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第五届研讨会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研究进展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研究进展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红阳’及‘Hort16A’等品种的猕猴桃溃疡病感染面积增加,国内对于该病的研究也逐渐开始重视。形态学特征及致病力检测等研究是植物病原菌常见的鉴定方法。rn朱晓湘、承河元、梁英梅、雷庆及张弛等分别对湖南石门东山峰农场、安徽岳西地区、陕西关中地区、四川都江堰地区及重庆黔江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发现病原菌在KB培养基上呈白色至浅黄色,无黄绿色荧光;王忠肃、赵利娜分别对四川苍溪县、安徽岳西、陕西户县和重庆黔江分离到的菌株进行了分析,菌株在KB培养基上均呈黄绿色荧光。可见,各地或同地区不同果园内采集的病原菌在形态学特征上存在着明显差异。本研究对全国主要栽培地区的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进行了系统的形态学特征分析,发现不同病原菌菌株在KB培养基上的主要形态学特征均为圆形、半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但在色素分泌上存在较大差异,可大致分为浅黄色、白色至黄绿色3个类群。形态学特征类群的划分与致病力、分子分型及地域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rn 在致病力研究方面,张立新等对安徽、重庆、陕西等地的12个代表性猕猴桃溃疡病菌株的致病力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来源于安徽的2个菌株致病力最强;而来源于安徽、重庆和陕西的其他菌株的致病力较弱。本研究运用全国24个代表性菌株在‘红阳’品种的致病力表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证实,我国猕猴桃溃疡病病菌按照致病力强弱可以划分为4个等级,菌株间的致病力存在着明显的分化,且致病性相对较弱的菌株比率较大,可以部分解释为何目前中国猕猴桃溃疡病并没有大规模爆发。rn 在遗传多样性研究方面,C.Honour等人对于全球30个PSA菌株的基因组及群体进行分析,认为过去30年爆发的猕猴桃溃疡病是由于多个完全不同的PSA病原居群造成的;随着病原菌在不同环境下对新猕猴桃宿主的成功驯化,就会产生一种新的病原菌群体。本文首次运用Rep-PCR技术对中国溃疡病病原菌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猕猴桃溃疡病菌株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笔者认为与新西兰、意大利的栽培品种单一、环境条件一致不同,我国各个猕猴桃栽培地区的气候条件及栽培品种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可能造成了大量PSA病原菌的变异,形成了多个不同的病原菌群体,最终形成了群体间形态特征、致病力、遗传多样性丰富的现状。同时,我国的猕猴桃苗木存在着很大的流动性,不同地区的病原菌很可能属于来自于同一个园区,属于同一个致病类型或分子类型,因此遗传多样性与地域之间并无明显关联。针对病原菌的起源、地域分布格局及流行机制等问题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将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