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重传

重传

重传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5565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442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艺术界、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电子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次全国Petri网学术年会暨形式化方法学术讨论会等;重传的相关文献由7236位作者贡献,包括姚玉明、戴博、申俊等。

重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2 占比:2.1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442 占比:97.79%

总计:5565篇

重传—发文趋势图

重传

-研究学者

  • 姚玉明
  • 戴博
  • 申俊
  • 张健
  • 柯建东
  • 夏树强
  • 高卓
  • 胡文辉
  • 梁春丽
  • 高雪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姚玉坤; 任丽丹; 任智; 冯鑫; 杜文正
    • 摘要: 为了将小蜂窝中的网络拓扑信息应用于网络编码重传过程,从而有效减少重传次数、提高系统吞吐量,提出了一种移动小蜂窝(mobile small cell,MSC)中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的拓扑感知随机线性网络编码(random linear network coding,RLNC)重传方案(topology-aware RLNC retransmission scheme SDN based in MSC,TRRS)。首先,为了收集网络拓扑信息,设计SDN控制器端口设备映射表;其次,依据拓扑信息选择最佳编码包用于重传;最后,通过TRRS算法将网络拓扑信息嵌入编码重传过程。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的SDN与网络编码相结合的协议,TRRS方案减少了重传次数,增加了网络的弹性和吞吐量。
    • 杨志军; 寇倩兰; 丁洪伟
    • 摘要: 面对海量应用场景及客户需求,传统的轮询系统方案不能满足轮询系统中每个站点所需要的服务质量要求。为降低系统时延,适应更大的网络规模,提出基于5G网络切片的轮询方案。将5G网络切片划分为增强型移动带宽切片、海量机器通信切片和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切片,再将这3类切片各自划分出N个更低层子切片,构建3个独立的具有重传机制的完全服务轮询模型。信息分组按照先进先出的规则进入各子切片,由通用服务器进行统一发送。在此基础上,采用概率母函数及马尔可夫链建立非理想信道环境下基于5G网络切片架构的轮询系统数学模型,推导系统平均排队队长和平均等待时间的精确表达式,进行信息分组出错概率和重传阈值与轮询系统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基于Matlab的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其较重传门限服务时延更少,能够为非理想信道环境下基于5G网络切片架构的轮询系统分析提供一种快速评估机制。
    • 段英杰; 倪宏; 朱小勇
    • 摘要: 组播技术提供了一种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数据传输模型,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但是组播本身仅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不能保证可靠。由于网络拥塞,链路或者节点故障等原因,丢包时有发生。物联网警报信息和重要文件分发等一些应用要求接收者必须接收到完整数据,因此可靠组播差错恢复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随着网络技术发展,涌现出了新型组播,新的可靠组播机制被提出。本文对可靠组播中差错恢复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充分调研,首先介绍了差错恢复常用的保障技术及特点,然后对现有的可靠组播差错恢复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提出了未来可靠组播可以研究的方向。
    • 闫乐乐; 刘小勇
    • 摘要: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以太网业务大都采用透明传输方式。由于无线信道误码率高,点到点的以太网数据包传输难免发生丢包,影响上层业务通信质量。无线信道底层协议帧长与以太网标准帧长不适配,依靠传输设备协议拆组包势必带来很大的协议开销。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业务层和信道接入层之间插入一种以太网数据分片重传装置,其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在有限带宽开销情况下可极大减小丢包率,提高业务传输质量。
    • 尹亚兰; 李琰; 徐天奇; 冯昆
    • 摘要: 相比于其他应用场景,工业生产流程对无线网络的实时性、可靠性和确定性等网络性能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而数据包丢失作为影响网络性能的一大因素,仍然存在于工业无线网络中.为了减少数据包丢失,在wireless HART网络的重传机制的基础上,研究一种基于多路径重传的确定性算法.算法基于wireless HART网络中的TDMA机制,在重传过程中增加冗余子信道,以丢包率确定子信道优先级,之后按优先级顺序依次选择子信道对需要重传的数据包进行重传处理.最后的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不仅有较高的传输成功率,相比于其他重传方案还有着较低的时延.
    • 张乐
    • 摘要: 在传统的无线网络数据分发方法中,由于采用无连接的广播分发方法,只能循环广播发送,会出现重传已成功发送数据的情况,无法针对丢包数据精确重传.根据网络编码数据包无差异的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分发方法,对数据包编码后依次发送,无需重传,同时利用邻居节点辅助发送,进一步降低分发时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分发时延和分发成功率上都有较大的性能提升,分发内容体积越大,优势越明显.
    • 马小军; 马建新; 杨利
    • 摘要: 维护软件是核安全级仪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维护软件中间件是维护软件的核心组件.维护软件要与主控站、网关站、安全显示站通信,进行工程组态的下装、监视系统运行状况、参数整定和定期试验等维护操作.面对不同网络传输协议、不同数据格式及不同性能的安全级设备,要求维护软件有统一的下装、监视、参数整定和定期试验操作.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了维护软件中间件.该中间件抽象出应用协议层、数据收发层和网络协议适配层.通过应用协议层,为上层维护软件提供统一的调用接口,降低了不同设备数据格式的复杂性,便于上层维护软件的维护.通过数据收发层和网络协议适配层的设计,可以适用不同网络传输协议的安全级设备.该中间件已成功应用于我国防城港3、4号核电机组的安全级仪控系统,为核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王练; 朱朝辉; 吴海莲; 殷豪
    • 摘要: 为进一步降低不完美反馈下无线多播网络的传输时延,提出一种不完美反馈下基于立即可解网络编码的时延最小化重传方案.在综合考虑各接收端接收状态和传输链路丢包率的情况,构造优先发送集,并根据部分可观测马尔可夫决策过程计算优先发送集合中各接收端的置信状态.同时,优化编码包生成算法,简化立即可解网络编码图模型,以快速生成重传编码包.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案相比于传统方案,能够有效降低解码时延和完成时延,尤其是在接收端和数据包数较多的情况下优势更为突出.
    • 李永波; 罗钊; 刘刚; 韩熠; 杨辉; 马征; 王小敏; 任晓春
    • 摘要: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和信息化逐渐成为有轨电车系统的主要研究方向.考虑有轨电车未来的通信业务需求,总结现代有轨电车无线通信系统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5G与LTE-V2X的智能有轨电车无线通信系统.凭借5G的技术优势,能够有效提升有轨电车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带宽和效率;同时,能够在没有5G网络覆盖的情况下,采用LTE-V2X作为备用数据通道,实现电车之间、电车与轨旁设备的无线通信,并通过在PC5 口增加中继&重传协议,减小障碍物对通信的影响.通过实地测试,验证了智能有轨电车无线通信系统的大带宽、低时延优点,中继&重传技术也成功改善了 LTE-V2X在遮挡环境下的通信性能,可为有轨电车系统提供高速率、高可靠的通信链路.
    • 彭佛才; 韩翠红; 徐俊; 马璇
    • 摘要: 在Polar码重传中,如果重传的资源比新传的资源少,那么可使用不同的重传方案:重复发射原来的编码字(低复杂度)、使用原母码长度的扩展码长方案(中等复杂度)、使用可变母码长度的扩展码长方案(高复杂度)等,对这三种方案进行了分析,从仿真结果来看,在一定码率和资源下,可变母码长度的扩展码长方案具有一定的性能优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