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POC模式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6h】

SPOC模式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本章小结

2 SPOC和高职教学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2.1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分析

2.2 高职院校学习者特征分析

2.3 SPOC应用特征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SPOC的高职课程教学设计

3.1 理论基础

3.2 设计原则

3.3 设计思路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SPOC的高职课程教学应用

4.1 前期准备

4.2 理论部分教学应用

4.3 实践部分教学应用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SPOC的高职课程教学评价

5.1 调查问卷分析

5.2(-X)-S平面分析

5.3 S-P表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附录B:非实验班原始得分表(未经规格化)

附录C:实验班原始得分表(未经规格化)

附录D:非实验班原始得分布尔矩阵(经规格化)

附录E:实验班原始得分布尔矩阵(经规格化)

附录F:非实验班原始得分布尔矩阵(排序后的)

附录G:实验班原始得分布尔矩阵(排序后的)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倡导促进高等教育领域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的背景下,同时为了响应《十二五规划》中关于高职教育重点人才培养的号召,本文将SPOC模式与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相结合,根据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整个研究以SPOC模式为中心,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在连续两轮的研究过程中对此模式进行实施、验证和完善。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描述如下:
  第一,通过对MOOC应用现状、《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特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特点进行分析,得出MOOC与高校融合、教学流程的重构及《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计算机应用的入门课程,运用SPOC模式于教学实践中,对在有限课时内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有重要作用,对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有重大帮助。
  第二,通过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特点、《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特点及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进行分析,得出SPOC模式和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结合的必要性。针对当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课时量不足、授课内容陈旧、填鸭式教育及学生自控能力不强这四点问题,SPOC模式分别予以如下应答:①分解教学活动、重构教学流程;②提供名校视频课程、整合优质资源;③明确学生主体地位,丰富教学活动;④提高教师影响力,监督、指导、评价三管齐下。
  第三,分别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课前环节、课中环节和课后环节进行基于 SPOC模式的教学设计,并在设计过程中依托《计算机文化基础》的课程性质,进行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的分类阐述。
  第四,结合《计算机文化基础》中的具体内容,依照基于SPOC模式的教学设计,将其应用于理论部分教学和实践部分教学中,每一部分教学实践又分别围绕:课前环节、课中环节和课后环节展开。
  第五,采用问卷调查法、?X-S平面分析法和S-P表分析法,从各个维度综合分析SPOC模式在教学中应用的实际效果。经过实践,教师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所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所提高。但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SPOC模式的实施会花费师生大量时间;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会产生倦怠情绪,课前课后环节的教学活动开展的并不尽如人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