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非均匀性校正

非均匀性校正

非均匀性校正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3年内共计665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4篇、会议论文33篇、专利文献640274篇;相关期刊102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光学精密工程、光电工程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全国光学遥感载荷与信息处理技术2013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第10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等;非均匀性校正的相关文献由1423位作者贡献,包括陈钱、顾国华、隋修宝等。

非均匀性校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4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3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40274 占比:99.94%

总计:640671篇

非均匀性校正—发文趋势图

非均匀性校正

-研究学者

  • 陈钱
  • 顾国华
  • 隋修宝
  • 刘源
  • 匡小冬
  • 潘科辰
  • 钱惟贤
  • 周慧鑫
  • 沈雪薇
  • 金伟其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常松涛; 夏豪杰
    • 摘要: 时间延迟积分(Time Delay Integration,TDI)图像传感器具有高速、高灵敏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通量、大视场的荧光显微成像系统中。显微物镜视场内响应均匀是精确获取荧光能量分布的基础,为提高系统成像质量和测量准确度,研究了适用于TDI荧光显微成像系统的平场校正或响应非均匀性校正方法。根据TDI荧光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推导激光诱导荧光成像模型,分析图像均匀性退化机理。提出一种基于微阵列生物芯片的两步式校正方法,将系统响应非均匀性分为高频和低频部分分别校正,高频部分采用传统的两点校正方法,低频部分采用微阵列生物芯片校正。基于高通量TDI荧光显微成像系统开展实验,执行并验证本文的校正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将TDI荧光成像系统的响应非均匀性由25.21%降低至2.87%,显著提高了系统性能。本文提出的校正方法能够满足TDI荧光显微成像系统的平场校正需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彭楠
    • 摘要: 为了获得理想的红外图像采集效果,加快红外图像采集速度,提出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红外图像采集系统。首先采集红外成像信号,并采用信号处理器将红外成像信号转换成为数字信号,然后对红外图像进行非均匀性校正操作,并通过双边滤波去掉红外图像中的噪声,最后将处理后的红外图像进行存储,通过相应的发送至到计算机,并进行了红外图像采集系统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系统采集红外图像质量高,缩短了红外图像采集时间,加快了红外图像传输速度,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 宗永红; 高昕; 李希宇; 李周; 胡蕾; 雷呈强; 郑东昊; 师恒
    • 摘要: 红外探测器的非均匀性问题直接影响红外成像质量和测量精度。地基红外辐射测量系统对远距离飞行目标进行成像时往往不能占满全靶面区域。为提高图像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定标的非均匀性分区域校正算法。以靶面大小为640×512的制冷型中波红外探测器为实验对象,基于黑体定标的两点校正法,采用全靶面校正算法及本文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成像区域小于全靶面的1/3时,分区域非均匀性校正后非均匀性误差低于0.002%。与全靶面非均匀性校正算法相比,此校正算法使非均匀度进一步降低了30%至75%不等,非均匀性误差的下降率大于30%。采用本文算法后,各区域的非均匀度进一步下降,校正目视效果进一步提高。因此该校正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 牟新刚; 崔健; 周晓
    • 摘要: 红外相机经过两点校正后会发生漂移,导致图像产生非均匀性噪声。传统的基于场景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适应性较强,但会产生鬼影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的非均匀性校正方法,面对红外图像特殊的非均匀性噪声,随着网络深度增加,很容易出现图像模糊,对比度变小,细节丢失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网络分为生成网络和判别网络两部分,生成网络部分使用多尺度残差连接,将各解码层分别与不同深度的特征图进行残差连接,不断生成图片,判别网络判别生成网络生成的图片和真实图片,二者不断博弈和迭代训练。生成网络通过多尺度残差连接,很好地保留了网络各层的信息。通过评价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效果后表明,该网络去除红外图像的非均匀性噪声效果良好,图片清晰,边缘锐利,很好的保留了原图片的各种细节,不会产生鬼影问题。
    • 牟新刚; 崔健; 周晓
    • 摘要: 针对红外成像系统在经过两点校正后,随时间漂移仍然会出现的非均匀性噪声,提出一种基于全卷积深度学习网络的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算法,使用子网络与主网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非均匀性校正。该算法设计了非均匀性等级估计子网络,将含有非均匀性噪声的红外图像输入子网络后,输出非均匀性等级估计图,并和待校正红外图像一并输入校正主网络。子网络生成的非均匀性等级估计图作为一个参数输入校正主网络,避免了网络只针对同一等级非均匀性产生过拟合。经过实验验证,该算法克服了传统的基于场景的算法所产生的边缘模糊问题,对条纹状非均匀性噪声校正效果较好,经过校正后的红外图像清晰度高、细节丰富、边缘清晰、图像质量良好。
    • 张海斌; 邓剑; 王煜东
    • 摘要: 红外探测器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其非均匀性严重影响成像效果。基本非均匀性校正算法可以对图像起到良好的校正效果,但是在精细校正上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基本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并提出一种基于多个定标温度的二阶校正算法。采集红外探测器的原始图像进行校正,着重对比了文中算法与两点校正算法、多点校正算法。实验表明,采用文中提出算法校正后,红外图像的响应率不均匀性低于两点校正算法和多点校正算法,精细校正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 王成龙; 王春阳; 谷健; 赵新宇
    • 摘要: 红外辐射测量系统的成像性能以及测量精度受到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的严重影响,原始红外图像的非均匀性需通过后期图像处理算法进行校正。为进一步提高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的非均匀性校正(NUC)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定标的非均匀性改进算法。该算法以单点定标和两点定标非均匀性校正方法为基础,既保留两点定标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增益校正系数的一致性优势,又结合了单点定标偏置校正系数的稳定性,使得改进算法具有更好的校正效果。为了验证该改进算法的校正效果,本文以640 pixel×512 pixel大小的制冷型中波红外探测器为研究对象,采用入瞳直径为25 mm的红外成像系统对提出的算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1 ms积分时间下,单点定标方法、两点定标方法及改进算法校正后的图像非均匀性分别为1.7833%、0.2190%和0.1481%;2 ms积分时间下的非均匀性分别为1.8257%、2.2474%和1.6546%。改进算法整体上进一步降低了图像的非均匀性,校正效果更好、精度更高。
    • 陈力颖; 王慧雯; 李勇; 高竹梅
    • 摘要: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读出电路由于工艺制造或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在正常运行时会产生非均匀性。针对传统电路存在的非均匀性问题,设计了基于12μm像元的非均匀性校正电路,该新型非均匀校正电路采用共源共栅电流镜产生电流,并且通过调节比例电流支路输出不同比例的电流,加入放大器负反馈结构提高电流精度,对像元阵列产生的非均匀性进行补偿。在TSMC 0.18μm工艺条件下进行仿真测试,新型校正电路进行校正之后,校正电流为368 nA。积分电流为44.24 nA,积分电路(CTIA)输出电压为3.81 V,积分时间缩短为255.43 ns,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非均匀性问题降为3%以下,输出电压更稳定,满足设计条件。
    • 王杰; 洪闻青; 葛朋; 王晓东; 潘超
    • 摘要: 红外成像系统中一直存在着非均匀性的问题,针对红外大动态范围成像等任务对改变成像系统积分时间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利用像素级辐射自校正技术的可变积分时间的非均匀性校正方法.通过辐射自校正为红外探测器中的每个像元建立辐射响应方程以估计出场景的辐射通量图,利用线性校正模型对辐射通量图进行校正,实现任意积分时间下的非均匀性校正.该方法的有效性通过高分辨率碲镉汞红外探测器进行了验证.
    • 文高进; 王洪民; 钟灿; 尚志鸣
    • 摘要: 针对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熵的红外图像非均匀性参数化校正优选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输入红外图像奇像元子图和偶像元子图的熵,选择熵值大者作为基准图像;接着通过基于图像熵的非均匀性参数化校正优选处理得到校正后的基准图;最后基于线性逼近的非均匀性校正,得到输入图像校正之后的结果图像.采用真实数据与其他两种传统红外非均匀性校正方法进行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红外图像中的非均匀性条带噪声,有效保持输入图像原有信息,并获得较高品质的红外校正图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