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美国外交

美国外交

美国外交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622篇,主要集中在外交、国际关系、美洲史、世界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122篇;相关期刊344种,包括国际展望、国际问题研究、国际论坛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中国海洋发展论坛、北京外国语大学第三届国际问题研究生论坛等;美国外交的相关文献由538位作者贡献,包括韩莉、袁征、刘建飞等。

美国外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20 占比:35.55%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1122 占比:64.33%

总计:1744篇

美国外交—发文趋势图

美国外交

-研究学者

  • 韩莉
  • 袁征
  • 刘建飞
  • 杨卫东
  • 陶文钊
  • 傅梦孜
  • 刘卫东
  • 汪婧
  • 沈雅梅
  • 潘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国柱
    •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重大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领域,美国两党长期秉持着协作精神,共同应对大国竞争局面与国家安全威胁。这种协作精神一度随着主要竞争对手的弱化乃至消失、美国所面对的安全问题复杂化,以及美国独特的政治结构和政党制度,而变得越来越困难,政治极化现象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美国对外政策领域。不仅外部世界质疑美国对外政策的可靠性和连续性,而且美国盟友的凝聚力、美国对不同竞争对手的外交管控能力也因之下降。但总体而言,由于对国家核心利益认知的趋同、两党基本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接近,使得美国政治极化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 吕桂霞
    • 摘要: 威尔逊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目标,是利用战争建构美国治下的世界秩序,实现美国全球扩张和称霸世界的野心。威尔逊政府不仅为美国规划了新世纪称霸世界和全球扩张的战略策略,而且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为美国谋取了诸多扩张利益,事实上获得了借助战争所能获得的一切利益。威尔逊政府的理想主义外交,客观上并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国际社会的革新要求,达到了更好地服务美国自身利益诉求的效果。
    • 焦兵
    • 摘要: 美国收入不平等的日益加剧,推动民粹主义力量的崛起。以参议员伯尼·桑德斯和伊丽莎白·沃伦为代表的民主党民粹主义者,倡导进步主义外交政策,认为自由国际主义战略对于全球中产阶级来说是失败的,美国应该将消除国内和国际的收入不平等作为外交政策的核心目标。进步主义外交要打破国家安全至上主义,大幅削减军费开支,改变过度依赖军事手段的做法,更加强调外交和对外援助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所谓“榜样”的力量而不是武力输出的方式向世界推销民主价值观。虽然进步主义外交对民主党决策圈的影响在扩大,但是,其外交构想缺乏系统性和完备性,对一系列重要外交议题缺少具体而成熟的政策设计,其支持者在许多重要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而且,其仍然执迷于按照美国的民主模式改造世界,因此,也就无法从根本上避免美国外交的悲剧。
    • 孙诗尧
    • 摘要: 20世纪50年代,在冷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美国对日本的青年学生群体发动了持续的、全方位的意识形态渗透行动。其主要目的在于诱导日本青年的亲美倾向,鼓动他们抵制共产主义,并且从长远的角度影响日本未来的政治走向。从杜鲁门政府到肯尼迪政府,历届美国政府都对日本青年群体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从短期来看,美国的政策显然没有产生其预想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持续的意识形态渗透对日本未来的领导人和国家道路的选择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 王亚萍
    • 摘要: 第二次布尔战争是英国与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引起了美国公众与媒体的极大关注。围绕布尔战争引发的争论,暴露出当时美国国内族裔间的分裂以及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等问题,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美国国内关于外交方向的博弈。对国际政治和美英关系的考量主导了美国政府对布尔战争的政策,使得美国政府始终坚持偏向英国的所谓中立政策。
    • 赵明昊
    • 摘要: 在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下,特朗普政府不断深化针对中国的战略竞争.美方担心中国借助疫情进行"扩张",特朗普政府持续推动"印太战略"的落实与升级,力图在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层面不断增强对中国的压制态势.尤其是,在中印边界摩擦升温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加大了对印度的拉拢,美国战略界也进一步筹谋如何在处理对华关系方面打"印度牌",印度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在美国的支持下,印度与澳大利亚、日本等不断强化机制性的安全关系,特别是印澳关系得到显著强化.印澳日还共同推出"供应链韧性倡议",旨在降低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拜登政府上台后,"印太战略"虽然有可能更换名称,但其核心政策内容或将延续.美日印澳"四国机制"将得到进一步强化,拜登政府在发展美印关系方面也会继续加大投入.
    • 温娟; 李海东
    • 摘要: 中美战略竞争缘起于小布什政府时期,形成于奥巴马政府时期,在特朗普政府时期走向激化.但是,全球化时代的中美战略竞争与历史上大国战略竞争有本质的不同,表现为竞争的非对称性、非零和性和非对抗性.中美战略竞争是由美国通过不断调整其外交战略的方式而产生的,未来中美在经贸、人文和科技领域的"脱钩"可能趋于常态化,在国际规则和全球治理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军事安全领域突发高危事件的可能性也将增大.
    • 高奕
    • 摘要: 二战结束后,随着冷战的逐步展开,美国政府通过对文化外交行政主管机构的整合、国会的一系列立法,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展开了"文化冷战".冷战时期,美国在东南亚开展的文化外交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即以富布赖特项目为代表的教育交流外交、以图书馆建设和图书翻译及传播为特征的图书外交,以及文艺表演外交.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开展的文化外交活动促使该地区部分国家的国民(尤其是社会精英阶层)了解并接受了美国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培养了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亲美"人士,进而推动了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文化渗透.另一方面,美国的文化外交在某些情况下也给东南亚国家的统治阶层带来了一些麻烦,同时也引起了企图延缓东南亚非殖民化、希望继续控制东南亚地区的英国、法国等老牌殖民地宗主国的反感.此外,美国文化外交的扩张主义本质,以及美国在该地区的政治、军事行动与其在文化外交项目中标榜的国家形象显著冲突,也使得美国文化外交影响力的发挥大打折扣.
    • 高奕
    • 摘要: 二战结束后,随着冷战的逐步展开,美国政府通过对文化外交行政主管机构的整合、国会的一系列立法,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展开了“文化冷战”。冷战时期,美国在东南亚开展的文化外交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即以富布赖特项目为代表的教育交流外交、以图书馆建设和图书翻译及传播为特征的图书外交,以及文艺表演外交。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开展的文化外交活动促使该地区部分国家的国民(尤其是社会精英阶层)了解并接受了美国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培养了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亲美”人士,进而推动了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文化渗透。另一方面,美国的文化外交在某些情况下也给东南亚国家的统治阶层带来了一些麻烦,同时也引起了企图延缓东南亚非殖民化、希望继续控制东南亚地区的英国、法国等老牌殖民地宗主国的反感。此外,美国文化外交的扩张主义本质,以及美国在该地区的政治、军事行动与其在文化外交项目中标榜的国家形象显著冲突,也使得美国文化外交影响力的发挥大打折扣。
    • 张瑾
    • 摘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冷战战略的重要一环就是在亚洲拉拢印度对抗中国.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的胜利和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幅提高,印度视中国为巨大威胁,极为担心其亚洲“老大”的地位不保,于是大力加强军事建设,对核问题的关注度急剧上升.1958年起美国情报机构对印度的核计划进行了详细的情报搜集和评估,分析了印度研发核武器的可能性、印度对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的反应以及如何应对印度核政策的变化等,认为印度发展核武器的决定与中国核项目的速度和规模有很大关系,并得出印度短时间内会坚持和平利用核能,但在数年后会开发核武器的结论.这些情报体现出美国对印度核问题的态度由积极支持到理性限制的转变,也从一个侧面在事实上承认了中国的核大国地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