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深部结构

深部结构

深部结构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145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会议论文41篇、专利文献1760425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地震学报、岩石学报、中国地质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第七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讨论会等;深部结构的相关文献由448位作者贡献,包括高锐、卢占武、李文辉等。

深部结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4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4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760425 占比:99.99%

总计:1760570篇

深部结构—发文趋势图

深部结构

-研究学者

  • 高锐
  • 卢占武
  • 李文辉
  • 丘学林
  • 吕庆田
  • 王椿镛
  • 赵明辉
  • 严加永
  • 王海燕
  • 董树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光文; 卢占武; 李文辉; 王海燕; 程永志; 陈司; 蔡蔚
    • 摘要: 由石油地震勘探发展而来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技术,采用炸药震源、长排列、多次覆盖等方式接收来自地壳或上地幔的反射信号,经过去噪、校正、叠加、偏移等处理过程,可获得地壳尺度范围内的精细时间剖面,是研究深部构造特征、探讨构造演化过程的重要手段,发挥着其他地球物理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地震反射探测技术自上世纪由美国率先提出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依托一系列的深部探测计划,获得了多条重要的深反射剖面,解决了包括造山带演化过程、盆地构造模式、矿集区深部构造特征等众多地质问题,得到了众多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的认可.目前深反射探测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方法技术成熟的、结果可靠的深部结构探测方法,在关键地区也常常作为研究深部精细结构的先行军.我们通过总结近些年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的实例,从采集技术、数据处理、综合解释等方面概述了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技术取得的一系列新进展及应用,包括高精度可控震源采集技术、线条图处理技术、全波形反演技术、联合解释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深地震反射剖面成像质量,也解决了深地震反射探测中面临的地形构造复杂、施工不便等问题,使得深地震反射探测在解决特定地区地质问题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赵荣涛; 赵文津; 刘志伟; 宋洋; 陈昌昕
    • 摘要: 东昆仑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研究青藏高原向北生长的重要地区。该区在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与亚洲阿拉善地块向南挤压下,新生代构造和地震活动强烈,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构造变形、强震发生机理等问题的极佳试验场。近几十年来,在东昆仑及邻区开展了大量的地球物理探测,取得了很多进展,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收集近年来在该研究区开展的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探测成果,综合分析了研究区的壳幔速度结构,莫霍面形态及各向异性特征,总结得出以下几点认识:柴达木盆地南缘上地幔内的北倾界面可能代表早古生代昆仑洋向北俯冲的遗迹;东昆仑缺乏“山根”,重力均衡调整对东昆仑莫霍面加深没有起主导作用,印度板块向北俯冲,通过青藏高原对柴达木盆地的挤压造成东昆仑地壳垂向增厚。最后我们探讨了东昆仑地区壳幔结构研究的不足,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思路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 彭远黔; 孙翔宇; 詹艳; 赵凌强; 刘雪华; 冉志杰; 王莉森
    • 摘要: 张家口—渤海地震构造带(张渤带)是中国著名的强震集中带,地震以强度大、频次高、破坏严重为特点,1998年1月在张渤带西段发生了张北6.2级地震,造成了极强的破坏性,2021年以来该区域中小地震频繁发生,显示出张渤带张北地震区可能进入了又一轮的地震活跃态势.2020年8—9月期间,以张北地震震中区为中心,完成了阵列状的大地电磁数据采集工作.本文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三维反演计算获得了该区域精细三维地壳电性结构,获得了如下认识:整体上看,张北地震区上地壳电性结构以高阻体为主,部分断裂带分布区域存在着高阻、低阻相互交替的现象,而中下地壳以规模较大、横向不连续性的低阻层为主.电性结构特征与地表地质构造格局相对应,大满—前黑沙土断裂(F1)和赤城—尚义断裂(F4)以及张家口断裂(F5)在电性结构上均表现为明显的电性差异带.针对地震学方法对1998年张北地震震源深度的多种定位结果,大地电磁探测结果支持震源深度位于12~15 km之间;发震断裂可能为隐伏在汉诺坝玄武岩区下方的大河镇—海流图断裂(F3).通过此次获得的三维电性结构信息,结合张北地震震源参数、震源机制解以及前人地震地质和地球物理探测结果综合分析,认为该区的上地壳高阻体代表着刚性较强的汉诺坝玄武岩区,汉诺坝玄武岩区下方的低阻体代表着地幔岩浆热物质,这些地幔热物质持续的向上侵入和上涌作用可能会削弱汉诺坝玄武岩区内发育的断层稳定性,直到累积足够的应力,产生了非均匀应力积累和变形并弱化了断层强度,导致了张北地震的发生.鉴于张北地震区深部具有的特殊构造环境,该地区仍然是张渤带未来应该长期关注的地震危险重点区域.
    • 严加永
    • 摘要: 地球深部结构变化、物质以及能量交换等地球动力学过程,是地球系统最主要的动力来源,诱发地表地貌变化、剥蚀、沉积作用和环境变迁,以及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控制化石能源和地热等自然资源的分布,是理解成山、成盆、成岩、成矿、成藏和致灾等过程成因机制的核心。为探索中国大陆深部结构和资源能源效应,在党中央“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号召下,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16年开始设立了深部地质调查工程。工程以抢占大陆基础地质研究国际制高点,引领深部地质研究前沿为宗旨,选择我国资源、能源重要基地,重大地质边界和关键构造单元,开展了地球物理为主的深部探测和综合研究。获取了华南陆块等重要地质单元岩石圈精细结构,研究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重大地质边界性质及空间展布,在松辽盆地、西北盆山结合带等地发现和提取了一批与深部成矿、成藏和清洁能源有关信息。为进一步推动地质调查向深部进军,促进从二维地表地质调查到三维空间地质调查的转变,《地球学报》组织了“中国大陆典型地区深部地质调查”专辑。本专辑集中报道了深部地质调查近三年取得的部分阶段性进展和成果,主要聚焦深部地质调查在揭示地球深部结构,及其对浅部构造和资源能源的控制,服务地球深部探测和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
    • 陈昌昕; 严加永; 刘卫强; 罗凡; 张冲; 徐峣; 程志中; 汪洋
    • 摘要: 区域深部结构和物质组成差异与成矿成藏及其保存具有密切关系。武陵—江南造山带中段区域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地区,中东部则以盛产铅锌等金属矿产为特征。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异常特征进行研究,探讨研究区地壳结构和物质组成差异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地球化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武陵山—江南造山带中段不同块体之间在物质组成及元素富集规律上存在较大差异,推测与深部具有不同的构造特征有关。区域重、磁、震地球物理研究表明东部隔槽式褶皱断裂构造系统发育,且在中下地壳发育有大尺度叠瓦式逆冲断层;西部仅在上地壳尺度存在隔挡式褶皱。区内南北重力梯度带为纵贯中国南北的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重力异常梯度带的南段,它将华南陆块明显地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西两部分的地质构造格局、地壳厚度以及地形地貌等方面都有巨大差别,地球物理属性差异揭示梯度带东侧构造演化主要受古太平洋西向俯冲及其远程应力作用影响,与中生代晚期古太平洋俯冲角度/方向和(或)后撤引发挤压-构造伸展体制转换有关。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综合研究表明不同块体的相互作用为湘西—鄂西成矿带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成矿带与齐岳山断裂和江南造山带边界交汇区域具有多处明显的化探高值异常,推测其具有进一步找矿前景。下一步,仍需加大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综合解释投入,为研究区域构造变形、演化及成矿过程提供进一步制约。
    • 朱强; 陆三明; 赵丽丽; 郭冬; 张赞赞; 杨本忠; 韩长生; 金敏
    • 摘要: 南陵‒宣城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近年来新发现的矿集区。矿集区构造以一系列NE向褶皱‒逆冲作用为主要特征,尤以逆冲作用最显著。本次研究通过实测构造地质剖面,结合高分辨率反射地震、大地电磁测深和高精度重磁测量等方法的三维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查明了狸桥‒九连山地区逆冲断裂带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利用钻孔资料进行有效约束,首次反演了其深部结构。综合分析认为该逆冲断裂带作为茅山推覆构造南延安徽段,由一系列叠瓦式逆冲断层组成,运动形式与江苏段有一定区别,将其命名为“昆山叠瓦式逆冲断裂带”。野外证据和定年结果显示,逆冲断裂带的挤压应力方向为NW-SE向,经历了至少三期逆冲活动,分别为早中生代的印支期‒燕山早期、晚中生代的早白垩世末和晚白垩世末‒古新世,自印支期以来经历了挤压(印支期‒燕山早期)‒伸展(早白垩世初)‒挤压(早白垩世末)‒伸展(晚白垩世)‒挤压(晚白垩世末‒古新世)等多构造旋回的演化过程。虽然,逆冲活动对早白垩世初形成的矿体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但考虑到逆冲断层较深且水平位移不大,狸桥‒九连山地区依然是矿集区内具有巨大潜力的找矿区域之一。
    • 黄臣宇; 常利军
    • 摘要: 有关青藏高原横波分裂的各向异性研究已经开展了近30年,在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获取了大量的横波分裂测量结果,为认识青藏高原壳幔各向异性变形特征和动力学机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首先介绍了地震各向异性的来源与应用,随后回顾了横波分裂分析方法的发展,简述了各种横波分裂方法的原理,最后通过总结近30年来青藏高原上地壳、整个地壳和上地幔横波分裂各向异性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青藏高原壳幔各向异性变形特征.基于各横波分裂结果的对比分析来看,XKS波分裂测量结果最为稳定,近震直达S波分裂测量结果次之,而Pms波分裂测量结果相对离散,往往相同区域内不同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主要原因可能是相比XKS波和近震直达S波,Pms波的信噪比较低,次要原因可能是各研究在方法和处理分析等方面的差异.
    • 李江俊
    • 摘要: 目前重力场结构分析多关注重力场表层,关于重力场深部结构的分析较少,所反映出的地球地质、板块运行等地理信息结论也比较少,为此提出重力场场深部结构与动力学特征分析。计算重力场局部梯度,确定重力场中心和边缘位置,得到重力场场源边界参数,采用反演计算得出重力场深度参数,采用Ueosoft软件的Euler3D模块形成重力场深部结构图;基于重力场深部结构分析结果,计算大地水准面异常,并根据异常结果进行反演,推断出地壳厚度、地壳构造活动变化及其存在的动力学特征。
    • 赵明辉; 程锦辉; 高金尉; 孙龙涛; 徐亚; 张佳政; 杜峰
    • 摘要: 2015—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的重点支持项目"南海东部马尼拉俯冲带深部结构探测与研究"以马尼拉俯冲带为研究重点,从深部地球物理的角度探索南海形成演化史与运行规律.项目执行期间,在国家基金委共享航次协助下,先后开展和参与5次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共投放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meter,OBS)台站73台次,海底电磁仪(Ocean Bottom ElectroMagnetometers,OBEM)仪器5台次,累积放炮达13872炮,成功获得了60台OBS数据和5台OBEM数据.同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1)基于人工地震探测及天然地震层析成像结果,确定南海东北部的地壳属性为受到张裂后期岩浆活动影响的减薄陆壳(12~15km),划分了南海北部陆缘洋陆边界(Continent-Ocean Boundary,COB);(2)根据多道地震反射剖面,划分了马尼拉俯冲带北部增生楔前缘的精细结构;(3)圈定了南海停止扩张时洋壳范围;(4)初步构建了南海与菲律宾海板块构造演化模型.本项目为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核心科学问题(海底扩张的年代与过程)提供了实质性的证据,同时为南海构造演化生命史的"骨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
    • 黄臣宇; 常利军
    • 摘要: 有关青藏高原横波分裂的各向异性研究已经开展了近30年,在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获取了大量的横波分裂测量结果,为认识青藏高原壳幔各向异性变形特征和动力学机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首先介绍了地震各向异性的来源与应用,随后回顾了横波分裂分析方法的发展,简述了各种横波分裂方法的原理,最后通过总结近30年来青藏高原上地壳、整个地壳和上地幔横波分裂各向异性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青藏高原壳幔各向异性变形特征.基于各横波分裂结果的对比分析来看,XKS波分裂测量结果最为稳定,近震直达S波分裂测量结果次之,而Pms波分裂测量结果相对离散,往往相同区域内不同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主要原因可能是相比XKS波和近震直达S波,Pms波的信噪比较低,次要原因可能是各研究在方法和处理分析等方面的差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