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七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镜病理及胃蛋白酶原的相关性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镜病理及胃蛋白酶原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蛋白酶原水平及胃镜病理改变的关系,探索本病中医证型客观化指标,为临床的辨证施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与不同病理表现的关系,为本病的早期诊治提供新的客观依据.rn 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纳人标准及排除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90例,参照中医辨证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水平,填写统一的调查表,用统计方法分析各证型间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的差异、各病理表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及各病理改变的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的差异。rn 结果:(1)各中医证型的胃镜病理改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中医证型的Hp感染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2)PGI水平排序:脾胃湿热组>肝胃不和组>胃络痪血组>脾胃虚弱组>胃阴不足组。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F=110.341,F=0.000<0.05)。其中脾胃虚弱组与胃阴不足组、脾胃湿热组、肝胃不和组,胃络痕血组与胃阴不足组、脾胃湿热组、肝胃不和组,胃阴不足组与脾胃湿热组、肝胃不和组,脾胃湿热证与肝胃不和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脾胃虚弱组与胃络疲血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rn 结论:1.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粘膜病理演变有一定关系。说明中医辨证分型确实有其一定的病理学基础。2.胃蛋白酶原的含量的检测可当做临床工作中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可以协助指导临床诊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