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除颤监护仪

除颤监护仪

除颤监护仪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44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24330篇;相关期刊35种,包括中国科技纵横、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现代医院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第27届学术与技术交流年会、“急诊医学临床学术探讨研究会”会议、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暨2010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医疗信息化大会等;除颤监护仪的相关文献由240位作者贡献,包括尹鹏、李显宝、王晶等。

除颤监护仪—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24330 占比:99.97%

总计:324421篇

除颤监护仪—发文趋势图

除颤监护仪

-研究学者

  • 尹鹏
  • 李显宝
  • 王晶
  • 丁海涛
  • 安敏
  • 邹海涛
  • 陈凯
  • 周赛新
  • 陈必庆
  • 周建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艾南南
    •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监护中除颤监护仪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5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90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研究。将2019年1月~10月入院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11月~2020年5月入院患者设为观察组,各组均为45例。入院后对照组接受常规动态监护及心肺复苏治疗,观察组接受除颤监护仪动态监护及心肺复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急救结果、急救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急救期间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率及心肺复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有降低,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除颤监护仪对其心功能进行动态监测,可实现对各类心脏不良事件的有效监测,提升心肺复苏治疗实施效果及临床救治成功率,应用效果显著。
    • 许文婧; 肖芬; 李鹏飞; 许东波
    • 摘要: 目的:探究心电监护仪联合除颤监护仪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康复疗养中心疗一科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心电监护仪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除颤监护仪联合心电监护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心室颤动发生率为69.23%,低于对照组的89.74%(P<0.05);观察组的心搏骤停发生率为15.38%,低于对照组的38.46%(P<0.05);观察组的心肺复苏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4.36%(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达97.4%%,高于对照组的76.9%(P<0.05);观察组出院2年内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电监护仪联合除颤监护仪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既能够动态监护患者的心电功能,也更加有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及时抢救,能有效提升患者心肺复苏率和出院后2年生存率,预后效果更好。
    • 董晓霞
    • 摘要: 除颤监护仪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单位,本文系统介绍了部分除颤监护仪的故障及维修方法。
    • 陈珍珠; 鲁永杰; 金伟
    • 摘要: 目的:分析对比两种型号除颤监护仪的性能差异,为临床使用及设备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医院2016-2020年在用的两种型号除颤监护仪各5台,依据型号的不同将其分别定义为除颤监护仪A(5台)和除颤监护仪B(5台),利用因果分析法分析两种型号除颤监护仪的故障因素及计量检测数据。采用SPSS分析软件对两种型号除颤监护仪2016-2020年5年间的计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两种型号的除颤监护仪的心电显示扫描速度示值误差及能量损失率。结果:5年内除颤监护仪A和除颤监护仪B的故障率、维修成本分别为29次、4.01万元和17次、2.64万元,除颤监护仪B均低于除颤监护仪A。且除颤监护仪B比除颤监护仪A的心电显示扫描速度出现偏差的概率低,相对稳定;除颤监护仪B较除颤监护仪A能量损失相对较小,释放能量相对误差分布相对集中,且误差更小,释放能量更加稳定,两种型号除颤监护仪的3个测量点5年间释放能量的相对误差进行方差分析,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4.04,P<0.01)。结论:除颤监护仪B较除颤监护仪A故障率低,维修成本相对较低,且心电显示扫描速度及释放能量更加稳定,因此,维修故障数据及计量检测数据是评估急救类医疗设备安全可靠的主要循证依据,可充分利用维修故障数据及计量检测数据做好急救类医疗设备的性能评估及使用管理。
    • 陈淑琴; 卓梅娟; 陈秋燕
    • 摘要: 目的 探讨除颤监护仪与常规心电监护仪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监护仪、心肺复苏法行心电监护与心肺复苏,观察组应用除颤监护仪行动态心电监护与心肺复苏,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心室颤动发生率、心搏骤停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心肺复苏率、出院2年内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心电监护仪比较,除颤监护仪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于医师更加及时地实施急救,能够提高患者的心肺复苏率及2年内存活率,有助于改善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
    • 凌文嘉; 吴凯; 邓素彤
    • 摘要: 通过对本院多个品牌共78台除颤监护仪进行外观、释放能量误差、充电时间、同步模式、心率误差和声光报警等6个项目的质控检测.参照国家对心脏除颤器校准规范,采用Impulse 7000 DP除颤器/经皮起搏器分析仪进行检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统计得出本次质控检测设备合格率为94.87%,不同品牌除颤监护仪在测试中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保证临床治疗质量效果,临床质量控制人员应该加强除颤监护仪的质量检测,除颤监护仪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故障,影响到其正常使用,通过分析其常见故障现象来进行维修,指导临床医务人员正确的操作使用.
    • 张静
    • 摘要: 目的探析除颤监护仪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监护的应用价值及相应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到本院急救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6月~2019年6月到本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急诊抢救过程中两组患者都进行再灌注、镇痛等治疗并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常规基础上使用除颤监护仪实施监护;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使用心电监护仪。对比两组患者救治期间心室颤动率、心脏骤停率、患者出院2年内存活率。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心室颤动后心肺复苏成功率。结果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期间心室颤动率、心脏骤停率进行对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患者发生心室颤动后,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2年内存活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除颤监护仪进行监护和抢救并采取相应护理策略,可有效提升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提高其2年内存活率,对其急救与护理具有明确临床价值。
    • 殷鹏; 黄亮; 陈文
    • 摘要: 目的 持续改进除颤监护仪的完好率,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守护患者生命安全.方法 通过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原因分析、制订对策、对策实施、效果检查等步骤进行检测.结果 经过两年的持续改进,除颤监护仪的完好率达到100%.结论 临床工程师通过科学的方式持续的完善、改进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且能更好的总结、提高自身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 张涛
    • 摘要: HP制造的78352(c)型除颤监护仪广泛的使用于医疗卫生单位.本文以实例的方式介绍HP制造的78352(c)型除颤监护仪的几个故障现象和维修的方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