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肝病传脾,当先实脾”之治未病思维探析

摘要

本文以《金匮要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为切入点,试探讨并分析了张仲景治未病的临床思维,揭示了五脏与五行的相关性是治未病的途径,条畅气机、调补后天之本为治未病方法,"顺应五常"为治未病的行为方式.阐释了"肝病传脾,当先实脾"治未病思想的科学内涵,研究证实仲景以肝脾为中心的治未病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治未病"思想源于《内经》,其内容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张仲景将这一理论法则与临床实践紧密相结合,并加以丰富和发展,按照五脏与五行的相关性理论,根据五脏与五行之问的生克制化关系。中医五行理论认为,五行臣口木火土金水。疾病的传变,主要是五脏六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的转化。结合中医理论,就要从整体观念出发,取类比象,把五脏六腑的特点与五行之间生克制化的关系相结合。一脏有病,以依据五行运动的规律而影响另一脏产生病变,五脏的传变,向着相克相乘的方向进行。为了防止疾病的蔓延,就应该依据这种规律,先治或先安未病的脏腑,以截断其传变的途径,从而使疾病向着瘁愈的方向转化。因为肝木能克伐脾土,如见肝实之病,应认识到肝病最易传脾,在治肝的同时,要注意调补脾脏,这就是治其未病的未病先防。张仲景"肝病传脾,当先实脾"的理论正是说明人体脏腑功能是顺应五行的活动,按照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要求人们的生活行为都应该顺应五行,方能健康无病,从而达到治未病目的。总之,"肝病传脾,当先实脾"是仲景从脏腑关系出发,以五行为基础,以肝脾为中心,运用整体观念和天人相应的观点,强调治未病重要性思想的集中体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指导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