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草地类型

草地类型

草地类型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243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农业基础科学、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3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6514篇;相关期刊98种,包括山地学报、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三届全国草业科学研究生论坛、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第15次饲草生产学术研讨会、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等;草地类型的相关文献由702位作者贡献,包括安沙舟、于磊、张凡凡等。

草地类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3 占比:1.39%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6514 占比:98.55%

总计:16757篇

草地类型—发文趋势图

草地类型

-研究学者

  • 安沙舟
  • 于磊
  • 张凡凡
  • 杨开虎
  • 许鹏
  • 邢旗
  • 鲁为华
  • 付刚
  • 冯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静; 牛康康; 田源
    • 摘要: 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将天山北坡草原分为低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温性草原类、温性草甸草原类、温性荒漠类、温性荒漠草原类、高寒草原类、高寒草甸类。荒漠草原主要为一年生草本类型,以叉毛蓬为建群种,5月下旬植被进入开花期,生长旺盛,7月植被进入黄枯期。草甸草原类植物种类组成丰富,主要为中生禾草和杂草类,有无芒雀麦、草原老鹳草、细叶早熟禾、新疆鹅观草。
    • 宛倩; 王杰; 王向涛; 刘国彬; 张超
    • 摘要: 研究青藏高原草地土壤粒径结构分形特征,为该地区土壤质量评价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以青藏高原4种高寒草地(放牧、围栏禁牧、围栏禁牧+补植、未干扰)为对象,采用分形理论,研究不同利用方式对高寒草地土壤颗粒组成及分形特征的影响,明确土壤粒径分形特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放牧和围栏禁牧+补植相比,围栏禁牧草地中黏粒和粉粒体积分数分别增加了60%—91.1%、43.5%—80.1%,禁牧能够促进土壤砂粒向黏粒和粉粒转变。不同草地利用方式对分形维数有显著影响,单重分形维数D值依次为放牧草地<围栏禁牧+补植草地<未干扰草地=围栏禁牧草地,多重分形维数,包括信息维数D_(1)、信息维数/容量维数比值D_(1)/D_(0)和关联维数D_(2)依次为放牧草地<围栏禁牧+补植草地<围栏禁牧草地<未干扰草地。单重分形维数D与土壤黏粒、粉粒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砂粒、黏粒、粉粒、有机碳和全氮是多重分形维数的限制因素。信息维数D_(1)、信息维数/容量维数比值D_(1)/D_(0)与关联维数D_(2)和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硝态氮呈显著正相关。综上,多重分形维数可以作为衡量土壤质量特征的指标,青藏高原禁牧封育能够改良土壤质地。
    • 乐荣武; 张娜; 王晶杰; 李振宇; 闫志辉; 冯一鸣
    • 摘要: 对内蒙古不同草地类型分别构建基于实测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和遥感指数的随机森林模型。在验证可靠的基础上,模拟2000—2019年内蒙古草地最大AGB。结果表明,内蒙古各处草地的年均最大AGB为(82.74±56.34)g/m^(2),东北高西南低;由高到低依次为:温性草甸草原、低地草甸、温性典型草原、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和温性荒漠。总体上,年均最大AGB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低地草甸和温性典型草原增加最为显著。最大AGB呈增加趋势的面积占70.62%,显著增加的面积占16.28%;所有类型草地最大AGB显著增加的面积均大于显著降低的面积。然而,所有类型草地最大AGB的增加均是波动的,其中,温性荒漠的波动最小,温性荒漠草原的波动最大。夏季气温与累积降水的交互作用对AGB的正效应最大,其次为1—8月总降水量,而夏季气温对AGB的影响不大,且为负效应。
    • 兰龙焱; 马丽丽; 郭晓敏; 杨明; 叶选; 罗英; 陈亚东; 王洪江; 吴平发; 牛德奎
    • 摘要: 【目的】研究赣南不同草地类型区土壤颗粒组成与分形特征,为该地区草地植物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按不同区域进行样地设置,采用典型抽样法对不同区域不同草地类型植被群落特征进行调查,测定土壤粒径特征及全量养分指标,用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模型计算分形维数D值。【结果】(1)赣南地区不同类型草地土壤颗粒主要以粉粒(30.05%)、细砂粒(23.27%)、中砂粒(17.35%)为主;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D值在2.9010~2.9786,处于中上水平;(2)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值与粉粒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与粗砂粒、极粗砂粒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3)随着土层加深,粒径500μm的颗粒含量减少;土壤分形维数D值随土层加深而增加,只是增加的幅度不明显;(4)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与土壤颗粒组成中中砂粒和粗砂粒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分形维数、黏粒、粉粒体积百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赣南地区土壤颗粒以粉粒为主,土壤分形维数值较高,土壤结构均匀,有利于草地植物的正常生长,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草地植物的灌丛化,因此在对赣南地区草地植物保护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土壤粒径分布及分形特征。
    • 张豪睿; 付刚
    • 摘要: 本研究依托沿海拔梯度布设的三个配对的围栏和自由放牧样地探讨了土壤真菌系统发育多样性对放牧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暖季放牧和冷季放牧都没有改变高寒草原化草甸土壤真菌系统发育α多样性,暖季放牧也没有改变高寒草甸土壤真菌系统发育α多样性;暖季放牧和冷季放牧都显著改变了高寒草原化草甸土壤真菌群落系统发育结构,且暖季放牧也显著改变了高寒草甸土壤真菌群落系统发育结构;放牧使得两个高寒草原化草甸土壤真菌群落系统发育结构更相似,这可能与放牧条件下两个高寒草原化草甸的土壤含水量的相似性的增加有关。因此,冷季放牧和暖季放牧对高寒草原化草甸的土壤真菌群落系统发育多样性的影响不同;高寒草原化草甸和高寒草甸土壤真菌群落系统发育多样性对暖季放牧的响应也不同;放牧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系统发育β多样性的海拔分布格局。
    • 殷锡凯; 叶茂; 郭建兴; 张凯丽; 赵凡凡
    • 摘要: 为探讨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变化特征。以阿尔泰山布尔津林区5种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布尔津林区各草地类型的调查,分析了阿尔泰山布尔津林区各草地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5个草地群落类型地上生物量差异明显,荒漠草原和山地草甸草原较低,山地草原最高,而山地草甸和高寒草甸处于两者之间。(2)各草地类型群落间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有明显差异,高寒草甸的物种优势度、多样性和均匀度的情况最好,山地草原的丰富度显著优于各草地类型的丰富度。(3)地上生物量只与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甸中优势度和多样性有极显著相关关系,与荒漠草原物种多样性没有表现出显著相关。(4)在海拔900~2400 m的范围内,草地群落的物种优势度、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变化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峰值出现在1200~1400,2200~2400 m的地带。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阿尔泰山布尔津林区草地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 赵文; 尹亚丽; 李世雄; 刘晶晶; 董怡玲; 苏世锋
    • 摘要: 祁连山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对不同类型草地植被的研究可为草地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样方法,采集并分析了祁连山东段4种不同类型的草地植被群落特征,并对牧草营养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草地植被和功能群落存在差异,其中高寒草甸植被香农威纳、优势度和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类草地(P<0.05);地上生物量表现为高寒草甸和沼泽化草甸显著低于草原化草甸和人工草地(P<0.05),地下生物量则相反。不同类型草地牧草营养和牧草碳、氮、磷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综合比较不同草地类型植被群落特征,牧草碳、氮、磷含量以及牧草营养,发现高寒草甸的植被群落稳定性,牧草营养最优,沼泽化草甸次之,草原化草甸最差。
    • 何也君; 黄伟; 钟梓轩; 谢吉勇; 揭雨成; 邢虎成
    • 摘要: 为掌握湘潭市草地资源最新分布现状及类型特征,采用2019年卫星遥感数据和20世纪80年代草地资源调查结果及相关国土调查结果制作外业工作底图,于2019年开展外业调查,获取湘潭市草地资源面积、分布及草地类型等数据。结果显示:湘潭市草地资源主要分布于湘潭县和湘乡市,天然草地面积约23.61万hm;。超过94.1%的草地分布在海拔200 m以下的地区;湘潭县和湘乡市分别有5.3%和5.9%的草地资源分布在海拔200~800 m地区。57.5%的草地分布在山坡中部,有35%~40%的草地分布在山脚,57.5%草地分布在阳坡。湘潭草地资源分为4类,即热性灌草丛类、暖性灌草丛类、低地草甸类和山地草甸类,占比分别为82.5%,5.0%,7.5%和5.0%。湘潭市有14种草地型,其中分布最多的是白茅草地型(F05),平均产草量最高的是具乔灌的五节芒草地型(F04)。湘潭市天然草地覆盖度81.5%,99%的草地属于中质高产类;草地植物常由单一优势种组成,或1~3种共同占优势;天然草地利用率不高,仅为55.52%。应加大人工草地建设和对草山草坡的改造力度,采用高效方法养殖,合理利用好草地资源。
    • 霍莉莉; 陈懂懂; 李奇; 张莉; 贺福全; 舒敏; 赵亮
    • 摘要: 蒸散发作为调控区域水分收支的重要支出项,受植物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于2021年5月—2021年9月对三江源及其周边共5个区域(海晏(HY)、同德(TD)、玛多(MD)、曲麻莱(QML)、可可西里(KKXL))的实际蒸散发及植被数据进行收集,通过相关性分析解释植被变化过程对环境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三江源草地植物多以丛生或密丛生为主,其中比叶面积与株高、叶片干物质含量、生长型和种子类型间呈显著负相关(PTD(279.58 mm)>QML(247.90 mm)>MD(239.42 mm)>KKXL(230.35 mm)。分析植物功能性状与实际蒸散发之间的相关性,表明株高、比叶面积、叶片干物质含量、生长型和种子类型均与实际蒸散发呈现一定相关性,其中生长型相关性最大(R 2=0.74)。
    • 刘海聪; 刘杰; 李菁; 李少伟
    • 摘要: 对西藏自治区7地市14个草地类型416个天然草地样地的气候特征(年均温、年降水、生长季温度和生长季降水)、土壤养分(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含量)和植物群落特征(地上生物量、冠层高度、冠层盖度和物种丰富度)进行测定,通过双变量回归、相关分析和一般线性模型识别并剖析了气候、土壤和植被因素对西藏不同天然草地类型的牧草含水量和牧草干鲜比的影响。结果显示:西藏天然草地牧草含水量介于32.22%~72.33%之间,干鲜比介于0.28~0.68之间。温性荒漠草原牧草干鲜比最大,暖性灌草丛干鲜比最小。牧草干鲜比随牧草冠层高度、物种丰富度和土壤总磷含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随植被冠层盖度、土壤有机碳、土壤总氮、年降水、生长季降水的增加而直线下降;牧草含水量对气候、土壤和植被特征因素的响应趋势与干鲜比相反。牧草干鲜比和牧草含水量与年均温、生长季温度之间均没有明显关系。总之,牧草干鲜比受植物群落特征、土壤养分和降水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生长季降水量对牧草干鲜比和牧草含水量的空间变异解释度最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