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281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共产党、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1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6篇;相关期刊931种,包括党史纵横、福建党史月刊、党史天地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林森与近现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史学——第三届近代中国与世界暨纪念近代史所成立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西安事变的相关文献由2327位作者贡献,包括孙果达、窦应泰、杨瀚等。

西安事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16 占比:99.7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6 占比:0.21%

总计:2824篇

西安事变—发文趋势图

西安事变

-研究学者

  • 孙果达
  • 窦应泰
  • 杨瀚
  • 郝银侠
  • 张天社
  • 缪平均
  • 周海滨
  • 吕春
  • 王伟
  • 佚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家仪
    • 摘要: 福建事件与西安事变具有相似的时代背景,都是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之后,国民党党内实力派为反抗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实现抗日救国目标而发动的政变。两者的爆发都受到强烈民族情感影响,以实现抗日救国为旗帜;都发动于自身势力受到蒋介石压迫分化的形势之下;都处于剿共前线,萌生联共想法并付诸实践,都是中共局势转换的转折点。但同时两者又在具体目标、行动方式、最终结果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从两个典型事件的比对中可以看出历史事件的产生发展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正确的统一战线政策是中国革命获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共实现从幼稚向成熟的转变是保障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帮助我们更好地梳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历程。
    • 刘鑫桐
    • 摘要: 西安事变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深刻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十年的内战,促成了第二次的国共合作,成为了中国由长期的内战走向全民抗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西安事变后的国内和平问题得以解决,是一场多方努力的胜利。既有西安与南京核心人物之间的相互妥协、中共居中调停、国民党主和派与东北军核心组(东救会)成员之间的多方斡旋,又有二二事件对对峙态势的根本扭转等等。多方面相互作用,促成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田讳
    • 摘要: 《红色中华》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执政时期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机关报,为响应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红色中华》及更名后的《新中华报》开展了大量舆论宣传工作。尤其在西安事变爆发前后,《红色中华》和《新中华报》对于中共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张学良、杨虎城的联合,共产党与国民党的联合,苏维埃政府与群众的联合所开展的舆论宣传,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内容。文章将研究视角聚焦于国共停战议和的转折点西安事变爆发前后,以《红色中华》和《新中华报》为研究案例,透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中,中共党报如何顺应中共政策与国内形势进行统战舆论宣传,以及如何通过构建舆论来将团结抗日从一党之策扩大为全中华民族的公共意志。
    • 晓荣
    • 摘要: 抗日战争中,冀中平原传颂着一个让日本侵略者胆战心惊的名字。将军回忆说,直到自己调到晋绥军区任司令员时,还看到过日本人的报道说,他们捉住了冀中军区的吕正操。他曾任张学良的副官,参加了西安事变;他1937年加入共产党,率东北军691团抗战。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他率部驰骋在冀中平原,铸造了平原游击战中的传奇历史。
    • 史宇阳; 赖华林
    • 摘要: 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后,国际舆论予以高度关注,对西安事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苏联《真理报》作为苏共中央机关报,代表着苏联的官方态度,不仅是苏共的公开宣传阵地,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真理报》在西安事变后连发数篇社论对西安事变和张学良予以批评和反对,从这些社论和文章入手,研究苏联在西安事变解决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对西安事变的态度。
    • 汪洋(文图)
    • 摘要: 张志毅(1912—1997),汉族,辽宁省台安县达牛镇赵荒村人。1927年,张志毅考入东北讲武堂,1931年,参加了抗击日寇的长城战役。东北沦陷后,他随部队转入关内。1936年1月,张志毅考入南京炮校尉官训练班,毕业后经东北救亡总会李华春介绍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12月12日,他参加了西安事变。第二年,张志毅又参加了台儿庄战役。1938年7月,积极要求抗日的张志毅在进步人士的帮助下,参加了八路军,同年10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辗转来到了延安。
    • 许成科
    • 摘要: 西安事变的爆发及其和平解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充分发挥了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进入新的百年伟大征程,研究分析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前后统战工作的实践经验,对新的历史时期,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蒙晓哲; 张玮
    • 摘要: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伟大战争,无论作为当时抗日主力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还是作为积极响应和支持的民主党派,都在抗日战争的胜利中,有着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在抗日转折点——国共联合抗日统一战线形成的前期,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这次事件直接迫使蒋介石接受国共联合抗日的方针,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侵略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民主党派在国内外不断组织发动的抗日救亡爱国运动不仅掀起了当时全国人民的爱国浪潮,也对张学良将军以及杨虎城将军在日后所发起的西安事变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影响,并在客观上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张剑; 罗君
    • 摘要: 西安事变是我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中外媒体对其均有大量报道.本文对《申报》和《纽约时报》西安事变报道中的宋美龄形象进行了解读,发现两报均描绘了其作为"蒋介石妻子"和"第一夫人"的角色.不过,《申报》报道中宋美龄的两种形象更加符号化,并且该报弱化了宋美龄在西安事变中的推动作用.《纽约时报》中的两种形象更加生动,充分并略为夸大地展示了宋美龄的作用.此外,《纽约时报》出于自身的美国视角,特意强化了宋美龄身上的美国标签.
    • 彭苏
    • 摘要: 孔从洲,陕西省西安市灞桥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毛泽东的亲家。1936年12月,他作为杨虎城的心腹爱将和西安城防司令,全程参与了西安事变,并负责捉拿陈诚等国民党要员,在事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事变发生后,孔从洲负责保卫中共代表团的安全,并亲历了杨虎城出国、17路军被取消等事件。他晚年撰写的回忆录,为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西安事变前后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史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