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市XX地区2007~2011年女性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
【6h】

重庆市XX地区2007~2011年女性犯罪情况的调查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一)充实和完善犯罪预防的理论体系

(二)公安司法实践工作的迫切需要

二、调查的方法

(一)调查样本的选择

(二)调查的具体方法

三、调查的结果

(一)女性犯罪数量与犯罪率

(二)女性犯罪的类型特征

(三)女性犯罪的年龄特征

(四)犯罪女性的文化水平

(五)犯罪女性的职业特征

四、分析与讨论

(一)女性犯罪数量与犯罪率上升的原因分析

(二)女性犯罪类型特点的分析

(三)女性犯罪年龄结构的分析

(四)犯罪女性文化程度特点的分析

(五)犯罪女性的职业特征分析

五、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女性犯罪的心理预防

(二)逐步完善家庭功能

(三)改善社会外部条件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妇女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广大女性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也有少数女性面对着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失去了正确把握自身的能力,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女性犯罪现象日增,犯罪手段社会危害程度渐强,已成为当前不容回避的社会热点问题。现如今,开展女性犯罪研究不仅是国内女性犯罪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公安司法实践工作的迫切需要,更关系到我国妇女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但在重庆市范围内,关于女性犯罪的研究并不多见。为此,笔者深入司法实践部门,结合自己实地调研得到的真实数据和案例,来分析重庆市女性犯罪的特点和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及立法建议,以期为女性犯罪的有效预防建言献策。
  本调研报告包括五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简要说明本次调研的目的和意义,即通过对重庆市某检察院辖区2007~2011年批准逮捕的女性犯罪案件情况的分析,探究造成该地区女性犯罪各种现象的原因,从而在理论上给预防女性犯罪提供依据,实践上帮助改造女犯使其更好地回归社会。
  第二部分,调查的方法。首先结合重庆市市情说明选择该地区作为调查样本的原因,接着介绍了完成本调研报告所用的调查方法,即案卷调查法和个案追踪法。
  第三部分,调研的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列出数据,从而概括出重庆市该地区女性犯罪的各种特征,其中包括女性犯罪数量与犯罪率,女性犯罪的类型特征,女性犯罪主体的年龄特征,女性犯罪主体的文化水平,女性犯罪主体的职业特征等。
  第四部分,分析与讨论。笔者主要从内因和外因,即女性犯罪主体自身的原因和家庭、社会等外界原因两方面来分析女性犯罪的特征和原因。从犯罪数量与犯罪率来看,本地区女性犯罪现象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这里仅从根本原因来进行阐述,内因是现代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带来心理压力造成的,外因则是传统社会观念不能适应女性发展的需要。从女性犯罪的类型来看,本地区女性犯罪呈现三个特点:第一,犯罪目的多为获取钱财,内因是受女性身体条件的影响,外因则是物质社会给部分女性带来的巨大诱惑;第二,女性犯罪严重妨害社会秩序,内因是由于女性易受他人影响,外因则是政府对娱乐场所缺乏监管;第三,女性职务犯罪现象增多,内因是女性易受感情因素的影响,外因则是涉案单位监管不力。从女性犯罪的年龄来看,数据显示犯罪女性以中青年女性为主,但未成年女性犯罪也应当引起重视,其中,中青年女性犯罪呈现“婚外情”引起的女性犯罪增多、家庭暴力引起的女性犯罪增多、犯罪手段出现与男性犯罪趋同化的趋势等特征,而未成年女性犯罪的内因是家庭结构的失衡使得未成年女性心理扭曲,外因则是学校缺乏对预防青少年女性犯罪的重视。从该地区犯罪女性文化水平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第一,犯罪女性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第二,文化程度高的女性多涉经济犯罪;第三,法律意识淡薄是各种文化程度女性犯罪的共同原因。从该地区犯罪女性的职业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无业女性和农民女性合计占到了犯罪总人数的80%,其中,无业女性犯罪主要由于其就业困难,生活压力大,农民女性犯罪则由于城镇化所带来的无所适从。
  第五部分,对策与建议。在第四部分的基础上,从个人、家庭、社会的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综合女性犯罪的个人原因我们可以看出,身体条件和心理因素影响着女性罪犯,由于生理特征为女性所固有,通过现有方法不能加以改变,所以,笔者提倡加强对女性心理的犯罪预防。综合第四部分,可以看出家庭因素在影响女性犯罪行为时也很关键,因此,笔者提出应当逐步完善家庭功能,例如增强对家庭暴力的干预、改善夫妻关系、发挥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作用等。社会因素也是影响女性犯罪行为的关键因素,笔者建议政府加强对女性犯罪的关注和干预,促进女性就业,提高女性的法律意识,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监控,最重要的是从立法、司法、行刑的角度对各种制度加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有效地减少女性犯罪。
  控制和预防女性犯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希望全社会对女性多一些尊重、关怀和理解,给女性更多一些温情,共同努力预防和减少女性犯罪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