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漏诊误诊

漏诊误诊

漏诊误诊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0921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现代临床医学、现代医用影像学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五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暨汶川地震伤员救治经验交流会、2007'国际普通外科论坛暨第十四届全国普外基础与临床进展学术交流大会、2007年全国内科急危重病医学(兰州)学术研讨会等;漏诊误诊的相关文献由293位作者贡献,包括吴祥奎、唐德尧、李晶等。

漏诊误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6 占比:0.60%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0921 占比:99.37%

总计:21053篇

漏诊误诊—发文趋势图

漏诊误诊

-研究学者

  • 吴祥奎
  • 唐德尧
  • 李晶
  • 李辉
  • 杨有亮
  • 王欣
  • 王毅
  • 赵晓乐
  • 丁祥飞
  • 严为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国文; 柏志香; 杨小虎; 田如如; 王璐琦; 代丽丽; 彭光华; 解道宇; 秦敏
    • 摘要: 咽喉部异物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急诊常见疾病[1],可引起咽痛、异物感等不适,如处理不当可引起咽喉部感染、咽部脓肿、食管损伤、窒息甚至大出血等并发症[2]。异物患者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急诊就诊常接受传统间接喉镜检查[3],易漏诊误诊。引入内镜检查技术可减少漏诊误诊及降低并发症发生,及时解决患者痛苦,具有较高的满意度。本次研究比较内镜与传统额镜用于咽喉部异物诊断及取出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张旭鸣
    • 摘要: 目的:浅析异位妊娠超声诊断的价值,并分析其漏诊误诊原因,以期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选取如东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诊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26例,均首次经超声检查。分析比较超声诊断结果与超声随访结果的符合率;对超声漏误诊的病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126例异位妊娠中,共有21例漏诊误诊病例,诊断准确率为83.33%,与超声随访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例漏误诊病例中,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4例,宫角妊娠2例,宫角浆膜下妊娠1例,输卵管妊娠12例,难免流产和正常宫内孕各1例。结论:异位妊娠开展超声诊断的价值理想,但仍需熟练的超声技术,以及扎实的解剖、生理及临床等理论基础,外加细心,以降低漏误诊发生率,临床工作中应加以重视。
    • 刘玲
    •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的超声方式在少见部位异位妊娠的诊断效果,然后分析总结漏诊误诊的原因。方法:选取海安市中医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少见部位异位妊娠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两组,各25例。参考组患者进行腹部超声诊断,研究组患者在腹部超声诊断的基础上结合经阴道超声诊断的方式,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在少见部分异位妊娠的位置关系诊断结果,计算检查结果的准确率(包括确诊率、误诊率、漏诊率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检出子宫瘢痕处妊娠7例(28%)、宫角妊娠2例(8%)、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0例(40%)以及宫颈妊娠4例(16%),检出率均高于参考组患者的20%、4%、28%、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诊出率为96%(24/25),高于参考组的68%(17/25);且研究组患者的误诊率4%、漏诊率0%均低于参考组的20%、1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少见部位异位妊娠进行诊断时,融合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的诊断方式,能够大大降低误诊与漏诊出现的概率,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异位妊娠的不同部位更加明确,临床诊断的效果突出,值得广泛推荐和推广。
    • 陈金伟
    • 摘要: 临床工作中,医生面对各种各样的疾病,只有明确诊断的前提下,才能得出有效的治疗方案,而能够明确诊断,则需要对各种疾病的症状、特点及诊断标准等有充分的了解,尤其是一些临床症状多样,特异性不强,诊断标准尚不明确的疾病,稍不留神很容易漏诊误诊。下面分享1例结节性多动脉炎的诊疗思维过程,供同道参考。
    • 赵子暄; 蒋升(指导)
    • 摘要: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又称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是指甲状腺激素靶组织对甲状腺激素敏感度下降而产生的以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SH)不适当地分泌(正常或升高)为特征的疾病。由于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发病率极低,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存在明显差异性,大多数临床医师容易漏诊误诊
    • 宋玉娟; 刘胜; 刘美华; 朱丽娜
    • 摘要: 分析乳腺癌早期筛查应用乳腺超声诊断的漏诊、误诊病例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行乳腺超声检查的2548例乳腺肿块患者,分析其中假阴性(漏诊)、假阳性(误诊)的132例患者漏诊、误诊特征.乳腺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漏诊、误诊与患者年龄、病灶数量无关(P>0.05);病灶最大径、是否合并良性病灶、是否合并炎性病变、超声图像边缘、微钙化、腋下淋巴结回声、血流信号是否明显、病灶结构复杂多样为乳腺癌早期筛查应用乳腺超声诊断的漏诊、误诊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乳腺癌早期筛查应用乳腺超声诊断的漏诊、误诊受多种因素的作用,临床在诊断时应尤其关注,以降低漏诊、误诊率.
    • 周敏; 朱峰; 王小燕; 何小芳
    •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早期诊断中乳腺超声检查的漏诊、误诊病例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将乳腺超声检查诊断的乳腺癌假阴性(漏诊)、假阳性(误诊)患者128例纳入本研究,分析漏诊、误诊病例特征,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漏诊、误诊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28例患者中,乳腺癌假阴性(漏诊)、假阳性(误诊)患者分别为89例、39例.漏诊和误诊患者血流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呈周边型血供或者无血流、微钙化、腋窝淋巴结阳性为乳腺癌早期诊断中乳腺超声检查漏诊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血流信号、腋下淋巴结肿大、肿块和结节单一、炎性病变均为乳腺癌早期诊断中乳腺超声检查误诊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病灶呈周边型血供或无血流、微钙化、腋窝淋巴结阳性为乳腺超声检查漏诊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流信号、腋下淋巴结肿大、肿块和结节单一、炎性病变为乳腺超声检查误诊的独立影响因素.
    • 杨智晖
    • 摘要: 许多老人长年咳嗽,家人也都不太在意,总觉得服用些消炎、止咳药,或挺一挺、扛一扛就过去了。事实上,对于老年人而言,长期反复咳嗽不能大意,否则易导致一些疾病漏诊误诊。以下四种咳嗽尤其值得老年人警惕——吃药引起用药1天至数周出现特点:咳嗽多在用药1天至数周后出现,表现为频繁刺激性干咳,夜间及睡前较多见,有时伴有咽痒或异物感等;用药期间咳嗽常持续存在,也有连续用药数日或数周后症状减轻或消失,易被误诊为感冒、咽炎或气管炎等,但吃止咳药后无效。
    • 赵晓乐
    • 摘要: 目的:探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对降低漏诊误诊的作用。方法:2018年2月—2020年2月,取60例本院收治的疑似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漏诊率与误诊率,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良恶性肿瘤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特点与血流成像特点。结果: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者42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真阳性患者40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2例。钼靶X线真阳性患者31例,假阳性11例,假阴性8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高于钼靶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漏诊2例,即诊为炎性病变,病变形态不规则,病理诊断为浸润小叶癌,且术前没有发现肿块,只以小钙化灶为表现。2例误诊为乳腺癌,即后壁出现增强回声,微小钙化灶,病理诊断为纤维瘤。恶性肿瘤蟹足征、微钙化、后方回声减弱、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比例高于良性肿瘤,且血流量与阻力指数均大于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诊断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但仍有漏诊与误诊存在,故为降低漏诊与误诊,临床需结合其它辅助检查进行分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