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F、NF-κB及IL-1β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MIF、NF-κB与IL-1β在鼻息肉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鼻息肉治疗提供理论依据.rn 方法:取郑大一附院鼻科32例经鼻内镜手术切除的鼻息肉组织为实验组(鼻息肉组),因鼻中隔偏曲行鼻中隔矫正术时取得下鼻甲粘膜组织13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以及白介素-1β3 (IL-1β)在鼻息肉组织及正常下鼻甲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三者在鼻息肉组及对照组间中的阳性表达情况及其两两因子相关性.rn 结果:1、鼻息肉组可见上皮增生变厚,纤毛紊乱、倒伏,部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被复层鳞状上皮取代,间质水肿明显,上皮层及间质中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包括EOS、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等,其中以EOS浸润为主;而对照组下鼻甲黏膜表面被覆较平整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固有膜或间质内为疏松的弹性纤维结缔组织,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未见明显的EOS浸润。其中,鼻息肉组的EOS浸润程度明显高于正常下鼻甲组(P<0.05)。2、MIF在鼻息肉组中呈阳性表达,多分布于粘膜上皮、腺体、血管内皮细胞及部分间质细胞的细胞浆,呈黄褐色、棕黄色,在对照组部分表达于粘膜上皮及腺体的胞浆,染色较淡,MIF在鼻息肉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下鼻甲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p65在鼻息肉组阳性表达多分布于黏膜的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胞核或(和)胞质内,呈现棕黄色或黄褐色,在对照组黏膜上皮、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有少许表达,NF-κBp65在鼻息肉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下鼻甲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在鼻息肉组中主要表达于黏膜上皮层、黏膜下层的细胞浆及炎性细胞胞浆内,呈棕黄色颗粒,在对照组下鼻甲上皮组织未见表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鼻息肉组中MIF与NF-κBp65呈正相关(r=0.58,P<0.05),MIF与IL-1 }也呈正相关(r=0.55,P<0.05),NF-κBp65与IL-1β也呈正相关(r=0.49,P<0.05);NF-κBp65核染阳性率与鼻息肉组织中MIF,IL-1β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分别为0.61,0.56,P<0.05);EOS浸润程度与MIF, IL-1β存在正相关趋势(r分别为0.44. 0.51,P<0.05),与NF-κBp65及NF-κBp65核染阳J性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4、鼻息肉组VAS评分为7.21±1.58,鼻内镜检查评分为7.34±3.62。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VAS评分与MIF水平呈正相关(r=0.67,P<0.05),与NF-κBp65, NF-κBp65核染阳性率以及IL-1β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鼻内镜检查评分与MIF及NF-κBp65核染阳性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0.69,P<0.05),与NF-κBp65及IL-1β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rn 结论:1、MIF,NF-κBp65及IL-1β在鼻息肉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下鼻甲粘膜,且三者之间存在正相关,表明它们可能通过协同作用促进鼻息肉的发生发展,鼻息肉中可能存在有IL-1β-NF-κB-MIF途径,这一途径可能是鼻息肉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之一,在临床治疗鼻息肉时可采用阻断其途径的药物。2、MIF及NF-κBp65核染阳性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鼻息肉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的一个标准。3、正常下鼻甲粘膜有少量活化的NF-κBp65与MIF表达,暗示NF-κBp65与MIF可能参与维持下鼻甲的生理功能或与下鼻甲最轻持续炎症反应有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