软件可自动判别光强峰位信息,自动计算获得待测样品的折射率.对比测试Ge20Sb15Se65、Ge28Sb12Se60、As2S3和As2Se3商用硫系玻璃在3.39 μm和4.8 μm处的折射率.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系统测量折射率的标准偏差为10-3,测量不确定度为0.0029,可快速、准确测量块体材料红外波段的折射率.%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bulk glasses in the infrared band,a refractive index measur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optical auto-collimation principle is proposed.We use a liq-uid-nitrogen-cooled mercury telluride detector and a special optical architecture to collect high-resolu-tion light intensity information.The angle information is converted to digital information by a data ac-quisition card.A precision stepper motor drive control system is used to synchronize the light intensity signal and the position signal.The software automatically determines the peak position of the light in-tensity,and automatically calculates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the sample.T he refractive indices of the Ge20Sb15Se65,Ge28Sb12Se60,As2S3and As2Se3commercial chalcogenide glasses were measured at 3.39 μm and 4.8 μm.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refractive index measurement system is 10-3with a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of 0.002 9.The system can be useful to quickly and accurately measure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bulk materials in the infrared band.
    • YUAN Hui-ying; ZENG Jie; WANG Ke; GONG Xiao-jing; LI Yu; MA Chao; LIANG Da-kai
    • 摘要: 针对分子生物学与环境监测领域高灵敏度特异性检测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反射光谱特征辨识的单端反射式光纤折射率传感器模型,并给出了这种基于多模干涉原理的单模光纤-无芯光纤(Single mode fiberNo core fiber,SM-NCF)串接结构传感机理及其理论模型.无芯光纤实质上是一种结构特殊的多模光纤,在实际应用中无芯光纤结构本身作为纤芯,外界环境介质当作包层,构成光波导结构.这与普通多模光纤相比,不需要采用氢氟酸对多模光纤的包层进行化学腐蚀,不会降低光纤的机械性能,也不会破坏芯模传输条件,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周围环境折射率的传感监测.当无芯光纤所处外界环境折射率发生改变时,其波导结构和包层有效折射率均会发生改变,从而引起传输光信号的纵向传播常数和模场分布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不同波长对应传输光功率的变化.上述效应反映在反射光谱上,即干涉波谷对应的谐振波长、波谷峰值强度以及半波宽度发生相应变化,通过辨识该反射光谱特征就可实现对外界环境折射率的测量.借助光束传播法(BPM),数值模拟得到无芯光纤长度分别为自映像距离和非自映像距离时的SM-NCF内部光场能量分布规律,并制作了无芯光纤长度分别为自映像距离和非自映像距离的SM-NCF光纤折射率传感探头,将作为传感区域的无芯光纤一端与标准单模光纤熔接,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无芯光纤另一端面镀上金膜,用以提升反射光谱强度.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基于SM-NCF终端反射型的光纤折射率试验系统,并开展了相关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无芯光纤长度是15 mm(自映像距离)时,随着液体折射率从1.331 5依次增大至1.390 2,SM-NCF反射光谱逐渐向长波方向偏移,其反射峰谐振波长对应的折射率灵敏度约为197.57nm· RIU-1,相关系数为0.93;反射峰值强度也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其折射率灵敏度约为-62.80dB·RIU-1.当无芯光纤长度是20 mm(非自映像距离)时,随着液体折射率依次增大,SM-NCF反射光谱呈现明显双峰现象,且均逐渐向长波方向偏移,dip2谐振峰波长折射率灵敏度约为133nm· RIU-1,相关系数为0.96;反射峰值强度也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其折射率灵敏度约为-31.66 dB·RIU-1.对比分析可知,不论是从反射峰谐振波长偏移的角度,还是从反射峰值强度的角度,自映像距离长度对应的SM-NCF终端反射型光纤传感器均具有较高灵敏度.对于相同折射率液体环境,非自映像距离长度对应的SM-NCF反射光谱半波宽度与自映像距离长度相比,呈现显著变窄趋势.相对于SMS透射型传感结构,当传感区域长度相同时,SM-NCF反射型结构能够实现对光波信号的往返两次调节.这种终端反射型SM-NCF传感器改进了传统透射型折射率传感器不便与待测液体相接触的缺点,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以及便于远程遥测等优点,能够为后续生化与环保监测领域研究应用提供有益支持.
    • 邱冬; 祝巍; 张斗国
    • 摘要: 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在玻璃衬底上沉积一层金膜作为光学薄膜基底,在金膜上滴涂不同浓度的待测氯化钠溶液.利用光线与金属和溶液界面的表面等离子体的耦合,通过白光后焦面上暗环的相对位置,结合表面等离子体的相关理论,得到不同浓度溶液的折射率,并且分析了基于后焦面成像测量液体折射率方法的误差来源,提出了提高测量精度的办法.该实验结合了高精度的微纳加工技术以及后焦面成像过程,提出了一种新的液体折射率测量方法,在物质分析以及传感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 王梓; 伍鹏; 朱芮; 杨佳; 张小丽; 栗大超; 曾周末
    • 摘要: 针对油品顺序输送中混油界面的鉴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检测油品种类的方法.论文选取90#汽油、93#汽油、97#汽油作为测量对象,根据不同油品介电常数的差异,通过检测不同油品流经SPR传感器表面后,引起的SPR共振角的变化,获得了不同油品的折射率.实验结果表明,SPR技术能够识别不同的油品种类,测量结果准确可靠,为今后在线、快速、精确的混油检测奠定了技术基础.%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interface of mixed oils in product oil transportation , a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product oil types based on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 SPR) technique is proposed .Petrol 90#, petrol 93# and petrol 97#are measured in the paper .The SPR angle varies when different kinds of petrol with different dielectric constants flow through the SPR sensor .Subsequently ,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pet-rol measured is obtained by the SPR angle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fractive index meas-urements obtained through SPR sensor a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 which can identify different types of product oils.These experiments lay the technical foundation for future online , fast and accurate detection of the interface of mixed product oils .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