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综合医院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现状及应对策略的研究
【6h】

综合医院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现状及应对策略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

5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综合医院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研究目的

2对象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二部分 患者对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相关因素的认知调查

1研究目的

2方法与对象

3结果

4讨论

第三部分 急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应对策略的SWOT分析

1 SWOT分析法

2急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现状的SWOT分析

3急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现状的矩阵分析

4急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应对策略

全文总结

1研究结论

2本研究的创新点

3研究中的局限

4后续研究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急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现状及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对重庆市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和医院相关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了解重庆市综合医院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现状,分析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及家属对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相关因素的认知情况。通过了解工作场所暴力关键人群的知识、态度、行为和影响因素,分析开展急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应对策略的阻碍和促进因素,为进行急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范工作提出策略和建议。 方法: 采取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量数据来源于对重庆市18家综合医院361名急诊护士运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表,以及对475名患者及家属运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相关因素调查表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所有数据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ɑ=0.05作为检验标准。定性研究是在定量调查基础上选择急诊科护士长、医患办公室人员、护理部主任和分管院长共18名人员进行小组和个人访谈。同时梳理国内外有关急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干预措施和政策相关资料,对开展急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范工作进行SWOT分析。 研究结果: 1.361名急诊护士中,有305名急诊护士在过去1年内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为84.49%),遭受暴力的形式依次为语言暴力(81.44%),威胁(67.58%),躯体暴力(28.28%)和性暴力 (15.2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院等级、职称和护士对建立“医院场所暴力处理机构或组织”的态度对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有影响。访谈结果提示医院管理者有防范和减少工作场所暴力的强烈意愿。 2.患者对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相关因素认同程度依次为护理服务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医院管理因素和患者自身因素;其中认可程度前10位的因素中8个条目与护理服务相关,1个与患者自身因素相关,1个与社会因素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职业、婚姻和学历对评分结果均有影响(P<0.05),年龄、常住地、收入、付费方式对评分结果没有影响(P>0.05) 3.SWOT分析得出,急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应对策略的优势是急诊护士整体学历水平提高,急诊专科护理得到关注和发展,来自于急诊护士的迫切需求,医院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劣势是急诊护士队伍年轻化,自身专业忠诚度不高和社会心理支持不足;通过文献查阅和政策梳理分析得出急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应对策略面临的机会具有护理队伍进一步壮大,国内外环境政策支持,执业环境持续改善,护士地位得到认同和提高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同时面临的挑战有患者服务需求强烈、维权意识增加,新闻媒体失实报道导致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度下降,居民院前急救和基本医学常识普遍缺乏和多部门共同参与机制难以形成。 研究结论: 1.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高,给急诊护士带来了严重身心伤害,不利于急诊护理专业的稳固和发展,唯有全员重视和积极参与,多措并举,从护士、患者、医院管理和社会各个方面积极采取针对性的防范策略方能取得成效。 2.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较高,急诊护士应关注病情变化的同时重视患者就医体验,继续推进和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水 平,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从而达到减少由于护理服务缺陷而引发的工作场所暴力伤害。 3.SWOT分析矩阵显示,急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应对策略必须建立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减轻外部压力和抓住外部机会,同时要克服自身劣势来应对外部挑战和利用外部机会方能取得良好成效。 建议: 1.建立国家层面的、完整而有效的预防工作场所暴力指南和工作机制,制定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的中长期规划,成立“工作场所暴力行动工作组”。 2.建立完善的工作场所暴力监测和评估体系,鼓励医护人员自愿上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数据支持和效果信息反馈,评估急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防范策略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3.在医院环境和流程的设计上充分考虑急诊患者病情变化和就诊原因的特殊性,应有利于防范暴力的发生。 4.提高急诊护士职业素质是关键之策,应加强对急诊护士的培训,同时采取网络强制培训并纳入急诊护士考核体系。 5.构建社会媒体与医方信息沟通平台,遏制新闻媒体的失实报道,对于社会媒体恶意的失实报道,同样应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和处罚。 6.以社区医院为依托,急诊专科护士为主导,开展居民院前急救知识培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