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 >黄花苜蓿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黄花苜蓿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摘要

苜蓿是重要的豆科牧草,我国苜蓿资源丰富,但可消化率较低,如何提高苜蓿的可消化率,改良其品质,更高的提高其营养价值,是目前苜蓿育种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试验以海拉尔野生黄花苜蓿(Mcdicago falcata L.)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手段建立了体细胞胚再生体系。在此基础上,将携带增加含硫氨基酸基因AK和APR和降低木质素基因449-C3H和HCT的共过表达载体pDESAK-APR和共干扰载体p449 hct-c3 h通过冻融法转入根癌农杆菌 LBA4404中,然后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含目的基因的两个载体直接转化黄花苜蓿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结果表明: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为 MS+1.5mg/L2,4-D+0.4mg/L6-BA+3﹪蔗糖+0.7﹪琼脂,子叶也和下胚轴的愈伤率都可达100﹪;最佳胚性愈伤形成培养基为MS+0.5mg/LKT+0.1mg/LNAA+2﹪蔗糖+0.7﹪琼脂,胚性愈伤形成率为81.5﹪;最佳分化芽形成培养基为 MS+0.25mg/LKT+0.05mg/LNAA+2﹪蔗糖+0.7﹪琼脂,分化芽形成率为36.5﹪,且分化芽直接转入MS培养基中培养成植株;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5mg/LNAA+1.5﹪蔗糖+0.7﹪琼脂,生根率为93.3﹪。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过程中,黄花苜蓿的子叶是理想的转基因受体,kan抗性试验筛选浓度为50mg/L,cef抑菌浓度为500mg/L,侵染时间为6-8min,农杆菌侵染液OD600为0.5-0.6。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