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方鲇生长激素受体cDNA的分子克隆以及鱼类存在两种生长激素受体的证明
【6h】

南方鲇生长激素受体cDNA的分子克隆以及鱼类存在两种生长激素受体的证明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表

内容摘要

1前言

1.1 GHR的研究现状

1.2GH和GHR与GHBP的相互作用

1.3 GHR的信号转导途径

1.4本研究的立项依据和目的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动物和材料

2.2菌株、克隆载体、工具酶

2.3南方鲇GHR cDNA的克隆

2.4目的片段的回收、亚克隆及测序

2.5东方鲀和斑马鱼GHR1和GHR2 cDNA的获得

2.6进化树的构建和分析

2.7 GHR在南方鲇组织中的分布表达

3结果

3.1南方鲇GHR cDNA和氨基酸全序列

3.2南方鲇GHR cDNA组织分布结果

3.3东方鲀GHR1和GHR2的结构特点

3.4斑马鱼GHR1和GHR2的结构特点

3.5系统进化分析

4讨论

4.1 GHR1和GHR2的总体特征

4.2 GHR胞外和跨膜结构域特征

4.3 GHR1和GHR2胞内特征比较

4.4基因组复制对GHR2存在的支持

4.5 GHR2是正常表达的功能基因吗?

结 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用RT-PCR加RACE的方法从南方大口鲇中克隆出其生长激素受体(GHR).当利用南方鲇GHR的核苷酸、氨基酸序列Blast东方纯的基因组时,发现有两个contig与其氨基酸序列非常相似,因此意识到鱼类可能存在两种不同基因编码的GHR.随后主要利用已经克隆得到的cohoGHR isfl、cohoGHR isf2、chGHR以及其他鱼类GHR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Blast东方纯的基因组,采用序列拼接的方法从东方纯基因组中分离出两种不同基因编码的fGHR1和fGHR2(该研究把和传统GHR相似的叫做GHR1,把另外一种叫做GHR2).同时,我们用相似的方法从斑马鱼的EST序列和其高通量(HTG)基因组序列分离出斑马鱼zfGHR1和zfGHR2.在得到以上GHR序列后,又分析了人、鼠、鸡等其他动物的基因组,发现GHR2只存在于鱼类,是鱼类特有的现象.该研究对GHR1和GHR2做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分析比较fGHR1、fGHR2、zfGHR1和zfGHR2的特点发现,他们除了都具有传统GHR的特点外,GHR1和GHR2又各自区别开来:具体包括1)GHR的标志性特征Y/FGEFS:fGHR1、fGHR2和zfGHR1胞外铰链区的结构域为FGEFS,在zfGHR2该结构域为FGDFS.但由于天冬氨酸(D)和谷氨酸(E)由于性质非常相似,因此可以把他们理解为一致的;2)保守的胞外半胱氨酸残基.在fGHR1和zfGHR1都为7个,数目和四足动物GHR一致;在fGHR2胞外胱氨酸残基为5个,zfGHR2为4个,和同属于GHR2的cohoGHR isfl、cohoGHR isr2、chGHR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却和传统的GHR1有比较大的区别;3)该试验克隆和分离得到GHR1和6HR2以及所有目前发表的GHR都有比较保守的Box1结构域,氨基酸组成为PPXPXP,研究表明最后两个脯氨酸残基作用最大;4)在所有GHR中都完全一致的Box2,序列为WVEFI;5)在GHR1和GHR2胞内部分都比较保守的酪氨酸残基,他们被认为在信号传导中起作用.以上比较分析表明GHR2具有GHR最重要的结构,其就是GHR.但他们又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因而和GHR1分开来,属于GHR不同的一个类群.另外一点让人感兴趣的是:该研究在使用了各种方法后都没有能够分离出zfGHR1和zfGHR2的跨膜区和Box1.由于zfGHR1和zfGHR2分别位于不同的基因组contig上,理论上这种巧合发生的几率是比较小的.更深入的研究将解释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最后,加上我们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中克隆得到了GHR2cDNA的片断,以及从斑点绿色东方纯(Tetraodonnigroviridis)基因组分离出的GHR2(未发表资料),该实验的结果表明GHR2广泛的存在于鱼类,是鱼类共有的现象.这是第一次在世界上提出鱼类且仅在鱼类存在不同基因编码的两种GHR的概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