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IP交换

IP交换

IP交换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76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邮电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82982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天中学刊、渭南师范学院学报、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通信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会议、第十一届全国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学术研讨会、第十届中国计算机学会网络与数据通信学术会议等;IP交换的相关文献由128位作者贡献,包括冯瑄、梁宗闯、陶滢等。

IP交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2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2982 占比:99.92%

总计:83048篇

IP交换—发文趋势图

IP交换

-研究学者

  • 冯瑄
  • 梁宗闯
  • 陶滢
  • 刘泽民
  • 周正
  • 李珂
  • 李连源
  • 诸鸿文
  • 顾尚杰
  • 刘乃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永洪
    • 摘要: 本文以广东广播电视台高清/超高清播控中心总控系统为例,对IP化系统部署进行梳理,旨在提供IP高清/超高清总控系统的设计思路,分享系统的架构及技术难点等实践经验。
    • 吴晓晶; 郑江玥
    • 摘要: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IP的语音、传真、数据业务的综合业务接入终端实现方案.该方案采用无阻塞电路交换叠加IP数据交换的系统架构,电路交换采用无阻塞时分接续网络,IP数据交换采用三层硬转发和基于SIP的软转发,通过支持E/M信令、中国NO.1信令和SIP信令等多种呼叫信令以及支持ITU-T G.711a、G.729、G.723.1等多种语音编码,最终实现多种业务的接入,本地128线语音用户的接入和基于IPv4 ToS和DiffServ的业务优先级服务.
    • 吴晓晶; 郑江玥
    • 摘要: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IP的语音、传真、数据业务的综合业务接入终端实现方案。该方案采用无阻塞电路交换叠加IP数据交换的系统架构,电路交换采用无阻塞时分接续网络,IP数据交换采用三层硬转发和基于SIP的软转发,通过支持E/M信令、中国NO.1信令和SIP信令等多种呼叫信令以及支持ITU-T G.711a、G.729、G.723.1等多种语音编码,最终实现多种业务的接入,本地128线语音用户的接入和基于IPv4 ToS和DiffServ的业务优先级服务。
    • 赵长青; 盛国芳; 吴智勇
    • 摘要: 面向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IP交换的CDR传输技术及其实现方案.该系统增强了CDR信道适配多种业务的能力,提高了传输效率,有利于推进数字广播应用.
    • 伍颖
    • 摘要: 随着IP多媒体子系统(简称“IMS”)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电信运营市场的大规模应用,程控交换设备逐渐被替代。为适应交换技术发展,结合国网信通部印发《变电站、办公场所典型通信需求分类及建设要求》,根据农村供电所通信业务特征,提出了基于IMS系统的业务接入方案,并与传统接入方式对比,搭建合理网络构架,平滑向IP化交换网络演进。
    • 张宏
    • 摘要: 软交换技术是在IP电话技术发展上,将网关呼叫控制和媒体交换的功能相分离形成的,软交换采用分组网络作为承载网络。做为以软交换技术为核心的NGN(下一代网络),具有着传统通信网无法比拟的优势。
    • 杨军; 张研; 孔祥君; 李成娟
    • 摘要: 有线通信、卫星通信、超短波通信等通信设备间,接口不统一,缺乏统一管控。针对该问题,从系统工程思想出发,提出了多模式一体化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对"通用型通信控制设计技术"、"嵌入式光传输设计技术"和"超短波高速跳频电台设计技术"3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实现了多模式一体化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集成了网络通信、串口通信、无线电台通信和光纤通信等多种通信模式,具有接口标准化、设备小型化和功耗低等特性,可建立动态路由,实现了信道的优选。
    • 林关成
    • 摘要: To aim at the pattern of TCP/IP network which is operated on the basis of LAN or WAN. After analysis of existing IP switch technology, it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of IP switch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a new IP switch technology based on UTP. According to this technology, a pure independent TCP/IP network which transported the IP packet through transmission medium directly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IP network switch was studied and designed, and the system of a 4 port IP switch based on UTP-5 was realized and cooperated debugging and function simulation between hardware and software were comple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IP switch system has good performance and realizes the exchange forward of IP packet. It perfects the TCP/IP protocol system, simplifies the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improves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in network. Therefore, this system gives strong hardware support in realizing the IP switch technology based on UTP, and the study has deep theory meaning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普遍采用在局域网或广域网的基础上运行TCP/IP网络的方式,在分析现有IP交换技术的基础上,探讨了IP交换系统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双绞线直接传输IP分组的纯粹的独立的TCP/IP网络交换技术,设计与实现了与之相适应的四端口IP交换系统并进行了软硬件的协同调试与功能仿真;测试结果表明,IP交接系统性能良好,实现了IP分组的交换转发.达到了完善TCp/IP协议体系,简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传输效率的目的,对实现全新的基于双绞线的IP交换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李剑
    • 摘要: 文章主要分析比较在村通工程中,采用何种技术手段来实现未通村覆盖,及探讨卫星通信在山区的应用,并着重分析三种卫星通信方式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