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植物空间

植物空间

植物空间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93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园艺、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81562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风景名胜、花卉、现代园艺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等;植物空间的相关文献由174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勇、何坚、刘瑞君等。

植物空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81562 占比:99.95%

总计:181647篇

植物空间—发文趋势图

植物空间

-研究学者

  • 何勇
  • 何坚
  • 刘瑞君
  • 刘飞
  • 大多和德人
  • 姜灏
  • 岑海燕
  • 布凤琴
  • 张继彪
  • 张青萍

植物空间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世勤
    • 摘要: 从小区植物空间营造角度分析小区植物空间配置,首先,界定了居住小区、植物空间的概念;其次,以昭阳荷苑小区为例,从空间布局、空间尺度、“点、线、面”的绿化空间结构几个方面分析植物空间,得出小区植物空间的配置方法,为居住区绿地植物空间的营造提供一般性方法与指导。
    • 魏理树; 沈晖; 鄢德春
    • 摘要: 营造植物空间是植物造景的重要环节。以木槿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木槿属植物空间构成要素、主要空间类型及空间结构关系,从空间的对比、重复、过渡和序列4个方面,探讨木槿属植物空间营造的方法,为其他植物空间的营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 张明明; 殷利华
    • 摘要: 大学校园绿地是在校师生、周边居民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为提升华中科技大学青年园的绿地空间品质与活力,增强使用者的游览体验,本文运用PSPL调研法对青年园五种不同植物空间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植物的空间特征,统计各区域不同时段人群人数、年龄结构,记录人群静态活动与动态活动。结果表明:①青年园草坪区与荷塘区空间开敞,东侧与西侧密林区空间荫蔽;②傍晚人数最多,荷塘区人流量最大;③静态活动受空间私密性、座椅情况、蚊虫情况的影响较大。最后从植物种植与公共设施方面提出改造策略,以期能为师生、居民提供更佳的游憩场所,并为大学校园绿地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 黄旋
    • 摘要: 居住区绿化应从居民的视角全面考虑,为居民提供绿色交往的空间与机会。以长乐御景湾居住区景观项目为例,专项剖析了植物设计,对居住区入户、宅旁、儿童活动等区域的绿化配置进行了合理分解,通过植物特性简要分析、总结了居住区绿化植物空间的设计要点,分层、分区域解析了植物配置模式。
    • 付瀚森; 江敏
    • 摘要: 蛇山是武汉市重要的城市地标和生态绿核,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景观功能、服务功能和生态功能。对蛇山不同片区的植物群落类型和状况进行了调查,针对蛇山的植物景观效果、植物空间功能和植物群落组成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类似场地的植物种植设计及群落恢复设计提供借鉴。并提出了相关的改造建议:在山顶区域疏除部分悬铃木,替换为季相效果明显的本土植物,以形成丰富的林冠线,提升山体整体景观效果;在山南坡区域的植物群落中丰富植物层次,增加中层灌木和地被种类,达到增加物种多样性和完善防护功能的效果;在山北坡区域疏除部分集中生长的女贞,形成林窗,促进林地群落更新。
    • 沈书仪
    • 摘要: 热带雨林是海南的生态高地,也是提供森林疗养服务的重要游憩场所。研究人群对于热带雨林景观的偏好可以为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基于景观偏好理论,以海南省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明确新奇程度、景观特色、色彩丰富度和观赏特征丰富度4个主要影响因子,将特殊植物现象、植物种类丰富度和空间中视线开闭作为视觉影响因子,运用问卷对大学生群体景观偏好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整体偏好度上植物空间排序为封闭空间>覆盖空间>垂直空间>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但开敞水面空间在所有空间中偏好得分最高;新奇程度、景观特色、色彩丰富度和观赏特征丰富度与景观偏好度显著相关,有特殊植物现象的空间更受喜爱。基于以上结论,从空间配置、植物配置和植物现象3方面提出营建热带雨林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议。
    • 金秋爽; 朱浩; 王爽; 李坤; 陈曦; 赵宏波; 叶可陌
    • 摘要: 【目的】分析果实特性,探究鸟类取食行为与秋冬季食源树种果实特性的相关性,为城市引鸟植物景观营建和生物多样性规划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定点定时对鸟类取食行为进行周期性观测记录,根据前期观测结果,选择鸟类最为喜好的10种常见园林树种,拍照记录其果实所处的环境和果实形态变化,检测被取食期间果实的可滴定酸、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果实所处植物空间可分为3类:(1)常绿且枝硬舒展,区分明显内外空间;(2)常绿且枝软密集,稍区分内外空间等;(3)落叶且枝硬舒展,不区分内外空间。果实所处植物空间特征的安全隐蔽性和起落便捷性会直接影响鸟类是否倾向于取食该果实,同时果实空间环境的内部特点会影响鸟类取食该果实的方式,针对枝软且复杂逼仄的环境,体形较大的鸟类例如领雀嘴鹎Spizixos semitorques等会选择停留于植物顶部取食,体形较小的鸟类例如大山雀Parus major等会选择进入植物内部取食。果实的形态变化特征可分为2类:(1)果实形态在果熟后60 d内基本不变;(2)果实形态在果熟后60 d内随时间增加而逐渐枯萎。其果实挂果状态会影响鸟类的取食倾向,新鲜饱满的果实对鸟类更具吸引力,挂果状态保持较差的树种如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等只在果实成熟的早期阶段被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取食,挂果状态保持良好的树种如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等则被白头鹎和乌鸫Turdus merula长期持续取食。果实的内含物会影响鸟类的取食倾向,含糖量高的果实更易吸引白头鹎和乌鸫,白头鹎更倾向于酸质量分数较高的果实而乌鸫更倾向于蛋白质质量分数较高的果实。【结论】为了提升城市绿地中的鸟类多样性,应保证食源树种种植位置的隐蔽性,重点选择具有较好挂果状态保持能力和较高含糖量的常绿高大乔木作为其食源树种。图9表5参27。
    • 李修刚
    • 摘要: 济南市森林公园是济南市政府为济南市民做的实事之一,济南森林公园的出现丰富了济南市西郊的绿地系统,是为了解决济南西郊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的矛盾,完善济南市公园体系而规划建设的,对其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研究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济南市森林公园植物选择与植物应用方面研究,总结出了部分城市公园的设计中植物选择的相关问题解决方案,同时对植物空间组合及运用进行了评述,旨在为今后的类似案例设计中的植物选择与植物空间组织等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 崔健; 罗玉兰; 葛蓝天; 张冬梅
    • 摘要: 月季是中国传统名花,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且栽培品种繁多,其花色鲜艳,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以上海市崇明东禾九谷开心农场月季专类园为例,参考专类园的设计原则及周边建设环境,引入多个月季栽培品种,运用花海、花廊、花柱等设计形式,讨论如何因地制宜地组织合理的景观架构以营造植物空间.同时研究阐述了月季在栽培养护过程中的注意要点,以及如何在保证品种月季生长良好的前提下,在郊区农村打造可供游人游憩的月季专类品质园.
    • 向韵; 严劲松; 王昊
    • 摘要: 在园林养护过程中,经典园林植物景观的保护非常重要,但是植物尺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与周边建筑的体量比例发生变化.如何通过养护手段保持并优化植物空间,保护经典园林植物景观,成为公园管理者们面对的突出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建模手段控制植物空间尺寸,寻求经典植物景观的保护方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