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麂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10年变化研究

摘要

为评估南麂列岛海洋保护区内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水平和保护状况,笔者于2003年、2006-2007年、2012-2013年对南麂列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三时段调查分别鉴定出底栖动物184种、145种和354种.岩礁相潮间带底栖动物平均丰度分别为3878±690 ind/m2,3038±643ind/m2及5132±589ind/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5028.41±496.33g/m2,7059.93±1319.95g/m2及3814.72±369.84g/m2,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岩礁的底栖动物有一定的季节性变化.沙滩的平均丰度分别为为32±6ind/m2,66±18ind/m2及97±23ind/m2,平均生物量为31.85±9.36g/m2,64.30±4.14g/m2及616.90±300.77 g/m2,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沙岙核心区内外丰度有显著性差异.岩礁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度指数(2.91±0.37~4.00±0.36,0.52±0.05~0.72±0.03,4.51±0.06~8.50±1.60)均高于沙滩(0.13±0.08~2.55±0.37,0.04±0.02~0.79±0.06,0.25±0.13~2.40±0.60).丰度/生物量对比曲线显示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一定程度的扰动,但总体状况尚属良好.三时段调查结果表明南麂列岛底栖动物群落仍保持着资源丰富、类型独特的生态状况,核心区内外结果则显示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