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工作中即时信息沟通开放度研究
【6h】

工作中即时信息沟通开放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即时信息开放度研究背景

1.1.2 即时信息开放度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基本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即时信息研究

2.1.1 即时信息概念

2.1.2 即时信息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2.1.3 即时信息在组织中的应用研究

2.2 沟通开放度研究

2.2.1 沟通开放度的内涵

2.2.2 沟通开放度在管理沟通中的地位

2.2.3 沟通开放度相关理论

2.3 即时信息沟通开放度研究

3 研究模型与假设

3.1 研究模型

3.2 研究假设

4 问卷设计、数据整理和检验

4.1 定义变量与测度

4.1.1 即时信息

4.1.2 沟通开放度

4.1.3 即时信息沟通开放度

4.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4.2.1 问卷设计流程

4.2.2 问卷设计结构

4.2.3 数据收集和整理

4.3 量表品质检验

4.3.1 信度分析

4.3.2 效度分析

4.4 即时信息沟通开放度实证分析

4.4.1 即时信息对不同沟通方向的影响

4.4.2 即时信息沟通内容分析

4.4.3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工作中的沟通开放度一直是组织沟通领域的学者以及管理者们所关注的,开放的沟通已经被证实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沟通开放性与激励之间存在正向强相关的关系,对员工授权有正向影响,并且对员工忠诚度和工作满意度有正向强相关的关系。沟通开放性也会促进信息和知识分享,影响决策的有效性;相反,低水平的沟通开放性被发现与群体中的破坏性冲突有关联。人们在工作中经常使用不同沟通媒介进行沟通,如面对面、电话、电子邮件和即时消息(Instant Messaging,IM)等。这些沟通媒介在处理信息的能力上有一定的差异,对组织沟通开放度也有不同的意义。即时消息沟通被认为是一种贫乏的媒介,更适合于传递比较容易理解的信息;同时,即时信息非正式性、间接性的特点满足了中国式沟通具有高文字性、非正式沟通以及重视情感沟通的需求,对工作组织中的沟通开放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文章通过构建即时信息应用与组织沟通三个方向沟通开放度之间的假设模型,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索了即时信息对组织沟通中不同沟通方向沟通开放度的影响,证实了即时信息不同沟通方向沟通开放度具有显著不同,不仅体现在使用即时信息沟通地频率,还体现在不同的沟通内容上,实证研究发现,即时信息上行沟通具有最高的开放度,即时信息下行沟通相对封闭。丰富了沟通渠道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给工作组织沟通管理实践以有益的启发和理论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