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报告

摘要

目的:探讨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早期诊断方法,组织学检查的意义,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泌尿系统评价的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1年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手术治疗,病理确诊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0例临床资料。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多见于育龄女性,本组病例平均年龄40.85岁(27~48岁),符合其发病特点。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现多样但均不典型。本组病例中多以疼痛(65%)及肾积水(40%)为主要表现。疼痛部位多位于受累侧腹部(20%)、最部(35%)、盆腔包块(15%)、不孕(5%)尿急(5%)等少,无因异常出血及血尿等明显症状就诊者。14例行盆腔彩超检查,发现盆腔包块5例,合并子宫腺肌症4例,合并肌瘤3例,1例未发现异常,1例发现尿管扩张。11例行泌尿系统彩超检查,均有肾盂积水,其中发现输尿管扩张9例。5例行泌尿系统MRI检查,11例行泌尿系统CT检查,3例行静脉肾盂造影,均发现肾盂、输尿管积水。10例行肾动态检查,除2例肾功能正常外其余8例均有受累及侧肾功能损害,甚至肾萎缩。10例因术前置入D-J管行膀胱镜检查,膀胱均未见病变,其中3例未能成功置入D-J管。所有患者尿常规及血肌酐均正常。术中见累及膀胱腹膜返折6(50%)例,累及右侧卵巢2例(16.7%),累及左侧卵巢4例(33.3%)。累及阴道直肠膈3例(25%),累及同侧骶韧带2例(16.7%),累及肠管表面1例(8.3%)。输尿管受累右侧7例(58.3%),左侧5例(41.7%),未见双翻同时发生。手术方式以腹腔镜手术为主10例(83%),开腹手术少2例(17%),输尿管处理单纯分离粘连4例(33.3%),输尿管部分切除后再吻合8例(66.7%),输尿管全长及单侧肾切除l例(8.3%),全部经病理证实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警惕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早期诊断以影像学检查为主,特别是合并其他部位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注意筛查。组织学检查对于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确诊有意义,但对于指导治疗及预后无意义,对于因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行手术治疗患者应进行泌尿系统评估,以提高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确诊率,减少肾功能损失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