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热带海洋学报》 >防城河口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防城河口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摘要

文章根据2016年5月、8月、11月和2017年2月的调查数据,研究自然和人为因素对广西防城河口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季度共采集到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10门252种,以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为主.调查区域的优势种包括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 cingulata、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长腕和尚蟹Mictyris longicarpus、纵带滩栖螺Batillaria zonalis、青蛤Cyclina sinensis、南海鸭嘴蛤Laternula nanhaiensis、文蛤Meretrix meretrix和红树蚬Gelolna coaxans等8种,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03个·m-2和276.58g·m-2,其中软体动物占69.58%和83.73%.盐度和底质类型因素是影响群落密度、生物量和群落指数的主要环境因子,季节和潮带因素影响较小.其中盐度对密度和生物量的影响大于底质类型,但底质类型对种类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度等群落指数的影响大于盐度.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可以将群落划分为3个类型,基本对应于盐度和底质类型影响.从多样性水平判断防城河口湾潮间带总体上处于中度扰动之中,盐度、底质类型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综合影响了该湾潮间带动物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著录项

  • 来源
    《热带海洋学报》 |2019年第2期|67-77|共11页
  • 作者单位

    钦州学院,广西钦州 535011;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22;

    钦州学院,广西钦州 535011;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22;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22;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广西防城港 538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22;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22;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22;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22;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北海 5360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P735.542;
  • 关键词

    防城河口湾;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环境扰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