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六一诗话》

《六一诗话》

《六一诗话》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3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篇、专利文献3篇;相关期刊113种,包括瞭望、东疆学刊、文史知识等; 《六一诗话》的相关文献由120位作者贡献,包括云国霞、孙德彪、张宁等。

《六一诗话》—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2 占比:97.78%

专利文献>

论文:3 占比:2.22%

总计:135篇

《六一诗话》—发文趋势图

《六一诗话》

-研究学者

  • 云国霞
  • 孙德彪
  • 张宁
  • 彭玉平
  • 杨晴
  • 王德兵
  • 田海霞
  • 邹宜桦
  • 陈玥玥
  • 顾农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崧译
    • 摘要: 《六一诗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诗话”命名的诗歌理论著作,为古代文学批评开创了新体例,同时也是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晚年最后之笔,集中体现了欧公诗学思想。本文在总结《六一诗话》诗论思想并挖掘相关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梳理了其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历程。通过文本细读与比较分析,考察译者的翻译动因并剖析诗论思想的异语诠释路径,以期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著作的英译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六一诗话》的英译与美国汉学研究热潮息息相关,译者兼具汉学家身份,译介活动多为辅助相关研究展开。对古代文论范畴的理解构成了译介的基础,译本中体现的深厚翻译策略弥合了目标语读者与源语文化之间的鸿沟,构建起诗论思想异语诠释的有效路径。
    • 陈光跃
    • 摘要: 古典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它是作者在细致深入把握具象思维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地斟酌推敲,运用生动形象、意蕴丰富的语言,最终固化生成的供读者阅读的言语形式。这种思维与言语的完美融合,就是言语思维。古典诗歌之语言力求语意的多样性、模糊性,用词多凝练含蓄,意味丰富隽永,"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通过种种意象,给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 张鹏飞
    • 摘要: 司马光《续诗话》是对欧阳修《六一诗话》的模仿发展之作。模仿之处表现为两书叙事的表层书写方式、部分的诗歌理论观念以及充斥其间的理性精神等几个方面,总体上集中于诗歌之“技”的范围;发展之处表现为司马光“意在言外”“诗人之体”等核心诗学观念的提出,这是对于欧阳修“意新语工”的超越,是诗歌之“用”的范围。对于欧阳修的模仿超越使司马光在宋诗发展中处境复杂,虽然体现了部分宋诗特点却也不占主流甚至逐渐“失声”。最后,两人思想的不同步也是文学思潮发展“延宕性”的一种表现。
    • 景献钰
    • 摘要: 欧阳修的《六一诗话》是一部具有丰富原创性的诗话。它的原创性除人们所注意到的创诗话之称与诗话之体外,其关于宋初诗坛提出的白乐天体、昆体、九僧诗,以及“唐之晚年”诗、韩愈诗论,都是具有原创性的议题。《六一诗话》的这些议题在不经意中展现了宋初诗歌的发展轨迹,引导了宋诗的发展方向,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 摘要: 当时有进士许洞者,善为辞章,俊逸之士也。因会诸诗僧分题,出一纸约曰:“不得犯此一字。”其字乃山、水、风、云、竹、石、花、草、雪、霜、星、月、禽、鸟之类,于是诸僧皆搁笔。——[北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左太冲诗:“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使人飘飘有世表意,不减嵇康“目送飞鸿”语。——[北宋]宋祁《笔记》“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 唐佩璇
    • 摘要: 北宋时期,诗话发展处于鼎盛时期,呈现出一定的即时性特征.文坛由此建立起一种全新的鉴赏方式,欧阳修作为北宋中期文坛盟主,开始引领新的文学风尚.文章基于社交文化背景,针对《六一诗话》作为开创性的诗歌批评样式从口头创作逐渐转变为书面形式,研究北宋中期士大夫文人社交圈层中的诗歌理念和诗歌创作.
    • 王志鹏
    • 摘要: 欧阳修在晚年创作的《六一诗话》中自谓"居士退居汝阴而集,以资闲谈也",其中记述了种种逸闻轶事,品评前人或当代诗人诗歌,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由此也开创了诗话论诗的体式,对后世影响深远.但迄今对其所称"以资闲谈"多流于表面字义,尚未有学者对此进行过深入探讨.笔者在对《六一诗话》主要内容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着重对"资闲谈"之内在意义进行重新思考,认为《六一诗话》的"资闲谈"是将诗歌相对于政事,或是将文学相对于政治的确切表述,其中也包含有作者的自谦之意,而并非随意漫谈.《六一诗话》集中体现了欧阳修的文学思想观念.
    • 杨慧敏
    • 摘要: 诗话以笔记体开创了一种新的诗学批评文体,成为宋代重要的论诗形式,而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可谓开山之作,"笔记"这一形式和欧阳修的诗学观点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着眼于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围绕内容上的"载事且真"、风格上的"闲远古淡"、语言上的"意新语工,意理兼通"和诗人的修养上要"德才兼备"这四个方面来阐述欧阳修的基本诗学思想.
    • 田海霞
    • 摘要: 欧阳修晚年创作的《六一诗话》可以看作他一生诗文创作的理论总结,共有29则内容,其体制简短,以随笔记录的方式书写而成.而这种体式的评论性创作也是经此首创而衍延于后世的文体.新的体式既给人轻松愉悦的可读性,又呈现了诗文理论主张的接受性.书中欧阳修与梅尧臣的对话间接构成了诗论的主体部分,从中不难发现欧阳修给予了梅尧臣不同于其他诗人的情感态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