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明中后期浙东学派与浙东地区书画市场研究
【6h】

明中后期浙东学派与浙东地区书画市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浙东学派及其影响范围

第一节 浙东学派之名实

第二节 明代浙东学派的影响范围

小结

第二章 浙东地区功利主义收藏倾向

第一节 学术之余事——书画收藏

第二节 碑帖与书画的抉择:浙东地区功利主义收藏观

第三节 藏品的被动单向性流通:功利主义的双重性

小结

第三章 浙东地区书画市场的高度商业化

第一节 “功利主义”与商业发展

第二节 浙东地区的书画市场的高度商业化——以宁波为例

小结

第四章 宁波地区的海外贸易与“外销型”书画市场

第一节 遣明使入明与宁波地区的书画交流——以策彦周良为例

第二节 明末清初中国入日商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浙东学派以功利主义为其最鲜明的旗帜。因其具有很强的致用性,尤在社会风气虚浮或社会动荡之时,最受士人所重视。于文、艺而言,在儒家的伦理体系中是重文而轻艺,这本身就体现着儒家功利性的一面,浙东学派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下的浙东地区更是如此。浙东学人对待藏书一事热情高涨,读书经世,乃是地区精神之所在;而书画收藏一事,完全是在藏书之余而为之,不为浙东学人所重视。
  在当代看来,浙东地区被功利主义思想浸染下利弊兼有。有利的是,这种价值观导向使得藏品的保存稳定,藏书楼没有遭受不可抗拒力的摧毁时,这些藏品便会保存完好,所以至今浙东地区还保留着几座仅有的古代藏书楼。弊端则是,藏品的不流通性使得藏品并没有发挥到应有的社会作用;同时,在藏书楼遭到不可抗拒力的摧毁时,一些稀有藏品往往会遭受不可逆的损毁。
  浙东学派功利主义的重商思想与浙东地区天然的地理环境,使得浙东对外贸易十分发达,书画市场亦是如此。浙东地区在宋元明时期便已出现了大量的生产书画的作坊以及大量的“商品画”。以宁波为代表的浙东地区是中国古代对外文化输出的重要中转站,从而形成了浙东地区富有特色的“外销型”书画市场。尤其在明代,日本入明商人多数时间都在宁波等地活动。浙东地区的“外销型”的书画市场同江南、京师等地的“内销型”的书画市场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书画市场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