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配额分配

配额分配

配额分配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60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贸易经济、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8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77108篇;相关期刊109种,包括经济研究参考、环境经济、企业决策参考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九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CREC2017)、第三届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2017年中国石油炼制科技大会 等;配额分配的相关文献由30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修凡、蒋惠琴、邵鑫潇等。

配额分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8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7108 占比:99.83%

总计:77240篇

配额分配—发文趋势图

配额分配

-研究学者

  • 张修凡
  • 蒋惠琴
  • 邵鑫潇
  • 丛建辉
  • 余志
  • 侯建卫
  • 刘晓彤
  • 刘永红
  • 叶始新
  • 周巨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卫东
    • 摘要: 近年来,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不断加强,企业环保压力上升,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无疑是利国利民的重要政策之一,但是减排对企业而言无疑会增加企业的营运成本。在当前的交易机制下,企业减排成本存在较多不可确定性,加大了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难度,容易降低企业对减排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节能减排工作的稳步推进。文章利用企业碳排放和碳配额交易价格历史数据推导出碳清缴超额保险定价模型。根据模型分析,企业在进行碳清缴超额保险定价时可能面临监管风险、控制风险和财务风险。并从保险公司、企业和政府的角度提出严控保险端运营成本、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和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应对措施,以期为企业碳交易风险财务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 张修凡
    • 摘要: 《“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指出,我国在现有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应根据我国减排目标和区域发展需求进行统筹规划,确立全国交易机构网络布局。设定合理的配额是实现既定的减排目标下交易市场能够顺利运行的核心条件,而在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过程中,区域间碳交易管理体系差别较大,市场运作过程中出现核算偏差、监管缺位、减排约束弱、配额设置不合理、市场重复性建设等问题。因此,应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发展需求和减排潜力,根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进程和减排目标,实现对碳排放配额的合理配置并落实监管,从而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的合理分配而将减排目标真正落实到企业主体。
    • 郑鹏程; 张妍钰
    • 摘要: 同强制性排放标准、排污许可等命令型减排手段及补贴、碳税等市场激励型手段比较,碳排放交易在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方面更灵活,更具有可持续性,因而也更有效。经过二十年探索,中国初步建立起以配额式碳排放交易制度为主,以项目式碳排放交易制度为补充的双轨式碳排放交易制度体系,但该制度体系目前还存在可操作性不强、实效不彰等缺陷,须从碳排放总额标准确定机制、碳配额初始分配拍卖制度、碳排放交易信息披露、碳排放交易奖惩机制等几个方面予以重点完善。
    • 朱帮助; 黄丽清; 江民星; 叶顺心
    • 摘要: 构建了考虑市场势力的两期碳市场模型,揭示了市场势力仅存在碳市场和同时存在碳市场和产品市场两种情形下,无存贷机制和存贷机制的配额初始分配和跨期贴现对碳价变动及跨期市场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市场势力情形下跨期碳市场碳价随边缘企业初始碳配额分配量增加而减小.相比碳配额跨期1∶1贴现,跨期碳配额贴现率调整下市场势力会压低碳价.仅碳市场存在市场势力时,跨期碳市场有效性条件为各期各企业贴现边际碳要素收益相等.双市场均存在市场势力时,实现跨期碳市场有效性需同时满足各期各企业贴现边际碳要素收益与碳要素收益效应之差相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市场势力损害跨期碳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若干建议,促使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 摘要: 中国在运行全国碳市场的过程中,要把握好"配额分配"这个重点,避免过松或过严。合理分配配额是确保碳市场流动性、碳价格合理的关键,有助于通过碳市场反映出碳减排的成本,能有效促进行业和社会的低碳发展。——美国环保协会(EDF)副总裁、北京办公室首席代表张建。
    • 摘要: 2020年12月30日,生态环境部印发《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下称《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纳入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下称《名单》),标志着全国碳市场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 董楠娅; 王善礼; 贺创
    • 摘要: 重庆市作为全国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一,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重庆碳市场")试点工作已经完成了6个年度的履约工作.在系统分析重庆碳市场控排企业变动情况、配额总量设定情况、配额分配及市场配额和政府配额结余量情况的基础上,提出重庆碳市场存在控排主体范围有待调整、年度配额总量控制上限设置待优化、配额调整机制有待完善、工程减排量缺乏有效期控制、市场补充机制需要加强以及缺乏有效的市场调控手段等问题,同时借鉴欧盟、广东及上海等国内外碳市场的先进经验,从配合全国碳市场启动和协同高质量发展的角度,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建议,以此为重庆碳市场健康运行提供支撑.
    • 董楠娅; 王善礼; 贺创
    • 摘要: 重庆市作为全国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一,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重庆碳市场”)试点工作已经完成了6个年度的履约工作。在系统分析重庆碳市场控排企业变动情况、配额总量设定情况、配额分配及市场配额和政府配额结余量情况的基础上,提出重庆碳市场存在控排主体范围有待调整、年度配额总量控制上限设置待优化、配额调整机制有待完善、工程减排量缺乏有效期控制、市场补充机制需要加强以及缺乏有效的市场调控手段等问题,同时借鉴欧盟、广东及上海等国内外碳市场的先进经验,从配合全国碳市场启动和协同高质量发展的角度,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建议,以此为重庆碳市场健康运行提供支撑。
    • 吴从法; 陈芳芳; 刘国辉
    • 摘要: 碳排放权交易利用市场化机制配置二氧化碳排放权,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控制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被主要经济体广泛采用。本文梳理了主要经济体在健全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法律法规、设立减排目标、建立配额分配机制等方面的主要做法,以期为我国建立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 张修凡
    • 摘要: 随着市场机制逐渐引入到环境政策中,基于市场手段实现我国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致力于完成减排目标,降低减排成本,激励更多企业主动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从首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的启动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标志了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根据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运行原理,探索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影响碳减排的关键要素和影响路径,构建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运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从市场运行、市场监管、市场建设和履约情况等角度,并收集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的运行数据,对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价。根据碳排放权试点市场2013-2019年的运行评价得分情况,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总体而言运行较好,且日益完善。从各指标层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配额总量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MRV机制的报告频率,完善市场制度的建设。(2)丰富的交易产品有利于市场运行。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的交易情况来看,市场的交易次数和交易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3)持续关注市场监管情况。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随着拍卖法的引入及行业的不断扩充,信息不确定性增加,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部分试点市场对公共信息的吸收以及对私有信息的判断准确性需进一步完善。应增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监管的有效性。(4)保持较高的市场履约率,以实现市场的不断完善。最后,基于评价结果提出进一步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政策建议:(1)加强对碳交易市场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防止交易过程中出现违约行为。(2)实施有效的制度保障,实现试点市场间的跨区域合作,将区域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进行资源整合。(3)科学制定总量目标和覆盖范围,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统计与核算作为基础。这对于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碳减排目标,并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