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正义的动机——对休谟正义论的哲学分析
【6h】

正义的动机——对休谟正义论的哲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文献综述

1.休谟正义论及相关问题

1.1休谟正义动机本质

1.2休谟正义论背景分析

1.3休谟正义动机异议

2.正义动机的哲学反思

2.1关于正义动机的主观条件

2.2与其他原初动机之比较

3.正义局面何以可能

3.1正义动机的升华

3.2法律的惩罚与强制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休谟从人性的自私心和同情心入手,分析正义制度的存在的动机。认为由于自然为人类需要所提供的资源不足,使正义成为分配物质资源的分配正义。为了解决这个影响正义制度局面稳定的实质问题,休谟认为,克制物欲最好的办法不是诉诸与物欲相反的品德,如纯粹的道德动机,是脱离正义制度本身的社会实质的。分析认为基丁人们利益交换的互利性和仁爱精神,才会使正义制度更好地延续。正义制度的实现,既有赖于有条件的正义动机(互利性),又依赖于无条件的正义动机(道德命令)。虽然后来的哲学思想流派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和做法挑战休谟认定正义动机而产生正义局面的观点,但几乎如出一律朱能摆脱正义动机存在的客观条件(物质交换过程中的互利性),虽然有结论不同,但分析的根源是相同的,以致性质仍是相似的。作者认为,时隔三百多年,我们仍然认定休谟分析止义的动机有其鲜明的生命力和适应力,就是基于休谟正义论的正义动机分析客观清晰,入情入理。但笔者认为如果仅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正义动机似乎意犹朱尽,因为缺乏对正义动机的法律强制作用,正义制度难免会太多依赖个人,从而具有极强的脆弱性。为了使正义制度不断发展完善,以便更好地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强调人性维系正义局面的同时,应强调法律的强制与惩罚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