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浅刺

浅刺

浅刺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4182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光明中医、广西中医药、内蒙古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06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四届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中国特种针法应用与针灸临床学术交流会、第一届中泰传统医药和天然药物研究学术研讨会等;浅刺的相关文献由246位作者贡献,包括范郁山、孙晶、方剑乔等。

浅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 占比:0.7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4182 占比:99.24%

总计:14290篇

浅刺—发文趋势图

浅刺

-研究学者

  • 范郁山
  • 孙晶
  • 方剑乔
  • 冀锐
  • 刘云霞
  • 卢筱潇
  • 吕沛然
  • 张虹
  • 易辉
  • 曹小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官印; 刘宁; 王琦; 王莹; 李奕菊
    • 摘要: "久病入络"学说是温病大家叶天士运用中医药治疗内科疾病时提出的理论学说。后世医家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病证,包括各种痹证的治疗。针刺作为治疗疼痛类疾病的重要方法,其临床疗效得到了各科医师的一致认可。从经脉理论来看,络脉的分布比经脉更广阔、更深入,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属中医的"痹证"范畴,其疼痛病理表现与"久病入络"学说十分贴切,在此将"久病入络"学说与针刺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相结合,从理论到临床进行了相关阐述。
    • 王少白
    • 摘要: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对《黄帝内经》《难经》《针灸聚英》《针灸大成》和近代对浅刺、舒适针刺的相关论述等中医文献的整理,从皮部、孙络、浮络、卫气着手,结合现代浅刺、舒适针刺的临床经验报道,及生物医学细胞间信息传递如细胞信息微管(cytoneme)、隧道纳米管(TNTs,亦称膜纳米管)等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经络实质和针灸作用机制的回顾,论述了中医文献、临床经验依据和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对糖针的印证,并在说明糖针科学性、提出隐性得气的同时,指出了糖针应该是针灸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 谢青; 顾力华; 王世弥; 钱家锋; 刘玉凤
    • 摘要: 针刺是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从针刺取穴与针刺手法两个角度对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进行综述。针刺取穴方法主要涉及经脉取穴、经筋取穴、现代康复理论取穴及部位取穴。针刺手法主要分为浅刺法和透刺法两类。研究表明针刺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以临床研究为主,机制探讨较少;存在样本量小、操作不规范、未进行随访等问题。在后期的研究过程中应加大样本量的纳入,实行随机对照,统一操作规范,进行跟踪随访,积极进行机制探讨,以期为中风患者提供更高质量更加有效的帮助。
    • 刘希伟; 王悦君; 田颖奇; 丁杏婷; 李爽; 黄石; 吴辰苏
    • 摘要: 目的 对浅刺联合放血拔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联合治疗效果展开研究。方法 选取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于2021年5月1日到2022年4月30日之间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用常规针刺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浅刺穴位并联合放血疗法与拔罐疗法对患者展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患者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症状与体征积分评分明显更低(P<0.05)。结论 浅刺联合放血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帮助患者恢复腰腿功能,同时帮助患者快速缓解疼痛。本次研究中联合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严定丰; 普天强; 何绍祥; 李卫林; 张忠顺; 钱婧; 凡艳丽
    • 摘要: 周围性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故又称“口眼喎斜”。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面神经麻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春秋为多。主要特点:起病忽然,突然出现一侧面部肌肉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闭目、耸鼻、露齿、鼓颊。
    • 罗晓娟; 李燕; 胡浩; 李宗花
    • 摘要: 目的:探究浅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疗效。方法 纳入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治疗组患者予浅刺针法,对照组予深刺针法。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对照组有效率 68.0%,治疗组有效 9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治疗前 VAS 评分与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 > 0.05),而治疗后,对照组 VAS 评分(4.63±1.01)分高于治疗组(2.45±0.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 =5.006,P < 0.05)。结论 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采用浅刺治疗,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应一; 吴素凤; 孙晶; 方剑乔
    • 摘要: 目的 观察牵正散穴位贴敷结合浅刺法治疗贝尔氏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贝尔氏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联合针灸浅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牵正散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H-B)、改良Portmann(RPA)、面动脉血流动力学测定(Vs、Vd、RI)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H-B、改良RPA、Vs、Vd评分均提高,RI评分较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牵正散穴位贴敷结合浅刺治疗贝尔氏面瘫急性期较西医常规治疗联合浅刺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
    • 邝伟川; 刘通; 梁家彬; 邱晓佳; 江烨; 曾遥; 张贵涛
    • 摘要: 目的:探讨深刺八髎穴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尿潴留的临床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住院的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深刺组、浅刺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浅刺组予常规治疗基础上浅刺八髎穴,深刺组予常规治疗基础上深刺八髎穴。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记录患者尿动力学指标、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 WHOQOL-BREF)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8周的治疗结束后,三组患者在膀胱残余尿量、日平均排尿次数、单次尿量3个方面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0.01);组间两两比较,深刺组和浅刺组在排尿次数、膀胱残余尿量、SAS评分、SDS评分方面较对照组降低(P <0.01);深刺组和浅刺组在单次尿量、WHOQOL-BREF评分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深刺组在残余尿量、排尿次数、SAS评分、SDS评分方面均较浅刺组明显降低(P <0.01),在单次尿量、WHOQOL-BREF评分方面较浅刺组明显升高(P <0.05)。深刺组与浅刺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且深刺组总有效率优于浅刺组(P <0.05)。结论:深刺和浅刺八髎穴均可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改善尿潴留症状,且深刺八髎穴的疗效优于浅刺八髎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屹; 王媛卓; 李星醒; 龚瑾
    • 摘要: 通过检索CNKI、WF、WP、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近15年关于针刺对比假针刺治疗女性围绝经期潮热的临床研究文献,比较针刺治疗女性围绝经期潮热的疗效及机制.本研究以假针刺的设置方法分层,比较不同针刺深度及不同选穴对于针刺/假针刺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针刺对于改善围绝经期潮热的效果尚不能确定,不能排除其安慰剂效应,但对于改善潮热的严重程度及激素调节有一定的良性作用.
    • 张含; 刘云霞
    • 摘要: 皮部位居人体最表,通过十二经脉与脏腑相沟通,具有"审内"与"御外"的作用。治皮之理、浅刺之法,其意皆在激发体表皮肤的卫阳之气,进而通过皮部—经络—脏腑这一信息传输通道,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及平衡阴阳之目的。因此,无论是未病先防,还是既病防变,都可从"皮"论治,使病邪由"皮"而解。时至今日,从"皮"论治已衍生出多种针法,如梅花针、浮针、皮内针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