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九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的变化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的变化

摘要

目的:研究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认知障碍患者的血清炎性标志物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探讨其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预防中的意义. 方法:对SIVD中19例VD患者、20例血管性无痴呆型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患者及15例年龄及性别相当的健康老年入行神经心理评估,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动态定时散射比浊法检测其血清炎性标志物IL-6、hsCRP水平,行统计学处理,进一步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结果:(1)血清IL-6水平:SIVD两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IL-6浓度升高(VD组97.73±26.56pg/ml,VCIND83.77±21.29pg/ml),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hsCRP水平:VD组hsCRP浓度(4.75±3.52mg/l)高于健康对照组(3.89±3.8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IL-6与hsCRP之间呈弱正相关. 结论:皮质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清IL-6、hsCRP水平较正常老年人均明显升高,炎性因子可能参与了SIVD的发生、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