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减产率

减产率

减产率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84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2691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农村经济与科技、中国农业气象、植物保护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4年度全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技术交流会等;减产率的相关文献由20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玉堂、丛建鸥、乐章燕等。

减产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1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2691 占比:99.90%

总计:82773篇

减产率—发文趋势图

减产率

-研究学者

  • 王玉堂
  • 丛建鸥
  • 乐章燕
  • 刘冀
  • 卿清涛
  • 厉伟志
  • 叶秀梅
  • 吕娟
  • 吴云山
  • 孙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霞霞; 李扬; 王靖; 黄明霞; 白蕤; 宋扬; 胡琦; 张佳莹; 陈仁伟
    • 摘要: 【目的】探究内蒙古四大生态区(黄土高原、阴山北麓、燕山丘陵和大兴安岭)不同降水年型下主要作物(玉米、马铃薯、莜麦、油菜、油葵和食葵)的适应性,为优化内蒙古主要作物布局提供重要科学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4个生态区的典型站点,应用验证后的APSIM模型定量6种作物的潜在产量、雨养产量和产量差,以此计算不同降水年型下作物减产率,评估其适应性并基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解析作物对水分的敏感性。【结果】(1)6种作物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和产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MSE分别为10.1 d、8.9 d和1322.4 kg·hm^(-2),NRMSE分别为14.6%、19.2%和22.6%,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不同区域各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2)玉米、马铃薯、莜麦、油菜、油葵与食葵的潜在干重产量分别为12024±4874、7315±806、6611±906、2424±326、2721±205、4905±428 kg·hm^(-2),莜麦与食葵的最大潜在产量在阴山北麓,其他4种作物的最大潜在产量在黄土高原。玉米、马铃薯、莜麦、油菜、油葵与食葵的雨养干重产量分别为3056±2902、3337±1608、2974±1677、912±511、869±618、1508±984 kg·hm^(-2),6种作物的雨养产量自西向东递增,在大兴安岭达到最大值。玉米、马铃薯、莜麦、油菜、油葵与食葵的产量差分别为8968±5844、3978±2358、3637±2122、1512±832、1852±749、3397±1328 kg·hm^(-2),除玉米与莜麦外的4种作物产量差自西向东递减,在大兴安岭达到最低值。(3)以雨养产量相对于潜在产量的减产率为干旱指标,并参考雨养产量的变异系数,则在雨养条件下,黄土高原区各作物均不适宜种植;阴山北麓区枯水年各作物均不适宜种植,平水年适宜种植马铃薯,丰水年则适宜种植马铃薯、莜麦;燕山丘陵区枯水年各作物均不适宜种植,平水年适宜种植马铃薯与莜麦,丰水年6种作物均适宜种植;大兴安岭区枯水年适宜种植马铃薯、莜麦、油菜与食葵,平水年与丰水年6种作物均适宜种植。(4)6种作物的相对蒸散与相对产量的线性相关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食葵>玉米>莜麦>油菜>马铃薯。【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内蒙古四大生态区不同降水年型下作物的适应性,6种作物对水分的敏感性差异较大,雨养条件下,马铃薯在阴山北麓与燕山丘陵的平水年与丰水年型以及大兴安岭的所有年型下均适宜种植,莜麦在阴山北麓的丰水年型、燕山丘陵的平水和丰水年型以及大兴安岭的所有年型下均适宜种植,油菜与食葵在燕山丘陵的丰水年,大兴安岭的所有年型下均适宜种植,而玉米与油葵仅在燕山丘陵的丰水年,大兴安岭的平水年与丰水年型下适宜种植。
    • 赵爱萍; 马浚诚; 武永峰; 胡新; 任德超; 李崇瑞
    • 摘要: 冬小麦拔节期后的晚霜冻害在区域尺度上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决定了应对冻害采取分区措施。基于Sentinel-2卫星数据的宽波段光谱指数预测区域冬小麦减产率,对灾情评估和生产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人工模拟霜冻试验,以光谱重采样将ASD FieldSpec■3光谱辐射计获取的冠层反射率模拟为Sentinel-2传感器对应的波段反射率。采用19个已有光谱指数和以3种形式(简单比值、简单差值、归一化)组合构建的光谱指数构建冬小麦减产率线性回归模型。在每种形式中,筛选出决定系数排名前三的宽波段光谱指数作为候选指数。以商丘地区自然霜冻事件为契机,以Sentinel-2卫星数据计算候选指数,利用地面采样点的实测减产率验证候选指数精度。结果表明:(1)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冬小麦冠层反射率在近红外区呈降低趋势,在可见光区和短波段红外区呈升高趋势;(2)重采样前后反射率数据计算的19个已有光谱指数中,大部分指数与减产率呈显著相关(p<0.001)。筛选出的12个候选光谱指数预测冬小麦减产率的线性回归精度较好,在校正集和验证集中的决定系数均高于0.631;(3)Sentinel-2卫星数据计算的候选光谱指数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包含波段B9的3个光谱指数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他9个光谱指数通过极显著性检验(p<0.001)。基于波段B8,B8a和B12组合的2个光谱指数(B8a-B12和B8-B12)精度较好,决定系数R^(2)分别为0.543和0.492,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8.510%和8.971%。该研究构建光谱指数B8a-B12和B8-B12符合简单差值形式,是预测冬小麦减产率宽波段光谱指数的最佳组合。研究成果揭示了冬小麦幼穗发育期冠层反射率在不同低温胁迫下的响应机制,表明Sentinel-2宽波段光谱指数预测冬小麦减产率有良好的精度,在霜冻后区域尺度上的冬小麦减产率预测具有可行性,对于不同地区霜冻灾害的措施制定具有指导作用。
    • 越昆; 金林雪; 李云鹏; 姜少杰; 牛冬
    • 摘要: 为了解内蒙古中部马铃薯主产区干旱发生程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选用内蒙古中部马铃薯主产区23个气象站1961—2017年逐日降水量数据,统计分析了近50年的降水集中度(PCD)、降水集中期(PCP)、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的时空特征及其与马铃薯产量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来看,PCD呈下降趋势,突变年份为1998年,表明研究区区域降水量年度内的分配更趋近于均匀;PCP、SPI和SPEI无明显趋势变化。从区域变化来看,PCD与马铃薯生长季的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即降水越少的地区降水越集中;东部的PCP要早于西部,平均值出现在6月25—30日之间;SPI和SPEI低值区主要位于中部。SPI和SPEI气候倾向率的空间分布表征西北部地区干旱程度有所缓解,东南部地区有所增强。PCD>0.37、PCP>39候、SPI0.48、PCP>41候、SPI<-0.54或SPEI<-0.29的年份可能因干旱成灾。研究结果为内蒙古马铃薯干旱的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 刘瑞娜; 陈金华; 陈曦; 曹雯
    • 摘要: 应用安徽省茶种植区45个气象站点1981?2017年气象资料和1998?2017年茶叶产量资料,选取霜冻害发生综合频率、坡向敏感性指数、茶园面积和灾年减产率变异系数4个因子,利用加权指数求和法构建了茶树霜冻害风险指数,借助ANUSPLIN插值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开展了安徽省茶树霜冻害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安徽省茶树春霜冻害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区域面积为118×104hm2、337×104hm2和353×104hm2,分别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14.6%、41.7% 和43.7%.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大别山茶区的金寨县、霍山县、岳西县、潜山县等和江南茶区南部海拔600m以上的高山区域,零星分布在江北茶区北坡地带.中风险区多分布在大别山茶区和江南茶区海拔低于600m的山区,呈斑块状分布在江北茶区的丘陵和低山区.低风险区集中分布在芜湖?宣城?铜陵?池州沿江一带,零星分布在江南茶区的低山区.构建的风险指数总体能客观反映安徽省茶树霜冻害风险水平,可为茶树霜冻害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 朱晓萌; 张泽中; 袁义杰; 慎东方; 商崇菊; 李彦彬
    • 摘要: 为建立贵州地区烟草干旱灾害的监测与评估指标,以贵州烟草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率与减产率二者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合农业干旱等级划分标准,得到烟草不同生育期干旱指标.结果表明:全生育期水分亏缺率为≤15%、(15%,35%]、(35%,55%]、>55%时,分别发生轻、中、重、严重干旱,对应的减产率分别为≤10%、(10%,20%]、(20%,30%]、>30%;旺长期水分亏缺率为≤35%、(35%,70%]、>70%时,分别发生轻、中、重旱,对应的减产率分别为≤10%、(10%,20%]、(20%,30%];成熟期水分亏缺率为≤35%、(35%,75%]、>75%时,分别发生轻、中、重旱,对应的减产率为≤10%、(10%,20%]、(20%,30%].
    • 曹娟; 张朝; 张亮亮; 骆玉川; 李子悦; 陶福禄
    • 摘要: 作为中国商品粮的主要生产基地,东北地区频发的低温冷害给中国粮食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及时、准确和大范围评估低温冷害灾损是降低损失、快速恢复生产的重要前提.本文以鄂伦春为例,提出了一种快速评估低温冷害对大豆生产影响的新方法.首先诊断出该地区典型冷害事件发生的年份为1989年、1995年、2003年、2009年和2018年;然后基于本地化后CROPGRO-Soybean模型设置512组低温冷害和田间管理组合模拟情景;其次构建了1600组包括3个变量(有效积温距平值(CDD)、模拟的叶面积植被指数(LAI)和产量)的冷害脆弱性模型;最后依托Google Earth Engine (GEE)平台逐像元提取大豆关键生育期早晚窗口内最大的宽动态植被指数(WDRVI)及对应的日期(DOY),将WDRVI转化为大豆种植格点的实际LAI,结合构建的冷害脆弱性模型逐像元计算出产量和减产率.主要发现如下:①校准后的CROPGRO-Soybean模型能较为准确地模拟不同冷害情景下的大豆生长发育过程;②大豆遭受全生育期的降温情景(1~3°C)的减产幅度比局部降温情景(4个生育期随机生成连续5日温度为0°C)的减产幅度大;③历史冷害年1989年、1995年、2003年、2009年平均减产率约为9.6%、29.8%、50.5%和15.7%,与实际6.4%、39.2%、47.7%和13.2%的减产率相比,冷害灾损评估结果具有较好的精度且误差均在一倍方差以内;④运用该方法评估2018年冷害田间尺度的产量损失,并利用Sentinel-2A影像进行10m高精度制图.结果 显示,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评估不同尺度的低温冷害灾损情况,为作物估产以及农作物灾害损失评估的业务化运行提供了新的思路.
    • 刘刚
    • 摘要: 黑粪蚊属双翅目粪蚊科昆虫,是食用菌的重要害虫之一。幼虫严重为害平菇、香菇、金针菇、黄背木耳等多种食用菌,被害菌丝衰退,菌袋发黑腐烂。幼菇受害后,菇体变小,产量降低。木耳受害后,耳片变小畸形,甚至发黑腐烂,致使食用菌的产量和经济损失严重。一般减产率为10%〜40%,个别栽培场所减产可达80%〜95%,严重者甚至绝收。
    • 侯陈瑶; 朱秀芳; 孙丹一; 徐昆; 刘莹
    • 摘要: 定量刻画致灾因子和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农业灾损快速评估及风险评价、 区域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服务.以雨养小麦为例,筛选河南省雨养为主的县(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大于等于0.6的县)为研究区.对研究区的历史小麦产量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解,得到趋势产量,进而计算产量损失率.基于游程理论利用小麦生育期内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进行河南省干旱事件的识别和特征分析.筛选出小麦减产且生长季内发生干旱的年份所对应的小麦损失率和SPEI数据构成样本数据.利用随机森林建立多尺度SPEI和小麦损失率之间的模型,并进行精度验证.研究结果显示:①河南省耕地范围上不同时间尺度的SPEI总体呈现干湿一致的趋势.河南省冬小麦全生育期识别出的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年均值的分布具有一致性.②本文建立的损失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69,均方根误差为0.083,模型精度能够满足产量损失预评估的要求,可以为产量损失快速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