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江苏省高校第三十届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 >学校体育场域中全纳与融合教育问题的探讨

学校体育场域中全纳与融合教育问题的探讨

摘要

教育均等象征社会公平与正义,一直是社会所追求的目标,教育均等包括起点均等、过程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融合教育与全纳教育是教育均等理念下的两个重要概念,融合教育强调正常化原则、反机构化和反标记化运动;全纳教育则强调教育公平、反对歧视,全员参与、反对孤立,尊重差异、反对排斥.体育教育中的融合与全纳表现在体育教学理念上,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包容"与"接纳"的人文观;在体育课程建设上,开发校本课程和适时调整场地、规则,尊重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兴趣偏好等个体差异,实施个体差异性分层教学和全面提升的整体教学;在教学评价上,采用注重参与、进步的发展性评价和多元评价;学校体育管理制度上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核心,减少行政干预与控制;教师专业发展上增加特殊教育的学习内容.现实中学校的制度、设备、师资、课程、教学、评量等因素均会影响学校体育教育均等的实现。目前学校体育场域中存在种种特殊群体与隔离区,如教学过程中以运动能力论高低“重优轻劣”形成弱势群体隔离区、竞赛目标偏离形成多数受困的反隔离、传统“男主女次”思维形成性别隔离、体育资源配置不足与占用霸权形成强制隔离。隔离形成深层诱因包括学校行政机关的行为失范(各部门沟通协调不畅、对学校体育活动介入“度”的随意性、追求社会价值的功利性),教师期望不均与课程价值取向偏差(喜优厌劣、固守学科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课程严守传统、缺乏创新动机(新课改下的无所适从、学校体育地位不高、体育理论与实践科研不强)等。提出要落实学校体育教育均等的理念,教师需要有全人教育理念和爱的胸怀,营造“零拒绝”全接纳的融合教育环境;以多元智慧观来看待人的“问题”和“成功”,在课程规划与实际教学中遵循个性化差异,用多元、发展、允许差异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联合学校、家庭、社区共同构筑学习共同体;推行帮扶计划、实施补救教学等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