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词乐

词乐

词乐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0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音乐、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专利文献7273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音乐研究、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词乐的相关文献由95位作者贡献,包括解玉峰、陶然、智凯聪等。

词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 占比:1.46%

专利文献>

论文:7273 占比:98.54%

总计:7381篇

词乐—发文趋势图

词乐

-研究学者

  • 解玉峰
  • 陶然
  • 智凯聪
  • 刘文斌
  • 周密
  • 姚逸超
  • 施蛰存
  • 朱美霞
  • 李飞跃
  • 段蕾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张程鹏
    • 摘要: 词由唐代燕乐歌辞发展而来成为宋代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包括了“词”(歌词)与“乐”(乐曲)。而女性以词入乐、依词唱曲在宋代已然成为新兴潮流,宋代女性词人的空前高涨,也促使词乐内容、形式更加丰富。词乐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将“曲”排之在外,而只有歌词的内容,但“以词入乐”的词乐形式中的内在音韵并未丢失。因此,本文对宋人以词入乐的审美规范以及词乐合一的内在音韵进行审美维度即包括词乐的“共情”体验与意象表达探究。
    • 田玉琪
    • 摘要: 词与诗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当是词有词调。词调是诗词之别的关键。张炎《词源》曰:“作慢词,看是甚题目,先择曲名,然后命意。”所谓择曲名,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调名,依乐填词。这是唐宋时期词人创作的主要方式。其所依凭的,就是词调的乐谱。后来词乐失传,依乐填词转变为以前人词作为标准而填词。至明代,有《词学筌蹄》《诗余图谱》《诗余》等专讲词调的字数、句法、用韵的文字格律谱,后世通称为“词谱”。
    • 刘瑶; 于广杰
    • 摘要: 明清词调音乐是重要的词乐历史形态,承载着唐宋词独特的声辞之美,也呈现出明清词人融前代遗声与当代声乐的博雅趣味.百年来明清词调音乐研究主要集中在乐律宫调理论、文学与音乐的关系、乐谱校订与翻译三大方面.依托传统音乐史和乐律理论,论者就词调音乐发展流变和乐律学研究之成果尚称丰富;以明清词调音乐乐例阐释词的文辞、声情与音乐关系的相关论述仍显得片面,不少地方甚至是主观臆断;以现代简谱、五线谱重新解读和翻译明清词调音乐也因译谱方式的不同而存在争议及偏失.反思百年来明清词调音乐研究的思路、方法以及依此取得的成就与不足,并以唐宋流行词调《木兰花》为例,阐明明清词调研究展现出的学术空间和张力,是推进明清词调音乐研究走向深入的重要基础.
    • 何祥荣
    • 摘要: 饶宗颐是当代香港卓有成就的骈文家,既有骈文研究,复躬行创作实践,其骈文文献,具有深刻的研究价值。饶宗颐骈文的一大特色,就是以骈文发抒艺术理论。在现存饶宗颐骈文中,谈论最多的古代文体,就是“词”体文学,计有《词乐丛刊序》~①《仪端馆词序》~②《芳洲词社启》~③《词学理论综考序》~④等。虽然,饶宗颐的学术成就早获当世学术界肯定,但过去尚未就饶宗颐骈文中的学术思想有较深入之研究。此外,要全面理解饶宗颐的文艺思想,通过骈文的研读,是其中一条必经的门径。因此,本文的研究价值,一方面在于深入探究饶宗颐骈文的思想内涵,另一方面也有助补充对饶宗颐词学理论探究之不足。
    • 李宏锋
    • 摘要: 本文为古代词乐流变系列考证之一,拟以《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录姜夔[醉吟商]曲谱为对象,分析音乐形态和曲牌原型,并将其与《白石道人歌曲》同名乐曲相比较,在综合辨析前人成果基础上,以曲牌"原型一类型化"理念,探究不同时代同名曲牌的形态差异和原型关联;辨析《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载姜夔词乐谱的音乐属性,关注词乐艺术的形态流变与内在规律,完善基于"宫调变迁"与"原型分析"的曲牌音乐考证的方法论基础.
    • 彭文良
    • 摘要: 唐宋宫廷是与民间词坛、文人词坛鼎足而三的重要词坛之一,对词乐的接受与传播表现为:广泛采用、演奏新兴的词乐,并在各种宫廷活动中大量传唱倚声而制的词作;建立相应的制乐机构,并大量创作新曲调.唐宋宫廷对词乐的接受与传播对乐坛、词坛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一,唐宋历朝宫廷对新声、俗乐、词乐的接纳态度以及大量创制新曲,丰富了乐坛,对同期音乐史是极大的贡献;第二,以宫廷为中心的作词实践促成唐宋词坛的繁荣;第三,词作经历宫廷创作环节,词体地位才真正得到肯定,词作的文体属性也才进一步确立.总之,无论从音乐还是文学的角度论,词乐在宫廷中的传播接受、词作在宫廷中的创制都是值得深度挖掘的重要论题.
    • 马里扬
    • 摘要: 词乐与词律的研究不应止步于历史形态的还原与构拟,而应走向理论体系的再出发.首先,唐宋词乐与词律不只是一个历时性的演化过程,而且也是一个静止的共时状态、一种独立的符号系统.与之相关的研究,也必然要求接续“东方学”语境中的“比较”研究的“文本转向”.其次,词乐研究中的音谱翻译与文辞的字声分析,从杨荫浏提出的“音势”说来看,具有相通性,反映出“声音”在文本之中有自身独具的美学方式,并非一种对于文字而言的辅助式的“意义”的传达.最后,词律“图谱”通过文本之间的“对照”,与音乐符号具有“共相”,理应脱离文字附庸地位而作为独立的符号系统来处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