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1年第六届河南省科协学术年会 >1965~2009年河南省降水量的时空演变特征

1965~2009年河南省降水量的时空演变特征

摘要

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干湿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对农业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的气象要素.河南省是我国的主要农业区之一,因其地形较为复杂,又受季风影响,所以降水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干旱与洪涝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冲击,有必要研究河南省降水时空变化规律.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已经利用气象站点的多年资料对东北地区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也有不少学者和气象工作者分析研究了河南连阴雨、旱涝及降水时空分布,但是在年降水量界限的划分及其变化对生态的影响及其地理意义方面研究较少.本文探讨河南省降水量的地理区域特征及其时空分布规律,为今后的水资源利用及农业生产提供依据.经过对1965-2009年河南省四季及全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可知: (1)近45年河南省年降水量呈上升一下降一上升一下降的波动变化特征,整体呈弱加趋势,但不显著。各季降水量差别较大,夏季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3%,为四季之首,冬季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为降水最少季节。 (2)不同降水量界限值的范围具有较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其中400-600mm区域主要分布在豫北及豫西北地区,20世纪60年代后期范围最大,以后逐年呈下降趋势;大于1000mm区域主要位于淮河以南的信阳地区,2000年以后其范围明显北扩到淮河以北地区。 (3)四季降水量时间变化特征为,春季与冬季都呈弱增加趋势但增加趋势不显著,夏季呈显著增加趋势,秋季呈显著减少趋势。空间变化特征为,春季安阳西北部降水显著增多,其他地区无论是降水增多或是减少,均不显著;夏季全省大部地区降水量以增多为主,其中周口和平顶山两地区降水量增多趋势显著;秋季大部地区为降水量减少趋势,其中南阳、信阳两地区降水量减少显著;冬季,全省大部分地区为降水量增多趋势,但增多趋势不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