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4第二届海峡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 >中华民国时期身体观的变迁与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中华民国时期身体观的变迁与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摘要

近代以来的中国时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中国体育思想随着先进学者的孜孜探寻、社会性质与国家命运而发生蜕变.每一次对不同身体观的见解,都会影响着中国学校体育的改变与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中华民国时期(1912年至1949年)主要的三种身体观,强种强国的军国民教育,教育化、生活化、自然化的自然体育思想,体育军事化的民族体育思想进行剖析,阐述不同身体观的变迁对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与影响,认为军国民教育符合当时社会对体育的诉求,学校体育的实施缺少人性化的体育教育,体现了"强国救命"的核心价值观;倡导教育、生活化、自然化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提升了当时社会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丰富了学校体育理论的研究与建设,但基于当时的客观条件所限,难以形成普及化的运动,过重强调运动的竞技化、生活化和娱乐化,助长了"锦标制"、"选手体育"的形成;面对国贫民弱和抗日救亡的国情,民族体育思想满足了当时社会的需求,振奋了民族精神,作为特殊时期的产物,民族体育思想带来浓厚的强国强兵意愿与军国民的余绪,因此,它很难做为近代中国体育发展的长期主流意识.通过对中华民国时期身体观变迁的寻脉,发现中国学校体育在不同时期拥有不同的特征,但它处于螺旋上升的状态,对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时的身体观对于现在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仍有可借鉴的意义,对于中国现代学校体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仍有可借鉴的举措.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