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医道

医道

医道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8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篇;相关期刊138种,包括三月风、武当、光明中医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3中国第十届时间生物医学学术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第十三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等;医道的相关文献由204位作者贡献,包括许家和、楼绍来、冯丽梅等。

医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2 占比:97.85%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1.08%

专利文献>

论文:2 占比:1.08%

总计:186篇

医道—发文趋势图

医道

-研究学者

  • 许家和
  • 楼绍来
  • 冯丽梅
  • 吴英恺
  • 周蓉
  • 姚魁
  • 小田
  • 常修泽
  • 李俊莲
  • 李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曹锡荣
    • 摘要: 2021年10月30日,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何维出席第三届中国医师公益大会并做主旨演讲。何维结合此次大会主题“仁者爱人,知行合医”,从深刻把握新时代医德医风医道内涵要求,牢固树立医者仁心、服务为民的职业理念;扎实践行新时代医德医风医道,医师公益实践取得丰硕成果;大力弘扬新时代医德医风医道,持续深化医师公益行动三个方面阐明了医师公益的精神内核,指明了未来发展的践行方向。
    • 毕文君
    • 摘要: "获得首届‘贵州杰出人才奖’是一个收获。"2021年11月24日召开的省委人才工作会议为首届"贵州杰出人才奖"入选者颁发了奖章、证书,刘尚义是其中之一。79岁的刘尚义,是毕节市大方县人,现任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也是贵州省唯一一位"国医大师"。他首创了"引疡入瘤"
    • 纪妹
    • 摘要: 但凡论及“道”字,多半给人深不可测之感。倘若谈得不深,议得不透,又会有虎头蛇尾之嫌。我步入杏林三十余载,对于“医道”二字虽不敢妄言,却也有些心得愿与同仁探讨。只是探讨罢了,对与不对,是深是浅,姑且不论吧。我虽从事西医,但对中医理论也颇有涉猎。据我所知,“医道”二字最初应是出自唐代王勃《黄帝八十一经·序》:“授黄公之术,洞明医道。”私以为,从王勃的文字可以看出,所谓医道,在德在心,存于天理。
    • 夏候妙卿; 董玉节
    • 摘要: 抓好医药院校学生医德医风医道教育,既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需要。医药院校应围绕医德、医风、医道建设,大力推进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其中医德是基石、医风是重点、医道是关键。文章从医德、医风、医道三方面阐述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分析高等医药院校医德、医风、医道教育现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人类健康事业培养更多的修医德、行仁术的苍生大医和德才兼备的医药工作者。
    • 卢国建
    • 摘要: 同为医者,亲兄弟泾渭分明;各行其是,待日寇异轨殊途。胞兄经丧妻辱妾之痛,愤而抗日;胞弟明抗日救国之理,痛改前非。手足齐心,共商杀敌大计;玉石俱焚,传承医道丹心!
    • 李江
    • 摘要: 30多年来,他坚守医道,悬壶济世,用中医理论和实践沉淀感触“脉象”,修炼上医之道。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为民发声,尽责履职。“六道”步医门,“三指”定乾坤。全国人大代表、怀化市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杨尚真30多年坚守医道,用三个指头号脉问诊万千病人,历经“慕道、闻道、证道、悟道、行道、布道”六道大门,步入中医殿堂,总结形成“杨氏疗法”。2020年,杨尚真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 程雅君; 刘春燕
    • 摘要: 《素问》将中医称为"医道".其成书年代与过程为:先秦孤本成篇,西汉汇集成编,东汉充实发展,唐宋校注大成.《素问》医道哲学渊源于诸家之道,具体而言:道家之道是《素问》医道的底色与根柢;《周易》与阴阳家的象数之学构造了《素问》医道的辨证思维与理论框架;《素问》医道的正邪观、组方原则、脏腑功能则源于儒家;其标本观源于墨家;其功能思维、实践思维和形神观也与先秦诸子有内在联系.以《素问》为代表的"医道"对后世哲学思想史有重要影响,是中国哲学史研究不可或缺的论域.
    • 毕文君
    • 摘要: "穷医道精髓、献仁术爱心"是刘尚义教授挂在嘴边的座右铭,从医50余年,他几乎天天都在和患者打交道。并在全国率先提出"引疡入瘤"诊疗理念,首创"从膜论治"学术思想,为贵州省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1月25日上午8时半,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部6楼国医堂七诊室,刘尚义开始了当天的坐诊工作。"把手伸出来我把个脉""舌头伸出来看看"……刘尚义对待每一位患者都十分耐心细致。
    • 王宪贝; 杨宇飞
    • 摘要: 恶性肿瘤病因难明,病症变化多端,预后不佳,在《黄帝内经》中属于奇病范畴.笔者在导师杨宇飞教授门诊学习过程中,曾多次听她强调肿瘤医生除了要医术高明外,仍需知天文地理,通晓人事,将治疗模式由治病转变为治人,培养高尚医德,奉行端正医道,以道驭术,让患者达到肿瘤康复的三回归,即回归个人、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她对"征五过论""征四失论"极为推崇,两论批评了临床医生因不精通医术、不通晓人事之理在诊疗过程所犯的5种过错,批判了庸医医德缺失、医术不精而又贪图功名的4种过失,进而引出诊之三常、医者四德及十全之法,在诊疗技巧与原则、临床思维的养成及行医态度方面进行了规范,其关注社会心理因素、比类奇恒临床思维的应用,严以动神,由治病到治人的理念转变,体现了德配医道、以道驭术、以达十全的大医典范,对临床肿瘤的中西医并重诊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医者深入研读,体悟实践.
    • 方旖旎; 王琦; 李竹青; 李天星; 崔殿坤; 杨正
    • 摘要: 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代表着中医学术发展的最高水平,是中医学的宝贵财富,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是继承和发展中医的重要途径.通过查阅近十年来传承类文献,总结其使用的方法,将其分为:师徒传授、传统的文献研究、数据挖掘三大类.综述目前传承的现状,提出当前存在的不足在于学术资料收集与整理不统一,重术轻道现象,缺乏中医特色,中医人才培养问题.立足于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学术思想资料的采集与保存、重视医道的传承研究,加强中医特色,遵循中医人才培养规律的设想,以冀为今后的传承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