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冠心病的预测研究
【6h】

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冠心病的预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2型糖尿病无症状型冠心病研究进展

致谢

附录

在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文章和参与的课题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单心血管危险因素、多重心血管危险、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硬化分级及下肢动脉硬化分级与无症状冠心病(CAD)的关系。
  [方法]
  我们对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2013年1月年至2015年3月内分泌科住院的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收集年龄、身高(H)、体重(W)、腰围(WC)、臀围(HC),体重指数(BMI)、血压情况、空腹血糖(FPG)、糖尿病及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收集血常规、尿常规、生化8项、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尿酸、颈部及下肢血管彩超及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冠脉CTA)、冠脉钙化积分等,并利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网页评估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心脏年龄及风险因素控制正常发病概率。2型糖尿病是根据按1999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确定。冠心病是定义为冠脉CTA血管一支或以上狭窄>50%。
  [结果]
  1.无症状CAD组和非CAD组在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平均CIMT、颈动脉斑块、下肢动脉斑块、冠脉钙化积分、10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BMI、SBP、DBP、TC、LDL-C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t=3.07,P<0.05;性别:x2=12.02,P<0.05;吸烟:x2=8.20,P<0.05;高血压:x2=5.40,P<0.05;颈动脉斑块:x2=19.10,P<0.05;下肢动脉斑块:x2=9.71,P<0.05;平均CIMT:t=5.22,P<0.05;冠脉钙化积分:t=5.76,P<0.05;10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t=5.76,P<0.05; BMI: t=3.02,P<0.05; SBP: t=6.06,P<0.05;DBP:t=4.14,P<0.05; TC: t=3.74,P<0.05; LDL-C: t=3.28,P<0.05)。
  2.单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显示超重或肥胖、吸烟、高血压、血脂紊乱、颈动脉斑块及下肢动脉斑块与无症状CAD相关,上述危险因素无症状CAD患病比值比分别为2.199、2.471、2.158、2.833、4.633和3.429。
  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高血压、血脂紊乱及颈动脉斑块对无症状CAD预测意义最大,其AUC(曲线下面积)、SE(标准误)、p值和95%可信区间分别为0.774、0.036、<0.001和0.704-0.844,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赋值评分预测无症状CAD时,发现评分≥3分为其切点,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kappa值分别为87.0%、60.6%、72.2%和0.457。
  4.当颈动脉硬化≥2级、下肢动脉硬化≥2级和两者均为≥2级时,对无症状CAD预测的敏感性分别为84.9%、35.6%、86.3%,特异性分别为55.3%、73.8%、54.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8.4%、47.8%、38.1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12%、62.97%、92.34%。颈动脉硬化和下肢动脉硬化对诊断无症状CAD具有一定的价值。
  [结论]
  1.心血管危险因素中,颈动脉斑块预测无症状CAD意义最大;心血管危险因素组合吸烟、高血压、血脂紊乱和颈动脉斑块对预测无症状CAD有较高的准确性。
  2.当颈动脉硬化≥2级、下肢动脉硬化≥2级和两者均为≥2级时,对发现和排除无症状CAD具有较大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