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牙本质肩领

牙本质肩领

牙本质肩领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72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基础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9479篇;相关期刊43种,包括中国美容医学、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华口腔医学会第14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等;牙本质肩领的相关文献由168位作者贡献,包括孟庆飞、孟箭、陈丽娟等。

牙本质肩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 占比:0.7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9479 占比:99.25%

总计:9551篇

牙本质肩领—发文趋势图

牙本质肩领

-研究学者

  • 孟庆飞
  • 孟箭
  • 陈丽娟
  • 史力
  • 张甲第
  • 李敏学
  • 杰恩斯
  • 刘玉华
  • 刘诗铭
  • 卢川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朱镇; 王谜; 张惠利
    • 摘要: 桩核冠为牙冠大面积缺损的重要修复方式。牙本质肩领可提高桩核冠修复中牙齿抗折性,但完整牙本质肩领常难以获得。因此,适用于缺少完整牙本质肩领的残根的桩核系统是临床热点问题。此外,适当的牙尖斜度有利于提高咀嚼效能,但也会产生较大侧向力。因此,对于剩余牙体组织薄弱者,牙尖斜度的设定值得探寻。
    • 陈雨昕; 王情情; 李迎梅; 李欣然; 孟庆飞; 孟箭
    • 摘要: 目的 探讨下颌前磨牙缺损桩核冠修复时,不同牙本质肩领和冠根比值对患牙残根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40颗完整、离体的单根管下颌第一前磨牙,常规根管治疗术后,切除颊侧釉牙骨质界上方2.0 mm以上的冠部组织,构建残根模型。样本随机分为5组,模拟牙冠延长术,进一步制备0.0、1.0、2.0、3.0、4.0 mm的剩余牙本质高度(对应A0~A4组),分别对应0.62、0.75、0.91、1.10、1.33的冠根比值,随后均采用玻璃纤维桩核钴铬合金全冠修复,并在修复体颈缘根方2.0 mm处完成树脂包埋。所有样本在实验机上于颊尖与牙长轴根方成135°加载,记录折裂时的最大载荷及断裂模式,完成统计学分析。结果 A0~A4组的折裂载荷均值分别为(0.54±0.09)、(1.03±0.11)、(1.06±0.17)、(0.85±0.11)、(0.57±0.10)kN。与高度为0.0 mm组相比,1.0、2.0 mm的牙本质肩领且冠根比1时,牙体的抗折性能显著降低(P<0.05)。结论 存留牙本质高度和冠根比的差异可显著影响残根抗折性能。当前磨牙缺损时,保留1.0~2.0 mm的牙本质高度且冠根比<1,才能保证一定的牙体抗力。
    • 陈雨昕; 李迎梅; 杜琛; 徐志铭; 孟庆飞; 孟箭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牙本质肩领与冠根比值对前磨牙残根经铸造或纤维桩核修复后抗折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0颗完整单根管下颌第一前磨牙,将牙冠自颊侧釉牙骨质界上方2.0 mm处切除,形成的残根模型为水平型,并对其进行常规根管预备及根管充填。80颗残根随机均分成A、B两组,每组再均分为5个小组,分别记为A0~A4组、B0~B4组。A组为纤维桩核修复,其中A0组为无肩领组,在A1~A4组残根颈部分别通过模拟冠延术制备1.0~4.0 mm高的牙本质肩领。B组为铸造桩核修复,B0~B4组肩领设计同A组。所有样本均采用钴铬合金全冠修复。自冠颈缘根方2.0 mm将样本埋于自凝树脂块内。以自凝树脂包埋平面为界计算各组试件的临床冠根比值依次为0.62(A0、B0组)、0.75(A1、B1组)、0.91(A2、B2组)、1.10(A3、B3组)和1.33(A4、B4组)。将试件放置于试验机上,与牙长轴根方成135°、以1.0 mm/min的加载速度,在颊尖顶加载至试件出现折裂,记录折裂时最大载荷及断裂模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折裂载荷均值(kN)分别为:A0(0.54±0.09)、A1(1.03±0.11)、A2(1.06±0.17)、A3(0.85±0.11)、A4(0.57±0.10);B0(0.55±0.09)、B1(0.88±0.13)、B2(1.08±0.17)、B3(1.05±0.18)、B4(0.49±0.09)。肩领/冠根比可显著影响残根抗折力(P0.05),但两者间存在协同作用(P<0.05)。根据线性回归方程,A组残根折裂载荷达峰值的肩领和冠根比分别为1.92 mm和0.90,B组则为2.07 mm和0.92。结论:在残根颈部预备一定高度牙本质肩领并行铸造或纤维桩核修复时,应使桩核冠修复后牙齿的临床冠根比在0.90~0.92以内,以提高牙齿的抗折力。
    • 杨帆; 白向松; 王晓燕; 胡文杰; 刘云松; 周永胜
    • 摘要: 大面积牙体缺损患牙的治疗往往涉及多个学科,是临床上常见的难题.口腔修复技术、牙周冠延长术和根管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大面积牙体缺损患牙的治疗和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得更多的天然牙得以保留.尽管国内外学者逐渐认可剩余牙体组织状况影响修复方案这一理念,但大面积牙体缺损修复方式的临床选择仍缺乏系统的阐述.笔者作为口腔修复专科医生,通过与牙周科和牙体牙髓科专家共同探讨,提出一种以剩余牙本质壁状况为依据来选择修复方式的具体原则,并展示1例应用此原则完成治疗的临床病例,以期为临床上大面积牙体缺损患牙的诊治提供指导.
    • 粟猛; 屈直
    • 摘要: 目的:比较3种不同预备深度和有无牙本质肩领对髓腔固位冠修复体及牙体抗折性的影响,为临床上髓腔固位冠修复短冠磨牙的牙体预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牙颈部至根尖形态完整的上颌离体恒磨牙30颗。设置3种髓腔预备深度3 mm、4 mm、5 mm,两种边缘预备形式,随机分为6组,通过CAD-CAM技术制作氧化锆髓腔固位冠进行修复,随后进行抗折强度测试,记录折裂负荷值以及折裂模式。结果:6组样本的折裂负荷值不管是在对接组还是肩台组中,最大载荷值均为3 mm组<4 mm组<5 mm组,但组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肩台组的最大载荷值大于对接组,在3 mm和4 mm组中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6组样本折裂模式中均以不可修复折裂为主,5 mm组中均呈现不可修复性折裂。结论:通CAD-CAM技术制作的氧化锆髓腔固位冠修复上颌短冠磨牙时,3 mm和4 mm的髓腔预备深度均能满足临床抗折强度要求,但不宜超过4 mm;另外,预备形态中引入1 mm的牙本质肩领可作为临床一种有效增加牙体和修复体抗折强度的预备方式。
    • 李洋; 王时越; 祁麟
    • 摘要: 目的:利用体外力学测试和有限元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下颌切牙进行桩核冠修复后,不同形态的牙本质肩领对患牙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针对下颌切牙设计五组不同形态的牙本质肩领,桩核冠修复后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抗折试验,研究牙本质肩领位置变化对牙体抗折强度的影响;对下颌切牙进行CBCT扫描,获取三维CT扫描数据,利用Mimics,Geomagic,Ansys等软件建立下颌切牙不同牙本质肩领形态的桩核冠修复模型,模拟咬合加载,分析von Mises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保留颊侧牙本质肩领和2.0 mm完整牙本质肩领时的抗折强度较大,保留舌侧牙本质肩领和近中侧牙本质肩领时的抗折强度其次,无牙本质肩领时抗折强度最小。保留完整2.0 mm牙本质肩领时,剩余牙体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与保留颊侧牙本质肩领时和保留舌侧牙本质肩领时的应力分布情况接近,应力分布较为均匀,应力相对较小;而保留近中侧牙本质肩领和无牙本质肩领时均在牙颈部舌侧位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应力相对较大。结论:保留2.0 mm完整牙本质肩领可以有效提高患牙的抗折强度;在修复下颌切牙的过程中,尽量保留颊侧牙体组织有助于增强修复后牙体的抗折强度。
    • 荆兆君; 刘耀捷; 江泳
    • 摘要: 目的:研究根管治疗后进行铸造金属桩核和烤瓷冠修复的上颌中切牙,不同牙本质肩领形态对牙齿抗折强度和破坏模式的影响.方法:加工30颗标准上颌中切牙密胺模型牙,按照牙本质肩领形态设立完整牙本质肩领、腭侧、唇侧及近中肩领和无肩领5组,分别进行金属桩核冠修复.修复后进行静态力学加载实验,对最大负载力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完整、腭侧、唇侧、近中及无肩领组的最大负载力均值分别是805N、598N、431N、538N、439N.完整肩领组的破坏模式均为环形折裂,腭侧肩领组主要为斜行折裂,其他3组均为纵行折裂.结论:对于根管治疗后的上颌中切牙,牙本质肩领形态影响牙齿的抗折性.
    • 陈志宇; 郭晓阳; 付艺璇; 袁硕; 仇亚非
    • 摘要: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不同程度重度缺损的上颌中切牙使用不同材料个性化桩核修复后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利用微焦点CT及三维有限元软件,建立上颌中切牙重度缺损有限元模型,缺损分为2 mm高的有牙本质肩领和平齐根面的无牙本质肩领组,分别模拟使用纯钛桩核、铸造金合金桩核、纤维增强树脂桩核3种桩核材料进行修复建模.结果:随着桩弹性模量增大,牙本质应力减小,但分布范围无差异;牙本质肩领的缺失可能会使应力大小不稳定.结论:有无肩领及不同材料对剩余牙本质的Von Mises应力和最大主应力分布影响不大.牙本质肩领组的剩余牙体组织应力明显小于无肩领组,利于减少根折.
    • 李洋; 王时越; 祁麟; 杨向红
    •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牙本质肩领形态对纤维桩核冠修复后下颌切牙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 因牙周问题拔除的下颌切牙40颗,依据制备牙本质肩领形态的不同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无肩领组、颊侧肩领组、舌侧肩领组、近中肩领组、完整肩领组,所有牙本质肩领高约2.0 mm、厚约1.0 mm.各组样本牙纤维桩核冠修复后包埋,固定于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抗折试验,以1.0 mm/min的速度持续加载直至样本牙任意一处发生折裂,记录折裂时的荷载数值,即为抗折强度.记录所有样本牙的折裂形式,包括可修复性折裂与不可修复性折裂.绘制由力和位移两组参数组成的抗折力—位移曲线.结果 无肩领组、颊侧肩领组、舌侧肩领组、近中肩领组、完整肩领组抗折强度分别为(94.89±32.14)、(211.52±92.46)、(171.04±43.02)、(162.79±54.32)、(209.15±51.16)N,其中无肩领组抗折强度显著低于颊侧肩领组、舌侧肩领组、近中肩领组、完整肩领组,(P均<0.05),且舌侧肩领组、近中肩领组抗折强度显著低于颊侧肩领组、完整肩领组,(P均<0.05).无肩领组出现可修复性折裂6例、不可修复性折裂2例,颊侧肩领组出现可修复性折裂1例、不可修复性折裂7例,舌侧肩领组出现可修复性折裂8例、不可修复性折裂0例,近中肩领组出现可修复性折裂7例、不可修复性折裂1例,完整肩领组出现可修复性折裂7例、不可修复性折裂1例.各组抗折力—位移曲线图显示,曲线中出现一个明显转折点,但牙体仍能够继续承受荷载.结论 保留2.0 mm完整牙本质肩领可以有效提高纤维桩核冠修复后下颌切牙的抗折强度;不能保留完整牙本质肩领时,保留颊侧肩领有助于提高纤维桩核冠修复后下颌切牙的抗折强度,但出现折列时多为不可修复性折裂.
    • 崔玉兰; 陈志宇; 赵琛; 郭长军
    • 摘要: 目的 观察冷热循环条件下,不同种类桩核冠修复不同类型牙本质肩领缺损的前磨牙的抗折能力.方法 将64颗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按照牙本质肩领的位置形态分为4组:A组:360°;B组:180°颊侧;C组:180°舌侧;D组:180°颊+舌侧.然后将各组随机采用纤维桩树脂核或铸造金属桩核修复再分成两组.所有离体牙行铸造钴铬金属全冠修复,人工老化处理(5°C/55°C)5000次.设置电子万能试验机工作端为1 mm/min,并选择加载位置为颊尖顶,加力至样本任何一处出现断裂.统计分析各组的折裂力值和折裂模式.结果 抗折力值最高值(A1:(1424.6±383.9)N、A2:(2081.6±419.6)N)都出现在牙本质肩领为360°组(P<0.05).相对于纤维桩树脂核组,铸造金属桩核组的抗折力值较高(P<0.05).纤维桩树脂核组(23例)可修复性折裂例数明显高于铸造金属桩核组(4例)(P<0.05).结论 牙本质肩领对于牙体抗折性能有显著影响,但牙本质肩领的位置、形态对其影响不显著;在保护牙根方面,纤维桩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