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湘江流域

湘江流域

湘江流域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74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3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909篇;相关期刊235种,包括南方文物、湖南水利水电、人民长江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十二届中国水论坛、湖南省第五届研究生创新论坛——湖湘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分论坛、湖南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学术年会等;湘江流域的相关文献由571位作者贡献,包括史培军、李超显、何飞等。

湘江流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3 占比:15.90%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48%

专利文献>

论文:1909 占比:83.62%

总计:2283篇

湘江流域—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2022年3月15日,由中国船级社(CCS)武汉分社长沙检验处检验的湖南地区最大综合型消防救援船“长沙消防救援01”顺利完成试航。将交付长沙消防救援支队,服务长沙湘江流域。“长沙消防救援01”是一艘集水上灭火救援、抢险救灾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消防救援船,功能完备、设施齐全、性能先进。她的交付标志着长沙消防“大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对提升队伍“全灾种”攻坚能力,特别是水域救援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 唐洋; 耿建新; 刘炎
    • 摘要: 湘江流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工业用水、城镇用水、农业用水等都出现了污染,因此,加强湘江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发挥湘江流域在经济中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水环境审计能够有效评价和监督湘江流域水污染治理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和治理效果,了解项目的执行情况和加强流域工程的管理监督。着眼于此,本文从水环境审计的角度研究了湘江流域水污染治理中的主要审计工作内容,及其作用机制和实施路径,提出了可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求有利于促进湘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 龙晓琴; 廖春花; 谭诗琪; 罗潇
    • 摘要: 利用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统一接口端(MUSIC)提供的1979-2018年降水资料,利用算术平均法、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湘江流域的面雨量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湘江流域年平均面雨量1553.4 mm,近40年来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且春季呈略减少、其他季节呈增加趋势;在湘江流域各子流域中,衡阳-湘潭地区子流域降雨最丰沛,湘江中游支流最少,6个子流域的月降水分布都呈双峰型,第一个降水峰值基本都集中在5和6月份,第二峰值主要出现8和11月份。
    • 周雅金; 胡欣婕
    • 摘要: 耕地是变化最为频繁、最为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以湘江流域湖南段为研究区域,基于1980—2018年8期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对研究区耕地流出与流入斑块进行流域时空分布的对比分析,并采用GWR模型进一步分析耕地流出与流入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0—2018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近期面积骤减,城乡耕地净变化率差距日益显著。在流域空间分布上,耕地流出与流入斑块面积加权平均中心和标准差椭圆经历了“拟合-错开-拟合”的变化。高程、坡度和城镇在不同区域对耕地流出作用方向和大小具有明显差别,距离稳定耕地越远,耕地流出概率越大。耕地流入与稳定耕地呈显著正相关性。
    • 彭焕智; 周国华; 崔树强; 尚鹏
    • 摘要: 为了促进湘江流域土地可持续利用,以湖南省湘江流域为研究区域,构建基于生产、生活以及生态功能的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TOPSIS模型评估湖南省湘江流域在2010—2018年土地利用多功能状况,采用障碍度模型识别影响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提高的障碍因子,并提出了优化土地利用多功能的路径。结果表明:(1)湘江流域土地利用多功能总体上呈增强的趋势,其中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在增强,生态功能在减弱,2010—2018年土地利用多功能值由0.3925增加到0.5745,土地利用多功能程度经历了从中等到较强的过程;(2)2010—2013年,PM2.5浓度、第三产业产值、人口密度、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指标是制约土地利用多功能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2014—2018年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乡村从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生境丰度指数等指标是制约土地利用多功能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3)2010—2018年生态功能对湘江流域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提高的制约在升高,生产和生活功能的制约在降低。湘江流域未来应优先保护生态用地,严格耕地保护,增加乡村从业人口,从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 赵政
    • 摘要: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水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文章探讨岳阳市湘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现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当前水资源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 杜林远; 许莹莹; 高红贵
    • 摘要: 开展流域生态补偿综合效益评估,能够研判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进而有效改善生态补偿机制。文章构建多层次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5—2019年岳阳市、长沙市、湘潭市、株洲市、衡阳市与永州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采用熵权法定量评价水源地生态补偿综合效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各效益的动态演进过程。研究发现:(1)随着生态补偿政策的推进,2015—2018年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综合效益逐年上升,仅在2018—2019年略有下降,其中社会效益得分与经济效益得分均高于综合效益得分,而生态效益得分则低于综合效益得分。(2)长沙市综合效益得分最高,永州市次之,湘潭市与岳阳市最低,长沙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分均处于较高水平。(3)2015—2019年三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大致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变化态势。(4)生态补偿资金投入、政府企业与公众参与以及城市发展的合理规划是提升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综合效益的重要因素。
    • 丁洁; 朱仟; 张昊; 陈国庆
    • 摘要: 蒸散发作为水文循环中的重要变量,也可以成为水文模型参数率定中替代实测径流的重要变量。研究基于SWAT模型,以湘江流域中上游为例,通过对比基于实测径流和基于蒸散发两种率定方案所得到的模拟日径流,探究了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蒸散发产品(MOD16A2)、GLEAM(Global Land Evaporation Amsterdam Model)和GLDAS(Global Land Assimilation Data System)蒸散发产品在模型参数率定中的适用性及其对径流模拟的影响,并分别对比湘江中游和上游两个水文站的模拟效果以分析不同流域所造成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LEAM、GLDAS和MOD16的参数率定能够获得比较好的径流模拟效果,尤其是在流域中游的衡阳站。在率定期,其在双牌站的NSE均能达到0.50以上,在衡阳站的NSE均能达到0.70以上,与基于实测径流率定的日径流模拟效果相当。在验证期,其在双牌站得到的径流NSE皆高于0.58,与基于实测径流率定所得到的NSE(0.60)相当;而在衡阳站,基于蒸散发参数率定所得到的径流模拟效果略好于基于实际径流的,其中基于GLDAS和MOD16的径流模拟NSE可达到0.72,明显高于基于实际径流率定得到的NSE(0.60)。研究验证了遥感蒸散发数据在水文模型参数率定中具有的巨大潜力,且在面积更大的流域可能具有更好的适用性。研究可推广应用至其流域,可为解决无资料地区的水文模拟提供思路。
    • 武力; 刘慧莹; 向超; 王敦球; 陈喆
    • 摘要: 为加强流域生态环境管控,进一步实现水环境精细化管理,探讨了一种新的划定控制单元的方式。通过建立SWAT模型,依据自然汇水特征、非点源污染分布与生态红线划分的结果,对永州境内湘江流域开展水环境控制单元划分,构建水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结果表明:整个流域划分为4个一级控制单元、36个二级控制单元和115个三级控制单元,三级控制单元3,39和96为非点源氮、磷污染关键源区。同时,提出了一级控制单元的分类管控策略:基本控制单元抓好源头治理和落实水利水电管理;优先控制单元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水土流失;重点控制单元着重城乡环境整治和面源污染控制;一般控制单元需严格准入,实现高质量发展,兼顾关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
    • 摘要: 2017年2月,衡东涨水国家湿地公园在衡东县新塘镇大培村启动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工程。工程项目区地处湘江一级支流米水与湘江交汇处,总面积54.97公顷。来自3个乡镇的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全程无动力自流还湿区,经三级净化后,水质从Ⅴ类或劣Ⅴ类全部降为Ⅲ类水质,部分达到Ⅰ类水质。项目日处理污水量约5万吨,年处理量约2000万吨。项目实施以来,工程区水质改善,野生动植物明显增多,湿地经济作物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优美生态环境吸引年均10万人次的游客。米水的蜕变只是湖南退耕还林还湿工程的一个缩影。2016年湖南在湘江流域启动退耕还林还湿试点,2018年推广到湘、资、沅、澧四水流域,至今全省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湿2566.67公顷,绘就了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