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组织学分级

组织学分级

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23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76974篇;相关期刊161种,包括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中华病理学杂志、癌症进展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09广东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暨广州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第九届全国现代妇产科学进展学术会议等;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文献由817位作者贡献,包括厉力华、王世威、范明等。

组织学分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9 占比:0.30%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6974 占比:99.70%

总计:77208篇

组织学分级—发文趋势图

组织学分级

-研究学者

  • 厉力华
  • 王世威
  • 范明
  • 许茂盛
  • 李敏
  • 冯建丽
  • 刘倩
  • 刘克
  • 刘尧
  • 刘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雪; 颜志豪; 刘锦; 胡玉萍; 黎淑芳
    • 摘要: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联合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作为直接盖髓剂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将3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即PRF+MTA组(P+M组)、PRF组(P组)、MTA组(M组)、空白对照组(BC组),每组8只,对每只实验兔的2颗下颌中切牙进行开髓,分别用上述材料进行直接盖髓术,完成冠方封闭。分别在术后7 d、28 d从每组中随机选择4只实验兔并处死,实验牙进行HE染色,分析评价炎症细胞浸润程度、钙化桥形成程度及牙髓组织变性程度。结果 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术后7 d和术后28 d,P+M组、M组均较BC组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桥形成程度:术后7 d和术后28 d,P+M组钙化桥形成程度较P组、M组、B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F+MTA作为盖髓剂用于直接盖髓术时,牙髓炎症反应程度较轻,牙髓状态较稳定且具有较强的钙化桥形成能力,钙化桥结构似骨样牙本质。
    • 张涛涛; 任志敏; 吕祥瑞
    • 摘要: 目的分析Toll样受体4(TLR4)、色素瘤核蛋白18(Mel-18)、HMBOX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收诊的4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年龄、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资料,检测TLR4、Mel-18、HMBOX1表达情况。比较子宫内膜癌不同病理分期、组织分级TLR4、Mel-18、HMBOX1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情况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不同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分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TLR4阳性和阴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Mel-18阳性和阴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Mel-18阳性和阴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学分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HMBOX1阳性和阴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18表达与病理学分期关系密切(P0.05)。HMBOX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关系密切(P<0.05)。对TLR4、Mel-18、HMBOX1两两分析发现,TLR4、Mel-18、HMBOX1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TLR4、Mel-18、HMBOX1表达协同影响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
    • 熊世锋; 邹浩
    • 摘要: 目的探讨胆囊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胆囊癌的综合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胆囊癌根治术且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胆囊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将患者分为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最终共纳入101例患者,淋巴结转移组有41例,无淋巴结转移组有6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分期、组织学分级、肝脏侵犯、术前CA19-9≥100 U/mL、术前CA19-9+CEA+CA125联合与胆囊腺癌淋巴结转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分期、组织学分级、术前CA19-9+CEA+CA125联合是胆囊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CA19-9≥100 U/mL或CEA≥20 ng/mL或CA125≥50 U/mL的胆囊腺癌患者应考虑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对于T3、T4分期,组织分级为G3、G4,以及术前CA19-9≥100 U/mL或CEA≥20 ng/mL或CA125≥50 U/mL的胆囊腺癌患者应考虑术后综合治疗并密切随访。
    • 杨小荣; 闻强
    • 摘要: 目的:分析Ⅰ型子宫内膜癌(EC)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江西省肿瘤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85例Ⅰ型E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患者的生存率,Cox回归风险模型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85例EC患者中位随访时间95个月,27例患者复发,其中局部复发2例,远处转移25例,死亡21例。5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为(85.8±2.6)%,累积总生存率为(88.3±2.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组织学分级、术后辅助化疗与总生存相关;多因素分析未发现与EC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组织学分级、术后辅助化疗均与Ⅰ型EC患者预后相关,但未发现与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 徐海峰; 张毅; 刘晨; 张贤政
    • 摘要: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超声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86例乳腺癌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分析患者超声图像,对比不同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患者超声影像学表现的差异。结果86例患者经过超声检查检出肿块91个,乳腺肿瘤直径0.30~5.89 cm,平均(2.15±1.36)cm,其中直径﹤2 cm 47个,2~5 cm 31个,﹥5 cm 13个。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肿瘤形态规则、微小钙化比例均明显高于浸润性小叶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分化乳腺癌患者中肿瘤形态不规则、微小钙化、血流丰富比例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超声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有关,临床可以根据超声影像学表现对乳腺癌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进行初步预测。
    • 卢海涛; 邢伟; 张艳文; 周鹏; 顾正章
    • 摘要: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的直方图特征鉴别弥漫性胶质瘤高、低级别的价值,并评价其与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弥漫性胶质瘤(其中高级别组48例,低级别组19例)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比较高、低级别组弥漫性胶质瘤ADC值的多个直方图特征差异,对满足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的特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对不满足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的特征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然后绘制ROC曲线以评价其ADC值直方图特征鉴别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效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ADC值的直方图特征与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的ADC最大值、标准差及不均匀度分别为2.395(2.359,3.227)×10^(-3)mm^(2)/s、0.410(0.306,0.534)×10^(-3)mm^(2)/s、0.305±0.086,大于低级别胶质瘤相对应的直方图特征[分别为2.107(1.927,2.546)×10^(-3)mm^(2)/s、0.204(0.171,0.383)×10^(-3)mm^(2)/s、0.203±0.114],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5、0.001、0.000)。高级别胶质瘤的ADC值第10百分位数、第25百分位数分别为0.825(0.749,0.991)×10^(-3)mm^(2)/s、(1.068±0.246)×10^(-3)mm^(2)/s,小于低级别胶质瘤相对应的直方图特征[分别为1.191(0.863,1.313)×10^(-3)mm^(2)/s、(1.225±0.297)×10^(-3)mm^(2)/s],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29)。ROC曲线示ADC值的不均匀度鉴别高、低级别胶质瘤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15),同时对鉴别诊断的灵敏度最高(95.8%),最大值、第10百分位数的特异度最高(均为68.4%)。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ADC值的第10百分位数与Ki⁃67增殖指数呈负相关(r=-0.415,P=0.002),不均匀度与Ki⁃67增殖指数呈正相关(r=0.343,P=0.008)。结论:表观弥散系数的直方图特征有助于预测弥漫性胶质瘤的组织学分级、Ki⁃67增殖指数,对胶质瘤临床治疗方案的选取具有一定的价值。
    • 任杰; 金延方; 崔婷婷; 付子超; 张超; 岳云龙
    • 摘要: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对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7年至2020年经手术证实的6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MRI图像,分别在横轴位与正中矢状面测量肿瘤及子宫的最大左右径、前后径及头足径,根据简化的椭球体积公式计算出肿瘤及子宫体积并计算两者比值(N/U)。以病理学所见为金标准,应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织学级别(G1、G2、G3)子宫体积、肿瘤体积及N/U的差异。根据肿瘤浸润肌层深度与5年生存率将G1、G2、G3肿瘤分为高级别组与低级别组。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两个组别的N/U在术前预测肿瘤组织学分级中的价值。结果64例子宫内膜癌中G1级20例,G2级24例,G3级20例,三组之间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3.528,P=0.171)。G1级、G2级及G3级肿瘤的N/U值分别为(0.13±0.07)、(0.19±0.06)和(0.21±0.08),三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04,P<0.01)。高级别组与低级别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N/U值0.16为截断值区分G1肿瘤和G2/G3肿瘤,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0,敏感度为79.5%,特异度为80%。结论MRI对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 黄国聪; 许子志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特征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患者微浸润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10月我院接收的156例DCIS患者,患者均于本院行手术治疗,且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评估微浸润发生情况并分组,由研究人员询问患者基线资料,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纳入可能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同病理特征DCIS患者微浸润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156例DCIS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有30例患者发生微浸润,发生率为19.23%;发生组肿瘤最大直径、粉刺样坏死、组织学分级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直径长、有粉刺样坏死、组织学分级为中高分级均是DCIS患者微浸润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DCIS患者发生微浸润可能与肿瘤最大直径长、有粉刺样坏死、组织学分级为中高分级等病理特征因素有关。
    • 杨静; 王新
    • 摘要: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表达水平与患者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21年7月天津市西青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病理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组织中PD-L1、MMP-9、IMP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三阴性乳腺癌患者PD-L1、MMP-9、IMP3阳性率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PⅢ期>Ⅱ期>Ⅰ期;不同组织学分级患者的PD-L1、MMP-9、IMP3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级>1级;PD-L1、MMP-9、IMP3阳性患者的乳腺癌预后指数(BCPI)评分高于阴性患者(P<0.05);PD-L1、MMP-9、IMP3阳性表达与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及BCPI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PD-L1、MMP-9、IMP3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阳性表达与患者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对患者预后生存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 董立杰; 张林; 杲霄源; 姜兴岳; 孟红秀; 田春梅; 陈亮
    • 摘要: 目的探究基于肿瘤整体体积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直方图分析在直肠癌组织学分级中的临床作用。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直肠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0 T MRI检查。采用FireVoxel软件勾画兴趣区并进行直方图分析,通过方差分析比较直肠癌不同组织学分级的直方图参数[ADC最小值(ADC_(min))、ADC最大值(ADC_(max))、ADC平均值(ADC_(mean))、第5、10、25、50、75、90、95百分位数值域、偏度、峰度]。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组织学分级与直方图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用logistic回归找出最优组合模型。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直方图参数对于直肠癌分化程度的诊断能力。结果直方图参数ADC_(mean)、第75、90百分位、偏度和峰度在高、中和低分化的直肠癌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直肠癌分化程度与上述直方图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r=0.548、0.568、0.563、-0.555,-0.760,P<0.05)。在ADC直方图参数中,峰度在区分低分化直肠癌和高分化/中分化直肠癌时达到了最高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为0.918,最佳截止值为2.045。ADC_(mean)、第75、90百分位、偏度和峰度的组合产生了最高的AUC,为0.928。结论基于全病灶ADC直方图分析可用于预测直肠癌的组织学分级,并且ADC_(mean)、第75、90百分位、偏度和峰度组合可能是区分低、中高分化直肠癌的最佳选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