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重症肝炎热点研究进展

摘要

近年,有关肝衰竭/重症肝炎在众多方面研究较为集中,主要热点有发病机制、预后判断、分型诊断、肝性脑病和脑水肿、病因治疗、主要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疗法及人工肝支持.现将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随着我国肝肾移植开展的日益普及,HBV再感染或再活化问题较为突出.免疫抑制诱导性暴发性肝衰竭(FHF)/纤维淤胆性肝炎(FCH)具有不同于普通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独特的发病机制.严重的免疫抑制状态,特别是器官移植后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是其重要的诱发因素和发病前提,HBV等肝炎病毒在这些状态下的直接致肝细胞病变作用是其发生的最直接的原因.因此,免疫抑制诱导性暴发性肝衰竭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重型病毒性肝炎,但其发病机制不同于一般情况下病毒性肝炎肝损害的免疫发病机制.特对此型重症肝炎的发病机制作专门介绍.(一)严重全身免疫抑制是FCH/免疫抑制诱导性暴发性肝衰竭发生的必备前提目前认为,严重的全身性免疫抑制为HBV等肝炎病毒得以直接损害肝细胞创造了条件,是FCH/免疫抑制诱导性暴发性肝衰竭发生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引起严重全身性免疫抑制的情况包括:(1)肝移植、肾移植、骨髓移植、心脏移植等器官移植而使用糖皮质激素(强的松龙或甲基强的松龙)、硫唑嘌呤(azathioprine,AZA)、环孢菌素A(cyclosporineA,CsA)等强力全身免疫抑制剂时;(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终末期全身免疫系统功能崩溃时;(3)因患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等恶性肿瘤而接受全身高强度化疗时;(4)其他可引起全身免疫抑制的情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