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咪达唑仑-瑞芬太尼清醒镇静镇痛用于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可行性
【6h】

咪达唑仑-瑞芬太尼清醒镇静镇痛用于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可行性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声明

前言

1.资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Remifentanil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和探讨咪达唑仑-瑞芬太尼清醒镇静镇痛用于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 Ultrasound,HIFU)治疗肝脏肿瘤、胰腺肿瘤、子宫肌瘤和乳腺肿瘤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选择行肝脏、胰腺、子宫肌瘤、乳腺肿瘤HIFU治疗的患者各20例,合计80例,年龄18~65岁,ASA分级Ⅰ-Ⅱ级。按肿瘤部位分为肝脏组、胰腺组、子宫组和乳腺组4组。各组均给予咪达唑仑0.02mg kg-1和瑞芬太尼1μg/ kg-1静脉负荷后,再分别以0.05mg·kg-1·h-1和0.05μg·kg-1·min-1为初始速度进行静脉持续泵注,调整泵注速度/3min,待Ramsy评级=3~4级和疼痛评分≤4分时开始HIFU治疗。记录麻醉前(T0)、麻醉开始3 min(T1)、5min(T2)、10min(T3)、治疗开始即刻(T4)、治疗中(T5,每30min记录一次,取均值)、治疗结束后5min(T6)、10min(T7)时的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药物泵注速度和不良反应,同时于T0、T5、T7进行血气分析和检测皮质醇,治疗结束后行患者满意度评分和术者满意度评分。 结果:各组SP、DP在麻醉开始后显著降低,治疗过程中显著升高(P<0.05),治疗结束恢复至麻醉前水平,波动幅度分别为-10.8%~2.8%和-10.7%~3.8%;HR也表现类似的变化,波动幅度为-5.3%~4.0%。麻醉开始后RR显著降低(P<0.05),最低为9.2次/分,但SpO2均>93.9%,麻醉结束后两项指标迅速恢复至基础值;各时点血气分析和皮质醇无显著差异;HIFU治疗过程中BIS波动于88.7~90.3之间,麻醉结束后恢复至基础值;Ramsy镇静评级均值为3.95~4.15,疼痛评分均值为0~1;患者满意度评分和术者满意度评分均>3分。乳腺组的咪达唑仑和瑞芬太尼平均泵注速度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5),而肝脏组、胰腺组和子宫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各组均未发生麻醉副反应和并发症。 结论:咪达唑仑-瑞芬太尼清醒镇静镇痛用于HIFU治疗肝脏肿瘤、胰腺肿瘤、子宫肌瘤和乳腺肿瘤时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提高HIFU治疗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麻醉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