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疆轮台县杏产业化经营研究
【6h】

新疆轮台县杏产业化经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前言

1.1概述

1.2选题的目的、意义

1.3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三章杏产业在轮台县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1轮台县杏生产概况

3.2轮台杏品质特点

3.3杏产业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3.4国内外杏产业生产状况分析

第四章轮台县杏产业发展的战略分析

4.1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4.2轮台县杏产业发展的战略分析

4.3轮台县杏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分析

4.4产业发展战略的评价、执行、控制和调整

第五章经营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

5.1龙头企业合同带动型(企业+合同+农户)

5.2市场带动型(市场+农户)

5.3服务组织带动型(农户+中介+企业)

第六章政府在白杏产业化中的作用分析

6.1政府调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性

6.2政府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方式

6.3政府在促进白杏产业化中的具体措施

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7.1结论

7.2存在的问题

7.3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对轮台县杏产业化经营近10年来发展历程的追踪调查研究,深入地探索了轮台县杏产业化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一个林果小品种发展成为县域农业经济支柱产业、形成产业化经营的过程。 利用农业产业化的有关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轮台县杏产业化经营进行了研究:杏产业在轮台县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对县域经济及其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运用产业发展战略理论,分析了轮台县杏产业的结构、及杏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条件、战略评价、控制及调整;运用政府公共管理理论,分析了县政府在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制订合理的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等方面,对促进杏产业化经营的作用。 通过对轮台县杏产业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轮台县的杏产业已初步发展成为产业化经营的格局,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已初步形成,是一种通过经纪人与农户联系的松散型的产业组织模式,并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 2、杏产业的形成是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是顺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结果; 3、杏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的优势,但发展中还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存在; 4、保障产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是: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推广符合企业加工需求的中晚熟杏品种,研究开发高档的杏子加工产品,培育杏加工产品的消费市场,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 5、通过提高产业整体效益,优化产业利益分配机制,推进杏种植农户参与产业加工链的分工,是提高新疆林果种植效益、增加果农收益等问题的关键之一; 6、县政府充分发挥其管理和协调职能,对促进杏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7、轮台县的杏产业化是由多年生特色林果品种形成的,具有产业规模形成慢、产业一旦形成则不易调整的特点,是外向型、高风险的特色产业,对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的依赖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