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语教师志愿者岗前培训课程设置调查分析——以重庆师范大学培训基地为例
【6h】

汉语教师志愿者岗前培训课程设置调查分析——以重庆师范大学培训基地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汉语教师志愿者人数增多

2.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工作逐步实施

(二)研究方法、意义与对象

1.研究方法

2.研究意义

3.研究对象

(三)研究综述

1.汉语教师志愿者岗前培训发展历史

2.汉语教师志愿者岗前培训课程设置

一 培训课程设置对比分析

(一)培训基地与培训大纲介绍

1.培训基地基本情况介绍

2.国家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大纲分析

(二)培训课程设置分析

1.培训课程的课时安排

2.课程内容分析

3.课程培训方式

二 对汉语教师志愿者调查问卷的分析

(一)调查问卷相关情况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问卷设计

4.问卷发放与回收

(二)调查问卷分析

1.学员基本情况了解

2.课程设置满意度调查

3.学员培训课程效果

(三)跟踪访谈与分析

1.访谈内容

2.访谈结果分析

三 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课程设置的思考与建议

(一)对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课程设置的思考

1.重庆师范大学培训基地课程设置的优势

2.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基地课程设置中的问题

(二) 对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课程设置的建议

1.课时设置方面

2.课程设置方面

3.其它方面

四 结语

(一) 总结全文

(二)研究的局限性与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访谈问卷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为了在世界范围内积极推广汉语,提高汉语教学水平,加深其他国家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中国教育部在2004年颁布了“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不断从国内招募志愿者到国外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在派出志愿者人数急剧增加的同时,对志愿者的岗前培训工作也成为了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岗前培训课程受到了广泛关注。课程的课时、内容、培训方式的合理安排都可以使参加岗前培训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学习好培训知识,能够使志愿者转换角色,从而能够从容的应对教学、生活上的事务。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在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的重要性,研究对象是重庆师范大学培训基地内部的课程设置以及其他几所培训基地的课程设置,还有参加重庆师范大学培训基地的志愿者。研究目的是在课程对比以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汉语教师志愿者岗前培训课程设置提出一定的建议和意见。从汉语教师岗前培训发展历史和课程设置前人研究成果中汲取养分,改进本文的写作。
  采用对比分析法对重庆师范大学培训基地的“横向”四次课程研究以及与其它培训基地的“纵向”进行比较,从课时到课程设置上再到培养方式上进行了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71位参加过重庆师范大学汉语教师岗前培训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包括2015年赴泰尼等国志愿者培训、2015年下半年赴孔子学院志愿者培训的两个项目的志愿者,调查内容有:对志愿者基本情况了解、对课程培训满意程度的调查、对学员培训课程效果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随后又对走上工作岗位的汉语教师志愿者进行访谈问卷,访谈问卷包括五个部分,主要向他们征求岗前培训课程的修改意见。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重庆师范大学培训基地的优势与劣势,优势有在课时安排上充足合理,很多培训基地都存在相似的劣势,例如实践课程薄弱等。最后对汉语国际志愿者岗前培训课程提出一些建议,如对课时前后安排要较为合理、增加赴任国语言课程等的提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