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汉江流域

汉江流域

汉江流域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582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地球物理学、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1篇、会议论文51篇、专利文献1912篇;相关期刊278种,包括世纪行、审计月刊、农村经济与科技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中国(宁夏)国际水资源高效利用论坛、第九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汉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迅速研讨会等;汉江流域的相关文献由969位作者贡献,包括郭生练、陈华、郭靖等。

汉江流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31 占比:21.29%

会议论文>

论文:51 占比:2.04%

专利文献>

论文:1912 占比:76.66%

总计:2494篇

汉江流域—发文趋势图

汉江流域

-研究学者

  • 郭生练
  • 陈华
  • 郭靖
  • 丁玲玲
  • 孙小舟
  • 张中旺
  • 何珍
  • 张洪刚
  • 张翔
  • 戴昌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万古长江从唐古拉山发源,与奔流了1 500多公里的汉江在武汉交汇,在荆楚大地上写出了一个大大的“人”字。华夏先民逐水而居,孕育出灿烂瑰丽的楚文化。长江流域与汉江流域一直是几千年来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地带。党的十八大以来,荆楚儿女围绕着建设长江经济带和汉江生态经济带,砥砺奋进,只争朝夕,绘制了新时代湖北发展的宏伟画卷。
    • 刘照馨; 张玲玲
    • 摘要: 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8~2017年汉江流域湖北境内25个县市(区)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发展趋势、驱动模式、地区差异上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汉江流域湖北境内各地区粮食生产效率增长放缓;粮食生产的驱动模式为技术进步型;各地区的粮食生产整体效率相差不大,但在技术进步水平和技术效率上,上游和中下游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鉴于此,提出了加大种粮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因地制宜优化种粮政策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汉江流域的粮食生产发展提供借鉴。
    • 张志苗; 刘孝富; 邱文婷; 罗镭; 刘柏音; 王莹
    • 摘要: 基于2001—2020年各年度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数据,分析汉江流域植被覆盖变化情况,并计算汉江流域15万个1 km×1 km基本单元的2001—2010年、2001—2011年、2001—2012年直至2001—2020年的EVI变化斜率,采用指数衰减方法拟合EVI变化斜率维持正、负趋势的时间,分析汉江全流域以及564个子流域的系统恢复力,评估生态系统稳定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程度。结果表明:2001—2020年,汉江流域EVI增长了12.3%,流域植被覆盖情况在逐渐变好;汉江流域整体生态恢复力较好,拟合得出维持正趋势的基本单元与维持负趋势的基本单元衰减时间差为65.3年;汉江流域生态恢复力总体上呈现上游高、中下游低的分布特征。
    • 郭潇雅
    • 摘要: 实行科主任领导下医疗组长负责制是医疗管理模式的重大变革,是医院建立分工明确、密切协作、高效运行的管理体系的重要举措。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襄阳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兵家必争之地”之称。作为历史的宠儿,湖北省将襄阳市的发展定位为“打造中西部非省会龙头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而作为襄阳市的龙头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也将“打造汉江流域区域医疗中心”作为发展愿景。
    • 张璐; 登毅
    • 摘要: 绿松石是我国先民最早使用的玉石之一。通过对汉江流域内出土的先秦时期绿松石器进行梳理,并运用考古地层学、类型学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绿松石这一饰品在汉江流域主流使用方式经历了由人体坠饰到青铜器镶嵌物的过程;数量方面,新石器时期和商代出土较少,至周代呈爆发式增长。汉江流域先秦绿松石矿料来源并不唯一,除陕南辣子崖古硐遗址外,下游地区部分遗址矿料还可能来自于鄂西北地区的郧县云盖寺和竹山喇嘛洞,但都不排除由其他地区传播而来的可能。
    • 王郅睿; 韩朝辉; 董风; 丁廉超; 田辉; 刘瀚元
    • 摘要: 通过1:50 000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采样和分析测试,获得了汉江流域某县城周边长期耕种农田的17项指标土壤地球化学数据,研究其分布特征,依据相应规范进行土壤质量评价,并对污染源进行追溯和分析。结果显示,区内土壤养分以较丰富为主,其余为中等,未出现大面积的营养缺乏现象。区内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较差,在元素Cd的影响下,有大片区域出现轻微污染,且有小部分农田已到达到重度污染等级。区内土壤质量总体较好,县城周边农田出现了大面积三等及以上区域,占比29.93%。区内严重污染区域在空间上与灌溉水高度相关,沿其追溯逐渐发现污染集中区域,并通过进一步的采样和分析研究工作逐步将污染源锁定。
    • 张晓琦; 刘攀; 陈进; 许继军; 王永强; 姚立强; 洪晓峰
    • 摘要: 将经济学条件风险价值(CVaR)理论引入防洪评价领域,提出基于CVaR的水库群防洪库容协同作用研究方法,辨识各水库防洪库容值对库群系统防洪损失的影响程度及各水库间协同防洪的互馈方式。以汉江流域五库群系统为案例研究,结果表明:①库群系统防洪损失CVaR对各水库防洪库容变动的敏感度排序依次为三里坪、鸭河口、丹江口、安康、潘口水库;②当总防洪库容不变时,变动各水库防洪库容组合方案所对应的防洪损失CVaR不一定相同,且各水库防洪库容组合存在可行区间;③若选取相同CVaR为约束条件,相比于两库系统(安康-丹江口水库),五库系统由于考虑了更多水库(潘口、三里坪、鸭河口水库)的防洪协调作用,丹江口水库自身防洪库容可调节的灵活空间更大。
    • 李京芳; 彭涛; 董晓华; 李峥嵘; 王高旭; 常文娟; 林青霞; 王继保
    • 摘要: 研究汉江流域水文干旱风险及驱动因素,为区域干旱预警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选用1964—2016年汉江流域白河、黄家港和沙洋3个水文站逐月实测径流资料,采用标准化径流指数SRI进行水文干旱分析,基于游程理论进行干旱特征变量识别,运用Copula函数计算干旱特征变量之间的联合累积概率,分析了联合重现期和同现重现期。结果表明:(1)在1964—2016年,白河站共发生水文干旱事件54次,干旱发生频繁但旱情较轻;黄家港和沙洋站分别发生干旱事件34,32次,发生频次相对较少但旱情较重,旱情总体呈现从上游向下游加重的趋势;(2)随着干旱特征变量值增大,联合累积概率值也增大,但增大趋势变缓;(3)两变量重现期随着单变量取值增大而增大,但在相同增幅情况下,同现重现期的增幅要明显高于联合重现期;(4)当白河站干旱历时和烈度达到最大时,水文干旱事件的联合重现期为50 a左右,同现重现期为1600 a左右,黄家港与沙洋站呈现出与白河站大致相同的趋势;(5)人类活动是1991年以来汉江流域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对白河和沙洋站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59.6%和69.2%,是汉江流域水文干旱加重的主导因素。研究显示汉江流域下游旱情较上游重,且持续受人类活动影响,应增强变化环境下区域干旱风险应对能力。
    • 黄金廷; 宋歌; 蒲芳; 王嘉玮; 李宗泽; 张方; 孙芳强
    • 摘要: 探究包气带氮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对地下水“三氮”污染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包气带水分及溶质运移高度非线性且土壤层状界面动力学过程复杂,包气带岩性结构对氮元素迁移转化的作用机制是亟待破解难题之一。文章通过双环原位入渗实验,开展了“上细下粗”型包气带岩性结构对“三氮”污染物迁移转化影响的研究。双环内氨氮溶液质量浓度为85 mg·L^(−1)(以N计),入渗过程中利用EC-5土壤含水率仪实时监测土壤含水率变化,定期从预留取样孔(井)采集土壤与地下水样品,密封冷藏运送至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1)“三氮”污染物在层状包气带垂向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氨氮主要聚集在包气带上部0—355 cm之间,平均质量分数为0.66 mg·kg^(−1);亚硝酸盐氮主要聚集在包气带中部250—400 cm之间,平均质量分数为1.55 mg·kg^(−1);硝酸盐氮主要聚集在包气带上部0—35 cm之间,平均质量分数为26.69 mg·kg^(−1)。(2)“上细下粗”型岩性结构形成的毛细壁垒效应对氨氮和硝酸盐氮皆具阻滞作用。氨氮、硝酸盐氮污染物分别减少97.37%和40.65%。(3)层状包气带结构对硝化作用的影响是造成亚硝酸盐氮与硝酸盐氮出现聚集的主要原因。该研究查明了层状包气带中氮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为氮元素通过“上细下粗”型包气带污染地下水的防控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 摘要: 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湖北西北端大巴山脉东麓的神农架西南边陲,坐落于长江和汉水的分水岭上,在汉江流域的堵河上游,为国家AAAAA级风景区。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平均海拔1730m,属典型的亚高山沼泽型湿地气候。大九湖保护区面积5083.5hm^(2),盆地中央核心湿地面积1645hm^(2)。其中大九湖国土面积3978hm^(2)。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