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先天性肠闭锁

先天性肠闭锁

先天性肠闭锁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96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儿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篇、专利文献9146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现代医院、医疗装备、护士进修杂志等; 先天性肠闭锁的相关文献由23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桂华、吴典明、王练英等。

先天性肠闭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 占比:1.04%

专利文献>

论文:9146 占比:98.96%

总计:9242篇

先天性肠闭锁—发文趋势图

先天性肠闭锁

-研究学者

  • 刘桂华
  • 吴典明
  • 王练英
  • 郭斌
  • 钱小芳
  • 冯小雪
  • 冯玉英
  • 刁杞香
  • 刘飞
  • 吴丽娟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罗新辉; 陈泺; 白娜; 盘清霞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案例的预警干预在先天性肠闭锁患儿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1日~2020年6月30日收治的64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随机分为预警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闭锁术后护理措施,预警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循证案例的预警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1个月后,预警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预警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护理第7、14天,预警组吸吮和吞咽能力评分高于护理前(P<0.01),且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P<0.05);预警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二次手术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案例的预警干预可改善先天性肠闭锁患儿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恢复患儿吸吮和吞咽能力,减少患儿二次手术情况。
    • 刘开连; 黄朝梅; 何力
    • 摘要: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协作干预对先天性肠闭锁术后患儿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56例先天性肠闭锁手术新生儿为观察对象.其中2017年2月—2018年7月的28例患儿为对照组,2018年8月—2020年3月的28例患儿为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协作干预,并比较两组患儿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实施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协作后,观察组VAS评分、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协作干预科学可靠,能够有效缓解肠闭锁患儿术后疼痛,加快术后肠功能恢复,促进术后康复.
    • 周竹萍; 阿衣加玛力·木合塔尔; 苏雅洁; 李龙
    • 摘要: 目的:分析先天性肠闭锁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自2009年1月-2019年12月11年明确诊断先天性肠闭锁且接受手术治疗的76例患儿,根据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分为肠功能恢复良好组及肠功能恢复不良组,分别记录这两组患儿出生体重、性别、胎龄、手术时体重、手术日龄、闭锁位置、有无感染、有无肠穿孔、有无肠坏死、是否合并肺炎、是否合并腹膜炎等资料.利用相关统计学方法找出影响先天性肠闭锁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文纳入研究共76例患儿,其中男36例(47.3%),女40例(52.7%),胎龄32-42周,早产儿28例(36.8%),足月儿48例(63.2%),年龄1-45天,平均(5.06±8.22)天,出生体重1800-5100g,其中低出生体重16例(21.1%),非低出生体重60例(78.9%).空肠以上闭锁52(68.4%)例,空肠以下闭锁24(31.6%)例.7天内手术有46例(60.5%),7天后手术30例(39.5%).两组患儿在有无感染、是否合并肠穿孔及闭锁位置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27、4.6、7.27,P值分别为0.03、0.03、0.00,P<0.05),是影响肠闭锁患儿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其中,是否合并感染及闭锁位置是影响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Exp(B)分别0.10、5.62,P值为0.04、0.01,P<0.05.即空肠以上闭锁较空肠以下闭锁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长,有感染较无感染患儿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长.结论:先天性肠闭锁术后影响肠功能恢复的不利因素包括:合并感染、发生肠穿孔及闭锁位置为空肠以上部分.
    • 陈泺; 顾美婷; 何水平; 唐千捷
    • 摘要: 目的 探讨承气通腑法对先天性肠闭锁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促进作用,以期为改善先天性肠闭锁预后提供新方法.方法 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研究,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先天性小肠闭锁患儿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采用肠闭锁肠切除端端吻合术,对照组在术后常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及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承气通腑方组方和四磨汤口服液.观察两组患儿术后伤口愈合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肛门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患儿均为出生48 h内的新生儿.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为(6.07±1.14)d,肠鸣音恢复时间为(2.70±0.88)d,完全经口进食时间为(13.23±1.74)d,肛门排便时间为(9.10±1.63)d,住院时间为(28.10±6.49)d;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为(7.20±1.24)d,肠鸣音恢复时间为(3.20±0.85)d,完全经口进食时间为(14.30±1.54)d,肛门排便时间(10.57±1.60)d,住院时间为(32.23±6.66)d.观察组患儿的伤口愈合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完全经口进食时间、肛门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承气通腑方联合四磨汤口服液的中医内外兼治通腑法,可促进新生儿的先天性肠闭锁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而且治疗中无明显不良反应,是值得推广的新型中医治疗方法.
    • 周岩
    • 摘要: 目的:观察早期鼻管喂养在先天性肠闭锁术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行手术治疗的90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喂养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喂养,研究组术后给予早期鼻管喂养,比较两组住院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术后不同时间体质量增长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和胃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7、14 d体质量增长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1/45),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鼻管喂养应用于先天性肠闭锁患儿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胃管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体质量增长量,效果优于常规喂养.
    • 徐晓丽; 阳惠; 何秀云; 何英英; 伍志慧
    • 摘要: 目的 探讨口腔刺激干预对先天性肠闭锁患儿术后经口喂养能力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80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口腔刺激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口腔刺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为期14 d的口腔刺激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儿经口喂养能力以及体质量、身长和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结果 口腔刺激组完全经口喂养时完全经口喂养时喂养效率、完全经口喂养时进奶5 min摄入奶量占医嘱奶量百分比、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分别为(10.48±2.96) ml/min、(90.02±8.36)%、(15.06±2.99)d,对照组分别为(8.18±2.44) ml/min、(72.58±9.46)%、(18.08±4.9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633、8.316、3.106,P<0.01).干预第7天、第14天口腔刺激组非营养性吮吸评分为(52.24±8.89)、(69.81±12.9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08±6.72)、(63.09±11.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265、2.327,P<0.05).干预3个月、6个月口腔刺激组体质量为(6234.21±560.25)、(7 630.19±782.25)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 916.89±462.40)、(7 293.65±979.98)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648、2.148,P<0.05).干预6个月口腔刺激组头围为(43.81±5.59) c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85±3.73)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635,P<0.05).结论 口腔刺激干预可提高先天性肠闭锁患儿术后经口喂养能力,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 顾小娇
    • 摘要: 目的:分析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肠闭锁患儿进行术后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无锡市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为研究对象.在这30例患儿手术结束后,均对其进行术后优质护理,观察其治护的效果、住院的时间及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这30例患儿平均的住院时间为(9.45±1.87)d,其病情的痊愈率为86.67%(26/30),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3.33%(28/30).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肠闭锁患儿进行术后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术后其康复的速度较快,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
    • 宁慧娟
    • 摘要: 目的:分析在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围手术期应用PIC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纳入研究,受检例数为90例,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行常规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研究组行PICC,对比和分析治疗后两组体重增长情况、不良反应率、家属满意率.结果:手术后三天、七天、十四天,研究组体重增长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参照组,P值<0.05;研究组家属满意率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差异(P<0.05).结论:在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围手术期采用PICC,能够促使患儿健康生长,且降低不良事件的产生,也提高了家属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