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313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8659篇;相关期刊211种,包括当代经济研究、商情、集团经济研究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十至二十世纪中国工商业、金融史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与金融稳定学术研讨会等;信用货币的相关文献由34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娜、伍员、刘域等。

信用货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0 占比:3.46%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8659 占比:96.51%

总计:8972篇

信用货币—发文趋势图

信用货币

-研究学者

  • 王娜
  • 伍员
  • 刘域
  • 卓炯
  • 吴国祥
  • 吴志慧
  • 岳方
  • 张捷
  • 晓虹
  • 李念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彩虹
    • 摘要: 如果说,1971年的"尼克松震荡"(参阅:《主权国家货币的实质》,《中国发展观察》2021年第24期),催生了"主权国家货币"这一为世人较为普遍接受的新的货币概念,那么,这个"震荡"带出的另外一种说法,就令人们存有诸多疑惑了。这个说法就是,"国家信用货币"。
    • 王永莉; 张百顺
    • 摘要: 货币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范畴,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由于受原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影响,对马克思认识论把握不够等原因,目前国内流行的政治经济学中,对于货币定义认识存在着误区。从认识论的角度,我们把货币看成一种历史性的事物,作为一种劳动与劳动相交换的媒介的本质始终未变,而其形式则经历了从实物货币到虚拟货币的演进过程,这一过程遵循社会纯粹损失和交易成本不断降低的演进逻辑,也是货币形式不断回归其本质属性的过程。在货币形式发展以数字货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形式的今天,“货币是商品”的认识已严重背离社会经济现实,需要对其本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概括,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实践。
    • 周宏吉; 陈立
    • 摘要: 为应对当前各方面原因导致的经济发展放缓问题,需要保持内需和创新带来的动力,因此必须使信用货币制度保持较好的流动性,然而过高的信用货币流动性又可能导致通货膨胀、金融风险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文从不兑现信用货币的产生原理出发,分析了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利弊,并提出了基本的解决思路。
    • 邹力行
    • 摘要: 本文在研究数字货币历史联系、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探讨务实推进货币体系改革思路。一是货币演变,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形成货币文化。二是各种货币形态,不论是传统货币,还是数字货币,都只是货币的躯壳,货币生命力和灵魂是它的流通情况、价值意义和购买力。三是因技术先进而产生的数字货币替代,并没有改变信用货币的内涵,数字货币替代必须遵循货币运行机理,确保实物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四是数字货币影响是复杂的,将改变货币形态结构,但不大可能改变全球货币体系和国际经济格局。五是建立数字经济市场秩序,既要防范过于集中垄断产生的风险,也要防范“去中心化”产生的风险。六是全球面临“多元需求多重巧合”挑战和机遇,需要妥善处理五大关系,探讨“球本位”交易媒介。将人类社会“信任、信心、信用”与全球发展、全球规划、全球资源内在价值联系并为依托,研究“球本位”货币体系,为后“金本位”“银本位”和“国家地区信用货币”体系做准备。
    • 王晟
    • 摘要: 数字货币与移动支付工具严重冲击了各国货币支付体系,为此,中国拟将数字人民币条款修入《中国人民银行法》,萨尔瓦多则接纳了比特币成为法定货币。本文分析了移动支付工具与“准商业数字货币”对流通中现钞、存款货币的冲击,总结了《中国人民银行法》数字货币条款修订的必要性,辨析了双层账户体系、单层账户体系、“无限法偿”属性等数字人民币的重要细节。在技术变革与经济危机的双重压力之下,传统的信用货币体系正处在重大变革的前夜。在中国,随着移动支付工具的推广与普及,与移动支付工具绑定的各种新型金融资产(例如货币基金)可以瞬时自动转换为活期存款,已具备即时支付、实时转账的能力。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在各国暴发,美国推出无限量QE的货币政策,无节制地提供基础货币以刺激本国经济,基于美元本位和美元储备的全球货币体系正面临严峻挑战。
    • 万连山
    • 摘要: 在信用货币时代,如果一个经济体的增长动就是负值,其实说明这个国家一直处于倒退状态。最近,一向以避险货币闻名于世的日元,显得“有失身份”。
    • 李玉颖; 林克宇
    • 摘要: 营口近代商贸繁荣,带来了金融业的兴旺。营口的银炉业在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其过炉银制的信誉极高,银号阵势庞大。营口银炉业初期的目的是获取加工费,20世纪初银炉成为转账担保机构,以集资为目的获取“卯色”,还可以视形势随时提取现金,逐渐形成多种经营的联号企业。伴随着政治风云的变幻,20世纪30年代初退出历史舞台。营口银炉经历兴盛、衰落的过程之后,最终在金融业中消失,但在营口近代经济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对营口乃至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作出过特殊的贡献。
    • 刘尚希
    • 摘要: 一、财政是货币、金融的基础征税权产生了国家信用,国家就可以开“空头支票”,即依托国家信用发行信用货币,没钱也可以花钱。唯一可以开空头支票的就是国家,个人和公司都不行,这是因为国家信用在主权货币条件下是无风险的,而个人和公司的信用都存在风险。国家财政提供无风险资产,国债就是无风险的金融工具,这当然也是给私人部门提供金融财富(一种不同于实物资产的财富载体)。国债作为无风险的金融工具为资本市场提供基准,国债收益率曲线对资本市场的定价极其重要,如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就成为许多世界投资者关注的参照物,它的变化会影响资本的流动。从这一点来看,无风险资产和资本市场定价基准是财政提供的,不管财政有没有赤字,其实它都需要为金融市场提供这种无风险的流动性工具。财政是金融的基础,也是资本市场的基础。具体来说,国债就是资本市场的基础,国债收益率曲线就是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在发达经济体中,都是如此。当然,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还要进一步去打造好。
    • 陈文玲
    • 摘要: 本文首先回顾了美元与国际货币的演化进程,诠释了美元霸权地位形成的路径,分析了美元作为经济武器能收割世界财富的缘由.其次,揭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仍然能收割世界财富的原因,说明了美国贸易逆差的实质.再次,分析了本次新冠疫情之后,美元霸权的延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颠覆性变化,以及美元作为主导货币地位的变化.最后,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未来会出现的几种情境,以及人民币在这一历史变局中的前景,并提出了中国在长周期应该采取的应对之策.
    • 王成进
    • 摘要: 西方主流货币理论忽视货币的作用,忽略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职能,无视货币配置对经济的重要影响。基于人们消费内容从物质转向精神、投资(机)需求的增加、虚拟经济的膨胀与泛化而使得经济中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时代特征,本文对马克思货币理论进行时代探索,提出:(1)货币需求是经济活动内在的、本质的需求;(2)央行发行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以记账贷款的形式创造信用货币的主体构成当代信用货币基本结构和机制;(3)信用货币配置通过两方面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一是消费视角,当信用货币配置倾向于劳动者而不是资本、倾向于中低收入群体而不是高收入群体时将会促进经济增长、降低经济波动;二是生产投资视角,当信用货币配置倾向于实体经济部门而非虚拟经济部门、倾向于高生产率部门而非低生产率部门时,将会促进经济增长、降低经济波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