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二届全国红细胞疾病(贫血)学术会议 >母体血浆胎儿核酸分析应用于地中海贫血的无创性产前诊断

母体血浆胎儿核酸分析应用于地中海贫血的无创性产前诊断

摘要

地中海贫血(地贫)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之一,通过产前诊断淘汰受累重型患儿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地贫首选预防措施。母血浆胎儿游离核酸的发现为地贫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近些年来,针对地贫遗传缺陷(特别是(a)地贫点突变)的母血浆胎儿游离DNA检测技术,如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分子大小分离法、肽核酸介导的突变序列富集方法和数字化PCR等技术的发展使开展地贫的无创性产前诊断成为现实,这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望推动无创性产前诊断在其他人类单基因病上的应用。本文在重点阐述与地贫相关的研究外,也对该领域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整体现状进行了综述。rn 产前诊断(prenatal diagnosis)是现代产科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内含为在胎儿出生前通过遗传学分析或影像学检测对胎儿的某些特定疾病进行医学诊断。影像学检测主要检测胎儿发育的大体结构是否有畸形,遗传学检测广泛用于人类遗传性疾病和遗传特性(如性别和血型等)的诊断,后者依据胎儿取材方法的不同,分为创伤性和无创性诊断两种。无创性产前诊断(noninvasive prenatal diagnosis,NIPD)是不同于羊膜腔穿刺、绒毛取样和脐血取样等传统创伤性方法的现代技术,主要指母体外周血中胎儿细胞(fetal cell)和游离胎儿核酸(cell free fetal nucleic acid,cffNA)采样和分析技术。影像学检测也属无创性产前诊断的范畴,本文主要介绍遗传学检测中基于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核酸分析的产前诊断。rn 母体外周血中胎儿细胞(有核红细胞)的发现历史最早可以追朔到19世纪70年代,但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末,Walknowska等在孕妇外周血中鉴定出男胎的滋养层细胞时才首次证实了母体外周血中存在胎儿细胞的事实[1]。此后至今,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red blood cell,NRBC)的研究一直是该技术领域关注的重点,但由于母体血液中胎儿细胞的含量极少(占母血细胞的1/109~105),其分离和检测技术的复杂性使这一无创性胎儿诊断方法的临床实践和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1997年LoYM等采用快速煮沸法抽提孕妇血清和血浆中的DNA,并用Y染色体特异性PCR进行胎儿性别诊断,从而首次证明孕妇外周血中存在游离胎儿DNA(cell-free fetal DNA,cffDNA),这一重要发现开辟了无创性产前诊断的新途径。随后,LoYM所领导的课题组于2000年又证实了母体血循环中存在来源于胎盘的游离胎儿mRNA(cell free fetal RNA,cffRNA)的事实,为母体血中胎儿核酸分析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了研究基础。目前这一无创性胎儿产前诊断技术已在胎儿性别鉴定、RHD血型分析和非整倍体染色体的诊断等领域得以应用。由于在cffDNA中检测导致人类遗传病的基因突变十分困难,故其在人类单基因病上的临床应用,特别是作为常规技术应用尚需假以时日。针对人类单基因病点突变的分子诊断方法学探索是该领域技术应用的关键,本文将围绕地中海贫血这一代表性人类遗传病的母体血浆(血清)胎儿核酸分析技术的方法学和无创性胎儿产前诊断在人类遗传病的临床应用前景展开阐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